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1月15日讯(记者 李岩侠 通讯员 李小齐)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度,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仍是工商系统高度重视的监管重点。其中,临近保质期或过期食品的流向和处理将是工商部门关注重点之一,一些商场超市及经销商、代理商非法篡改食品保质期以及"假回收真回流"违法行为将受到严打。
这次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要求,2012年度仍将以食品安全为重点,全面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省工商局李华理局长表示,工商部门要认真落实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八项制度",继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各类食品非法添加、地沟油、篡改食品保质期以及假回收、真回流等违法行为。
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商家的常规做法是把即将到期的食品进行特价促销或和新鲜食品捆绑在一起销售。"买4送1"、"买3送1"之类的赠送销售中,赠品基本全是临近质量保质期的产品,并且不少赠品的生产日期被有意捆绑到无法看到的最下面。
记者采访中,某超市工作人员坦言,对于即将过期的食品一般有3种处理方式:一是将要过期的食品与新生产的食品绑在一起促销;二是属公司统一配送的,退回生产厂家并出具退市单据;三是属超市自产自销的,及时销毁并出具销毁记录。但后两种处理方式会增加很多成本,所以商家一般都倾向于捆绑促销的做法。他们透露,实际销售中,在商超内货品摆放方面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那就是把最新鲜的产品放在货架上最靠后的地方,把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放在货架的前端,"力求让消费者顺手取走,以免压货。"
"为保证利益最大化,一些不法商超和经销商代理商还会以篡改食品保质期以及假回收、真回流等不法行为处理临期食品。"某业内人士透露。商场超市到底是如何处理临近保质期食品的?特价销售仍然卖不出去的临期食品又最终流向了哪里?
省工商局食品办李培杰处长表示,继2011年食品添加剂、地沟油问题集中爆发集中整治之后,2012年度,市场上临近保质期食品或过期食品的流向和处理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控的重点。希望知情读者及时向本报新闻呼叫中心96706举报此类不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