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省委书记秦光荣批示,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全省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采取更加过硬的举措、通过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改善全省食品安全状况,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省有关部门积极行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专项工作,各级各部门对食品安全展开全面综合治理,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打响了食品安全保卫战。
今年,我省继续保持了全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良好局面,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为保障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我省食品安全状况持续趋好,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省份之一,但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依然不容忽视。
五道"令牌"直指食品安全
2011年上半年,省政府密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云南省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关于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剂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工作的通知》等5个重要文件。5个文件如同五道"军令牌",目标直指加强食品安全工作。
省政府坚持从保民生、促发展的大局出发,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突出抓好重点品种综合治理、着力提升企业食品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等为重点,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工作,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工作,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剂行为。
同时,省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列为年度20项重要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体系,健全了督查、考核、评价机制,实行食品安全"一票否决".省食品安全委员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两次召开全体会议,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和办法,协调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省政府加大了财政资金的投入。从2011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增加到2亿元,用于加强法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管信息化建设,以及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评价性抽验、应急处突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各级政府严格落实对食品安全工作负总责的要求,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保一方平安的大事来抓,形成了"全省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格局。
部门联手共管百姓餐桌
从田间地头、种养殖场、加工经营、流通等环节到百姓餐桌,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广,监管战线长、难度较大。我省职能部门明确职能职责,加强协调监管,不留盲区,不留死角,齐抓共管,让人民群众吃得健康放心。
在食品种植养殖环节上,省农业厅把蔬菜农药残留和畜禽产品违禁药物滥用作为监管重点,坚决查处高毒农药、残留超标等安全隐患,依法打击在饲料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三品"认证管理和监督检查。上半年,全省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47590人次,检查企业38881个次,整顿市场8969个次;完成"三品"新认证企业30家,产品81个;完成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3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97.1万亩,绿色食品年检企业49家产品123个;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用标市场监管,抽查33个产品,对6个不规范用标、2个假冒产品进行了处理。
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上,省质监局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食品添加剂使用报告、食品质量安全强制检验等监管制度。加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县域结合部等重点区域,企业外租的厂房、车间、仓库以及城镇临时建筑、出租民房等重点部位巡查力度。自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以来,全省质监系统共查扣非食用物质和滥用的食品添加剂440公斤,召回不合格食品4777公斤,责令整改企业482家,责令停产整顿企业31家,立案查处食品生产违法案件169件,提请政府取缔非法生产企业3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4起;依法吊销了3家企业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省工信委以食品工业企业生产质量安全为重点,积极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加强监管相结合,全面提升我省食品工业质量安全总体水平。
在食品流通环节上,省工商局等部门以集贸市场、超市、批发点为重点,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督促食品经营企业建立索票索证、进货查验、购销情况登记制度,积极推行"一票通"管理,严厉打击销售过期、变质、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的行为,依法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的食品经营户。积极推广德宏芒市配送体系建设经验,加强农村市场和小食杂店等重点区域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店和星级示范店"创建活动,目前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店9933户,其中农村7737户,星级示范店已创建1571户。
在食品进出口环节上,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一步严格进出口食品管理。对备案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基地进行清查。加强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管理,严查逃避检验检疫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进出口食品行为。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完善风险预警处置措施。
在餐饮服务环节上,省卫生厅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强协调配合,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准入关,严格餐饮服务许可,严格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加强卫生知识培训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及食品采购索证制度。重点加强各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城郊结合部、农家乐、旅游景点、交通沿线餐饮业等重点区域和单位的监督检查,打击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面。省卫生厅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扩大到了全省16个州(市),共完成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939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606件。省工商局对干菜、辣椒粉、花椒、红糖和豆瓣酱等食品进行了专项抽样检验。共抽取样品194组,合格115组,合格率为59.3%.省食药监局抽检品种21个,共采集3000余个样本,检测120余个指标。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部分边境口岸边民互市的进口预包装食品开展监控检测工作。
通过各职能部门的齐抓共管,百姓餐桌安全继续保持良好状况。农业部门抽检蔬菜13项主要农药残留指标样品496个,合格率为99.5%;抽检饲料产品750批次,猪尿样检测瘦肉精6887批次,生鲜乳112批次,均未检出三聚氰胺、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质监部门对食用油、聚碳酸酯饮用水罐、火锅底料、馒头制品、塑化剂的专项整治和监测结果显示,6家企业聚碳酸酯饮用水罐抽查样品合格,火锅底料所检样品均未检出罗丹明B、苏丹红;馒头制品批次合格率为87.5%.
专项治理严打违法违规
全省各级、各职能部门抓住食用农产品、食品加工、食品进出口、流通及餐饮消费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重点品种,全面展开了一场"宣传不留死角、责任不留死角、排查不留死角、监管不留死角、整治不留死角"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和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在历时4个多月的严打专项行动中,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发放宣传材料1785034份,举办培训3123期,培训从业人员269251人次;受理投诉举报427起,办结投诉举报403件;检查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3190户次,检查食品添加剂经营企业33278户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7576户次,检查食品流通企业392650户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16449户次,检查种植养殖户69113户次,检查屠宰场5487户次,检查食品经营市场30104个次,送检产品88559批次;查扣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3961.775公斤,责令整改7624户,依法取缔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43户;查处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案件627起,已结案506起;捣毁制假窝点2个;立案查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710件,查处结案639件。
在加强乳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对全省原有的46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清理审核。目前,省质监局对重新获证的14家乳品企业19个批次的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抽查样品全部合格,均未检出三聚氰胺、汞等污染物。省工商局抽检婴幼儿配方奶粉30组,合格率为100%.
在加强食用油综合治理中,对全省食用油获证企业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对不合格企业进行了约谈,并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不合格企业签订产品质量整改承诺书;对少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不明来源食用油进行了清查收缴,并责令整改;在监督检查中,尚未发现有"地沟油"直接回流餐桌的违法行为。
在加强鲜肉和肉制品、酒类和保健食品的综合治理中,各级农业部门加大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向生猪养殖户发放《关于严禁使用"瘦肉精"的承诺书》22万余份;加强饲料监管,严防含有"瘦肉精"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饲料流入禽畜饲养环节。省商务厅加强定点屠宰场的日常监管,完善肉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加强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监管,做好定点屠宰场(点)的审核换证;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制售注水肉、病害肉以及销售含"瘦肉精"等违禁药物肉品的不法行为,确保"放心肉"进入市场。同时,省工信委、省卫生厅、省质监局、省工商局和省商务厅等部门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创新监管提升保障能力
我省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通过构建以《云南食品安全条例》为龙头,标准规范规程为主体,监管制度办法为保证的地方性法规体系;建立监管领域无盲区、监管对象无盲点、监管环节无断层、监管品种无遗漏的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建立以专为主、专兼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监督网络体系;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究体系;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和食品安全事故快速反应机制,初步形成了长效监管体系,有效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全省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创新工作,产生了一些好做法和经验。保山市建立完善乡镇"八有一无"、村级"四有一无"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把食品安全监管的触角延伸到村组。玉溪市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县、示范乡镇、信用体系试点县等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完善"现代流通网、群众监督网、监管责任网"建设。红河州努力做到县(市)有食品安全委员会、乡(镇)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村有食品安管员、信息员,有效提高了农村食品安全事故预防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玉溪、保山、红河、大理等州(市)出台了加强农村宴席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办法,完善农村宴席申报备案、责任承诺、厨师培训、现场督查、事故应急等工作制度,确保农村自办宴席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到集中用餐,都有乡、村协管员或相关工作人员入户进行全程监督指导。
德宏州全面推行"工商+行业协会+批发商+零售商"的食品配送监管模式,建立工商监管、经营户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采取统一备案、统一标识、统一制度、统一台账、统一承诺"五统一"工作措施,把具备合法市场主体资格的食品配送企业和配送车辆按照"一车一牌一号一档"纳入工商机关登记备案,切实保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食品消费安全。
德宏州瑞丽市、普洱市孟连县等边境县市,积极探索边民互市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对边民互市食品的规范管理,严把边境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切实做到边境食品经营证照齐全有效,进一步落实完善进货查验、购销台账、质量承诺、不合格食品退市、边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5项制度。指导进出口食品行业协会组织成立外国食品进出口公司,规范外国食品进出口渠道,有效维护了边境地区食品安全和市场稳定。
楚雄州颁布实施了《楚雄州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建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州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工商、卫生、质监、农业、商务、粮食、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向社会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昆明市也出台了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并由市级财政安排100万元举报奖励经费,重奖食品安全举报人,鼓励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发挥和强化了社会监管的积极作用。
一年来,保障食品安全的云南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创造了丰富经验,为长期做好我省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 龙建民 李跃辉(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