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1日电(记者 陈云富)尽管进入春节前的用糖高峰,但全球性增产的预期以及欧债危机的压制仍使得此前坚挺的糖价不得不"低头".数据显示,到11月底,郑州商品期货交易所白糖期货价格已连续四个月回调,现货市场上产区报价也跌破了每吨7000元,期货市场甚至已低于现货报价数百元,显示出投资者对后市的不乐观。
截止到11月底收盘,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主力合约已回落到每吨6300元附近,较今年7月份的高点累计回调超过15%,而随着期货价格的连续下挫,坚挺的现货市场报价近几周也快速下滑,逐渐向期货价格靠近,广西糖网的报价数据显示,产糖区现货市场报价已普遍低于7000元,而主要销售区的现货报价也回调到7200元附近。
在分析人士看来,白糖价格逆转此前高涨的态势除了受宏观环境影响外,基本面变化是一大重要原因,新糖即将上市且增产的预期都使得市场预计未来的供需将会逐渐宽松。"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性增产预期,对高位的市场价格构成了较大的压力。"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高旺表示。
国际糖业组织发布的数据预计,在2011/2012年度,全球糖产量可能达到1.72亿吨,高于上一年度的1.65亿吨,但消费量约为1.67亿吨,意味着全球糖市供应可能过剩近500万吨,而国内市场尽管有进口配额的限制,但同步进入恢复性增产的周期也会使供应紧俏的状况缓解。
中国糖业协会预计,新榨季国内产糖量可能达到1200万吨左右,高于前一年度。在分析机构看来,尽管相对于1400万吨左右的消费量仍存在一定的缺口,但加上进口以及国储投放的供应,国内市场供应紧张甚至消耗库存的状况将会有所改观。
"这一水平的产量,基本可以达到供需的平衡,且低库存的状况可能还会有部分的补充。"新湖期货分析师詹啸认为。
与此同时,由于欧债危机面临不确定性,市场在节前的备货需求减少,也成为现货价格下跌的推动力。詹啸说,白糖消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包括夏季、中秋节以及春节前是主要的消费旺季,年底往往是传统的春节前下游企业备货高峰期,但今年市场备货高峰的迹象并不明显。
"一方面是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中下游企业对后期市场普遍不乐观,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使其减少了备货,另一方面,临近年底,企业资金链较为紧张也制约了企业建立库存。"分析人士指出。
詹啸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随用随买现象的增多也很可能会降低节后市场暴跌的可能性。"以前往往在需求旺季后由于需求减少会经历一波暴跌,今年市场备货需求不旺的状况可能就会平抑节后这种价格波动,后期市场价格走势预计会较为平稳。"
在众多分析人士看来,白糖价格在经历一轮下挫后很可能会逐渐趋于稳定。"实际上,对于国内糖市而言,目前市场最大的风险不是国际市场继续创下新低,而是市场对宏观环境的担忧和悲观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风险。"分析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