眼下正是品大闸蟹的黄金季节。今年的"纸螃蟹"--蟹券较之往年可以用"暴增"二字来形容,但用蟹券提货时,消费者可能遇到种种"潜规则",而且往往由于蟹券"打闷包"、不是自己购买的蟹券"不清楚买的情况"等原因,导致吃了亏也无处投诉或维权。
案例
"兑"蟹亏了200元
家住浦东新区的毛先生今年获赠一张蟹券。那是一张类似银行卡的塑料卡片,上面标明了"阳澄湖大闸蟹""580"等字样。
前几天,毛先生上门提货,店家现场抓了10只(5公5母)单价38元的螃蟹。毛先生提出质疑:"我这是580的券,你们给的10只蟹,照你们的标价就值380元,还有200元呢,这不是短斤缺两吗?"没想到店家"淡定"地回答:"你这个券是别人送你的吧,580就是标得高一点,好看一点,当初卖券的时候就没收那么多钱,不信你去问送你券的人哪。"毛先生不可能去问送券的人,只好提着10只38元的蟹回家。
分析
蟹券牟利花样百出
据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的监测,今年蟹券的销售,不管是从数量,还是从价格上,都是"十年来最疯狂的".正规一点的蟹商一般在蟹券上标明"几公几母、每只蟹重量多少",但一些"狡猾"的蟹商则会"打闷包",比如毛先生拿到的蟹券,这实际上是为蟹商兑货时做手脚留下余地。
由于蟹券直接针对的是送礼市场,客户大多是单位团购。由于蟹券多是"礼券",买蟹人和吃蟹人不是同一人,蟹商销售蟹券往往采取以下几种牟利手段:
以次充好--在消费者不知道的情况下,降低蟹的规格。大闸蟹都是按两定价,每相差一两,价格相差上百元,换掉一只蟹,商家即可赚上几十甚至上百元。
以假乱真--虽然今年阳澄湖大闸蟹产量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值--2200吨,但实力雄厚的企业往往在年前即已经预订了大部分货。普通消费者缺乏专业知识,即便商家用别的蟹冒充阳澄湖大闸蟹,也常不知情。
关门走人--有个别蟹券商既没有自己的门店,也没有养蟹的地方,开个网站,招几个话务员就开始卖券。他们采取的模式通常是:先找一家门店,跟老板谈好分成,让老板认这个券。但蟹券卖出去后了,这些券商就"关门走人"了。
本报记者 金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