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谭寅英 近日,卫生部发布了《速冻面米制品》(GB19295-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新国标参考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采样方案和限量规定,修改了微生物指标规定,调整了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限量规定,明确生制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在1000至10000之间,而熟制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限量在100至1000之间。这意味着新国标允许食品限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
笔者走访市场发现,速冻食品依旧受冷。在几家大型超市,由于受新政出台的影响,水饺、馄饨、包子等大部分速冻食品,都出现了滞销的现象,以往这个时候应该是红红火火的旺销季节,如今却"跌"声一片。降价促销成了一些商家的无奈选择,就连部分知名品牌水饺的价格也开始大跳水,降价幅度达20%-30%.在成都市人民南路一家大型超市速冻食品专柜,三全、思念、海霸王等众多品牌的降价促销广告格外引人注目。即使有优惠,速冻食品柜台仍鲜有人问津。
"哪个牌子都不敢买,万一吃了人不舒服就得不偿失。"市民刘金凤说。虽然偶有顾客前来了解相关产品,却没有人购买。一位消费者表示:"以前为了方便,也会买一些速冻水饺之类的食品存放在冰箱里。孰料不少品牌均涉及'细菌门'事件。出于对健康的考虑,现在都是自己动手来做,这样比较放心。"笔者采访发现,大部分消费者持有这类观点。尽管超市的工作人员一再强调上架的产品都是安全的,现在他们每天都会进行自查,保证销售的速冻食品都符合国家卫生部的标准。但消费者好像对此并不领情。各家超市速冻柜台前的顾客都是是寥寥无几。不少市民表示,出于对健康的考虑,他们对速冻食品的食用安全表示担忧。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从目前的销量来看,速冻食品的销量同比下滑了两成以上。
一家大型超市某速冻食品品牌导购人员表示,受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标事件影响,近一个月来速冻食品销售遇阻。"以前一般情况下每天卖40袋左右,搞促销的话卖100袋没有问题。但这一个月来,有时一天连5袋都卖不出去。部分没有检出问题的牌子销量也受到影响。"
方便面、方便饭等方便食品在近期逐渐替代速冻食品,成为部分无暇做饭市民的新选择。
在双流县一家大型超市的方便食品专柜,孙晓君一次性买了两大袋方便面以及三盒方便饭,"近期速冻食品还是少吃为妙,为节约时间就只有买方便食品。"孙晓君住在双流,工作在成都,没有时间做饭,以前多吃速冻食品,但近期频现的"细菌门"让她对速冻食品不敢恭维,方便食品就成为她无奈的选择。"从11月中旬到现在,这20多天来的销售量超过去年11月份总量的30%."超市促销人员刘淑芳表示,与速冻食品的促销遇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方便食品正热卖。
据了解,除了方便食品近期大卖之外,新鲜水饺、面皮、肉馅、饺子模具等相关产品都热销起来,双流大市场一家五金店老板王忠奎介绍,近期每天能卖出约20个饺子模具,以前最多的时候一天卖出去5个。王忠奎盘算着,再进一批料理机,估计行情也会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