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元旦后关税下调消费者未得利 洋奶粉售价仍居高不下

   日期:2012-01-05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30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今年起,进口婴儿食品以及部分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将享受关税下调的优惠政策。尤其是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元旦后已经开始实行零关税。但记者调查发现,市场上洋奶粉的价格并没有因此出现松动。记者昨天获悉,在关税下调利好消息以及国内对洋奶粉需求巨大刺激下,很多新的洋品牌奶粉和新乳制品种已开始大举进入国内。不过,尽管进口奶粉关税下调,且竞争对手增多,然而多家奶粉企业和业内专家均认为,高企的婴儿奶粉价格不可能下调,甚至还可能在今年有一至二轮的调涨。乳业专家王丁棉称,奶源价格和关税均不会导致婴儿奶粉调降,婴儿奶粉市场年年调涨已成"惯性".

    从新西兰进口奶粉已实施零关税

    根据规定,从今年1月1日起,我国进口婴儿食品、部分配方奶粉等730种进口商品将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平均税率为4.4%,比最惠国税率低50%以上。具体而言,在今年采用暂定税率的前提下,婴幼儿食品税负降低10%,特殊配方婴幼儿奶粉可降低15%.

    尤其是对于来自新西兰的进口乳制品,关税更降至零。据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从2009年起,新西兰进口乳制品关税逐年降低。自今年1月1日起,新西兰向中国出口的乳制品关税将继续降低,其中婴儿配方奶粉和酸奶关税将降为0.据悉,新西兰是我国最大乳制品进口国,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新西兰进口乳制品占总量近40%.

    关税下调难以惠及终端 有产品继续上涨

    最近,洋奶粉惠氏再次进行价格调整,其启赋品牌一阶段产品价格从378元上调至408元,率先带领国内婴儿奶粉从"奔三"进入"奔四"阶段。另一洋品牌雅培最近也推出声称丹麦进口的"菁智",1阶段售价为每罐470元。近年来国内婴儿奶粉价格节节攀升,高位运行,令众多妈妈们倍感消费压力。

    关税下调,意味着奶粉企业成本将有所下降,那么国内的多款以进口奶源为原料的婴儿奶粉价格是否会同步下降?"关税下调不会导致终端产品价格下调"王丁棉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奶粉企业尤其是婴儿洋奶粉企业的售价从不以关税、奶源价格作为调价的参考,洋奶粉们总是能为涨价找出各种理由。据其介绍,近年来,在国内乳业安全事件频出,国内消费者对国产乳品消费信心大跌,进口奶粉备受市场推崇,挟此优势,洋奶粉每年都发起一至二轮的涨价潮,"2011年上半年洋奶粉没涨是因为被相关部门打招呼,但在年底如惠氏、雅培等依然以配方升级、换包装等各种理由上调价格,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目的。"

    部分婴儿奶粉企业也向记者确认,关税下调不会影响他们对产品价格的调整。一家洋婴儿奶粉品牌有关人士表示,该公司国际总部暂时没有降价通知,并表示,"特殊配方婴儿奶粉的市场很小,而且一年来都没有涨价。"一家新西兰进口奶粉公司也表示,今年进口奶粉的关税标准大幅下降,但不可能快速反映到零售环节。

    "国家下调关税的目的是降低洋奶粉成本,平抑国内洋奶粉价格,但从企业方考虑,洋奶粉仍然会不遗余力地维护其高端市场,产品终端售价下降的可能性较小。"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称,当前进口奶粉价格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倚仗洋奶粉在中国市场强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仍然能够以成本上涨、配方及包装升级等为理由进行涨价。

    专家预测奶粉今年将会有一至二波涨价潮

    有消息称,今年3月份之后,进口奶粉和进口奶源的国产奶粉有可能出现集体调价。对此,王丁棉认为,今年洋奶粉估计会掀起一至二波涨价潮,原因一是洋奶粉涨价已成惯性;二是预计今年销售成本、劳工成本、运输成本行情会看涨,婴儿奶粉企业们会以此为由提涨。不过,对于提涨时间点,王丁棉则表示"难以估计,按以往经验,3-5月、6-7月都有可能调涨。"

    周思然也表示,今年集体婴儿奶粉调涨的时间点很难把握,但他认为,婴儿奶粉的新一轮集体调价将会再次推高奶粉高端市场的价格体系,拉大洋奶粉与国产奶粉价格的差距,夯实洋奶粉们高端市场的地位。"对消费市场而言,洋奶粉新一轮集体涨价潮将加剧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但不易影响消费者的需求。"

    记者昨天还获悉,关税下降,尤其是新西兰进口奶粉关税实施零关税,今年中国市场将吸引更多进口品牌、新乳品类进入。

    "最近就有两家新西兰奶粉品牌代理公司找到我咨询相关事宜,他们是新西兰当地奶粉行业排名前列的品牌,此前从未进入国内。今年准备进入。"王丁棉告诉记者,上个月还有另外几个欧盟地区的乳制品品牌也向其咨询,欲策划进入国内市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