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白酒  北京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专家: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多系人为

   日期:2011-11-30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053    

    【《财经》综合报道】中国青年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日前接受采访时认为,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于微生物、环境污染等非人为故意危害不同,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隐患主要是非法牟取暴利、人为污染和"添加泛滥",形势复杂、严峻。 "三聚氰胺奶粉"、"地沟油"、私屠滥宰、收售病害猪、"瘦肉精"猪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和注水肉、违法违规使用添加物是当前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

    冯平介绍,肉类食品处于食物链顶端,污染源多,产品价值高,食品安全问题更加复杂。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生物污染和化学因素三方面。其中,尤其以化学因素污染最为严重。

    2010年全国肉类总产量7925万吨,是1996年的1.73倍,1978年的9.2倍。其中,猪肉产量为5070万吨,居世界第一。由于动物疫病、抗生素、农药、重金属超标等原因,猪肉的出口量不到产量的1%,而且进口大于出口。"改革开放虽已30多年,但我国肉类产品生产方式仍相对落后。"冯平表示,以猪肉为例,养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效益低、变化快仍是主要特点。

    全国两万家定点屠宰场绝大多数处于小规模、手工或半机械化的落后状态,普遍存在标准化程度低、生产不规范等问题。这直接导致屠宰企业利润薄、质量不稳、开工不足、后劲不大,且养殖和屠宰企业产销关系松散、利益分配矛盾突出,质量控制和监管难度也相应增加了不少。

    "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中,首先是产业素质总体偏低,增长方式落后,企业管理能力低。"冯平呼吁,"应该从食品安全的角度重新审视转变发展方式的努力。"

    冯平最后强调,食品安全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综合性社会问题,需要系统性的解决办法。要在法制的环境下,把消费者的认知、生产者对质量的控制、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弱。

    我国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少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遇到的。冯平说:"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30年完成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进程,遇到的问题可能会集中展现出发达国家的经历。"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