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三大速冻食品细菌均超标 速冻业进入“冷冻期”

   日期:2011-11-2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19    

    日前,湾仔码头速冻食品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至此,国内速冻食品三大品牌思念、三全和湾仔均陷入"细菌门".

    三品牌都中招

    17日,南京市工商局公布了其近期对市场销售的速冻食品进行质量抽样监测的结果,显示其合格率为74.3%,其中,不合格产品首次涉及湾仔码头,而此前被曝光的三全食品再次榜上有名。至此,继思念和三全速冻食品被查出不合格之后,国内速冻面米食品行业排名前列的品牌大佬,都被查出"质量安全问题",且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今年5月发布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修改意见稿,食品生产企业发现其生产的食品属于不安全食品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并在3日内向地方质量监督部门提交食品召回计划,并采取退货等有效措施召回已经销售的食品。

    湾仔码头的母公司通用磨坊中国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公司正申请复检,按照相应程序,还有半个月的复议期。通用磨坊中国公司的一份公开声明表示:"2011年11月11日,卫生部已经正式发文,科学地解释了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少量存在于自然界,经蒸煮无害健康;现行国家标准有待改进之处,即将发布的新国标将允许少量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我们尊重目前政府部门依据现行法律法规作出的决定,同时我们恳请媒体给予消费者正确的引导。"

    卫生部声明力挺

    此前,思念、三全等多个大品牌速冻食品企业相继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湾仔码头一样,企业方面都表示,卫生部最新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规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再是严禁检出的项目".

    记者了解到,针对上述征求意见稿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指标调整问题,卫生部于本月11日通过官网发布过《速冻面米食品微生物指标问题》一文进行了解释。文中指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广泛分布在大气、土壤中,对热敏感,加热80℃、30分钟可被杀灭。通常大于105菌落数/克时可产生致病性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常规烹饪等处理方式不能破坏肠毒素。速冻面米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黄色葡萄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但如果保存不当,也可能导致金黄色葡萄菌的生长和繁殖。

    "有关新标准比老标准要求低系误读。"在《速冻面米食品微生物指标问题》一文中,卫生部解释称:采用一个样品检测来判定产品微生物污染情况,这种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产品微生物污染状况和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此外,速冻面米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温度下,不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繁殖和产生肠毒素。

    正在市场普遍担心速冻食品是否出现类似"三聚氰胺"般全行业危机时,卫生部却极为罕见地出声,现有卫生标准与国际标准"有明显差距",透露正在征求意见的新标准将更加科学。业内人士认为,与国际标准相比,现行标准过于严格,几乎没有企业能够达标。卫生部即将制定的新标准,力挺国内速冻食品业,这尚属首次。

    速冻业身陷"细菌门"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更加敏感起来,从之前的瘦肉精案、牛肉膏、染色西红柿,一系列的事件表明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亟待破解之道。而速冻业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中也亟待"解冻"的时间表,否则,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将是致命的打击。今年9月6日,卫生部发布新《食品安全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征求意见稿表明,允许"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指标被设在一定的限量范围内。而按照目前的速冻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在速冻食品中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速冻行业市场有空间

    据了解,在日本70%的速冻食品用于快餐与团体伙食,而我国速冻食品目前大部分供应超市零售。

    目前,速冻行业还不到100亿元销售收入,与此类似的餐饮行业有近3万亿元的销售收入,无论是与餐饮行业的销售额比较,还是与发达国家同行业相比,差距都非常大。

    在中国,与速冻业配套的相关行业如面粉加工业、肉禽饲养及屠宰和冷链运输远远跟不上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受生产技术、运输等条件影响,速冻食品产品质量仍然略显不足。而受到产业链的约束,所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生产环节企业可以做到,但在运输流通、终端则难以保证,运输过程中的冷链、零售终端的冷库、冷柜等设备温度不达标,都有可能产生。

    一方面是激烈的竞争、恶劣的竞争环境,另外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空间。在国际市场上,60%以上的冷冻冷藏食品用于餐饮业,而我国的这一比例不到5%.巨大的市场将引发速冻食品业务市场的兴起,为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商机和空间。

    由此可见,中国的速冻业面临着一种恶劣的竞争环境的束缚和标准不一的困境。要给速冻业"细菌门"解冻,除了从检测标准上与国际接轨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理清速冻业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的检测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