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联合清理整顿"特供"、"专供"标识专项行动---
在外包装印上"人民大会堂"、"国宴"、"特供"等字眼曾是不少企业宣传产品最华丽的外衣,然而日前包括三元、鲁花等品牌纷纷与"专供"、"专用"等字眼撇清关系,这些企业的产品或是更换外包装、或是将这些"敏感"字眼遮住。事情源自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4部委联合开展清理整顿部分商品包装、标签上滥用"特供"、"专供"标识专项行动。而记者昨天了解到,随着专项行动的开展,此前对外宣称可以帮助企业运作取得人民大会堂授权的广告公司目前也已经暂停了此项业务。
本报讯(记者 李佳 高淑英)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等四部门启动清理整顿部分商品滥用"特供"、"专供"标识的专项行动,鲁花、三元等一大批受惠于此的企业忙着在新产品包装上删除相关字样。记者走访各大超市和市场发现,涉及"特供"、"专供"的品牌要么已经更换了外包装,要么在"特供"标识上贴上了"创可贴".
三元贴上"创可贴"
记者从家乐福超市购买的三元悦浓优酪乳,出厂日期是11月3日,其包装上印有"人民大会堂宴会用乳制品"字样。但其本月13日之前出厂的产品,在原标有"人民大会堂宴会用乳制品"字样的地方也多出了一层"创可贴",上面标注"中国驰名商标",而14日之后出厂的产品包装相应部位则变成了空白。
三元市场部经理王丹昨天表示,三元响应相关部门的号召,从10月开始对"人民大会堂宴会用牛奶"字样进行遮挡,以及更换相关产品标识,至于未来是否会将"人民大会堂宴会用牛奶"字样彻底从包装上根除,王丹表示,将视国家进一步的规定。
"三元手续齐全,是取得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正规授权的企业,并没滥用标识。"王丹表示,这不是食品安全问题,考虑到企业包装成本等问题,相关部门也给了企业进行包装更替的时间,"我们就是配合相关部门的规定。"至于三元有多少种产品使用该标识、沿袭多长时间,王丹称其接手此项工作时间不长,无法告知具体统计数字。
鲁花更换部分包装
除了三元,鲁花已连续8年以"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高调宣传,并将字样印到包装上而被消费者熟知。记者昨日走访方庄地区多家超市,鲁花各类产品包装上的"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字样不见了,外包装上只看见"中国驰名商标"字样。
在昌平北七家附近的一家批发市场的食用油货架上,记者找到一桶生产日期为10月24日的鲁花食用油,其外包装上原来的"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被一层写着"鲁花5S压榨专家"的贴纸粘住。"厂家发货时就是这么来的,我们也不清楚具体怎么回事,听说是以后不让这么用了。"摊主表示。
鲁花集团网站曾宣称,鲁花于2003年成为 "人民大会堂国宴用油",但如今网页上同样悄然发生了变化。以前在网站首页的醒目位置突出呈现的"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字样,如今同样的位置则被"滴滴鲁花,香飘万家"所替换。
商家纷纷弃用"特供"
同样打着"人民大会堂宴会用"的椰树等产品也悄然撇清与"国宴"、"大会堂专供"的关系。记者走访发现,10月29日之前出厂的菱花牌味精产品,仍在使用"人民大会堂宴会专用"字样,之后生产的则以"中国驰名商标"取代;椰树旗下的火山岩矿泉水在售产品仍保留"国宴饮料"字样。有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这种现象只是近几天才出现的,"国家不让用'人民大会堂'做宣传了".
记者调查
"大会堂专用"业务
广告公司已经暂停
将"人民大会堂专用"等字眼用于商业宣传,追根溯源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根据媒体报道,从1995年开始,北京华堂国际广告公司就独家得到了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授权,从事该项广告业务。
记者昨天从该公司了解到,目前已经暂停此项业务,但目前仍有很多企业致电咨询,希望旗下产品与"人民大会堂"挂钩。记者昨天致电北京华堂国际广告公司,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原来有政策能做人民大会堂授权,但现在做不了,已经暂停了。"至于通过该广告公司运作此事,需要付多少费用,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不便在电话里透露,但一部分费用是"上交给大会堂"的。
到底市场上消费者熟知的鲁花、三元、椰树等"特供"大会堂的产品,是否真的在大会堂国宴中使用,这位工作人员给予肯定的表示:"这个您放心,可以去调查,确实是在大会堂内使用的产品。"
据媒体报道,由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出具的一份"授权书"称:为维护人民大会堂的声誉,更好地利用人民大会堂的无形资产,规范市场行为,现授权华堂国际广告公司对"人民大会堂"字样和"人民大会堂建筑图形"及人民大会堂专用称谓在商标、广告中的使用进行统一规范管理。
业内人士表示,正是有了这份授权,广告公司才有权对企业进行分销,以连续8年使用"人民大会堂宴会用油"作为宣传的食用油品牌为例,正是从广告公司取得了"证明",才得以将"人民大会堂"字眼用于商业宣传。
文/本报记者 李佳
新闻背景
四部委专项治理乱用"特供"标识
记者从国家工商总局获悉,今年8月2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4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清理整顿部分商品滥用"特供"、"专供"标识专项行动的通知》。四部委决定9至10月联合开展清理整顿部分商品包装、标签上滥用"特供"、"专供"标识专项行动。
清理范围涉及三大类:商品的包装、标签以及广告宣传中含有"特供"、"专供"等类似内容。重点涵盖白酒、葡萄酒、啤酒、茶、食用油、乳制品、饮料、香烟、水果、大米等日用消费品及上述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大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批发零售市场、烟酒销售店、宾馆饭店等销售场所;电视、报纸、期刊、广播、互联网等广告发布媒体。
清理内容为出现"专(特)供×××(国家机关)"、"×××(国家机关)专用"、"×××省(市)指定接待专用产品"、"军队特供"、"军需特供"等国家机关的名义及类似内容;生产经营者无事实依据,假借"特供"、"专供"或类似名义推销商品、服务,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利用与国家机关有密切关联的特定地点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及利用国宴、国宾等内容宣传"特供"、"专供"、"专用"或类似内容;含有"特供"、"专供"等类似内容的假冒伪劣商品、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伪造或冒用质量标志、伪造产地的商品;含有"特供"、"专供"等其他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内容。
文/本报记者 王薇
相关链接
"特供""专供"广告
三年前曾经被整治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10月中旬,针对一些地方在广告发布中出现"国家机关专供"及类似内容,国家工商总局就曾发出通知,重申严禁以国家机关名义发布广告。
当时此举被认为是国家下大力规范和整顿国内商品市场的一个信号,不过,对于"国家机关"所包含范围产生了广泛争议,"人民大会堂宴会用"、"国宴饮料"等用语并没有消失,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2011年,国家工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四部局采用多个部门介入的方式再次启动了清理整顿部分商品滥用"专供"、"特供"专项标识的专项行动。国家工商总局表示,部分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在商品的包装及标签上滥用"特供"、"专供"等标识内容,大肆炒作"特供"、"专供"概念,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特别是一些经营者使用含有"国家机关专供"、"国家机关特供"的包装及标签,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形象。
文/本报记者 王薇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