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机械  北京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临期食品 销售如何更“透明”

   日期:2012-02-27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203    

    2月22日至2月23日,为了调查省城大卖场中临期食品销售现状,记者走访了合肥市多家大型超市。从调查情况来看,仅有个别超市为临期食品设置"醒目标识",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仍需仔细辨别。

    大幅让利中"大有深意"

    2月22日,省城经开区某大型超市内的促销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不少商品都贴上了黄色降价标签,很是引人眼球。记者随手拿起货架上一包某品牌法式面包观察,发现包装袋上标注此商品保质期截至今年5月9日。算起来,再有两个多月就到期了。因此,价格也从原来的12.5元一袋,降为8.5元一袋,降幅达32%.正在记者查看生产日期的时候,一位女士也走过来选购。当记者询问她是否注意了商品的保质期时,这位女士表示,自己购物时一般很少查看食品保质期,相信大卖场里的商品是有保障的。

    对于需要冷藏、保质期短的乳制品来说,更是需要商家使出种种"手段"来拉动销售。在蜀山区的一家大型超市里,记者看到,一盒950毫升的酸奶将在4天后到期,售价26.6元。不过,因为保质期将近,商家还捆绑附送一瓶新鲜果汁,果汁的保质期截至3月3日。促销员告诉记者,这种纸盒装的酸奶保质期本身就短,消费者只要在保质期内及时喝完即可,不用太计较生产日期的"远近";另外,商家也通过赠品的方式对消费者进行了让利,"送的这一瓶果汁正常售价都要十多元,你说划算不划算? "

    除了赠送果汁,在临近保质期时,不少品牌的乳制品还通过赠送玻璃杯、果盘、"买三送一"等方式进行促销。省城市民徐青在选购乳制品时就"很有一手",她告诉记者,虽然很多超市未对临近保质期的乳制品进行明确标识,但是,"只要一眼看过去,捆绑着一堆赠品的乳制品,肯定不会是刚刚上柜的'新鲜货'了。 "除此之外,在购买乳制品时,她常常要费劲地将货架最外层的商品"扒拉"开,在里层寻找生产日期最近的商品。在徐青的指导下,记者也注意到,冷柜里的某款酸奶,生产日期从2月15日至2月19日不等,但是最外层的都是2月15日生产的,19日生产的"新鲜货"全部"藏"在最里层。

    临期食品区"凤毛麟角"

    对于临期商品,尽管商家使出全身解数来促销,但大多回避了"明确提示"这一要求。不过,采访中,记者惊喜地发现,在省城个别超市里,"临期商品专区"已经悄然设立起来。

    2月23日,在家乐福长江路店,一个不甚起眼的小小柜台吸引了记者。柜台正面、侧面都醒目地标出了"临期商品区",并发出告示:"本商品为临近保质期商品,请消费者购买后在保质期内食用完毕。 "

    在这一柜台上,记者看到了一款2011年1月14日生产的芝麻油,保质期18个月;此外,还有今年5月9日到期的几款蜜饯。刚刚在临期商品专柜买了芝麻油的陈女士十分高兴:"家里芝麻油刚好用完了,在这儿买,'买一送一',还能送一瓶给我妈妈家呢! "陈女士建议消费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购临期商品,例如自家人口多,芝麻油用起来快,能在保质期内用完,这样,不仅商品质量有保证,还得了"实惠".

    据家乐福长江路店的有关负责人介绍,门店内的临期商品专柜于去年9月份正式设立,主要销售一些临近保质期的啤酒和进口食品等,优惠活动以"买一送一"为主,这样,既让消费者得了实惠,也减少了因食品过期给商家带来的经济损失,另外,顾客明明白白消费,还能增加对超市的信任度,可谓"一举三得"."目前来看,市场反响很好。我们把临期商品拿出来单独销售,消费者对此表示认可,商品基本上都能在快到保质期前1个月销售完。 "这位负责人表示。

    为"临期商品单独销售"拍手叫好的还有食品生产厂家。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食品厂在超市销售的商品快到期了,厂家就得去超市把货拉回来处理掉;现在有了临期食品专区,自然能减少厂家的损失。此外,还有工商部门人士透露,设置临期食品专区,可以有效防止一些不法生产商将过期食品回收后再加工出售,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界定模糊商家忙"钻空"

    不久前,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门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对食品包装、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关食品储存条件等进行自查自纠,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经营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那么,临期商品应该该如何界定呢?实际上,虽然国家工商总局不止一次提出"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但对"即将到保质期"的界定,却并未给出具体标准。有食品行业人士指出,不同的食品,其保质期以及消费者开封食用时间的长短都有差别,因此,在临界期上的定义也不同,很难一概而论。例如一盒饼干与一瓶芝麻油,消费者可以在几天时间内将饼干食用完毕,但每次烹饪时只能少许使用芝麻油,因此,这两种商品划定的临界期自然有区别。按照行业惯例,大部分食品在接近保质期三分之一的时候就被划入"临期食品"范畴了。

    也正是因为目前我国对"临期食品"的界定仍很模糊,加上工商部门的相关要求没有强制性,省城不少大型超市仍未见"临期食品专区"的身影。对此,也有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己有难处",例如,鲜奶制品等对保鲜要求高的食品一般离不开冷柜,如果将它们从原先销售区剥离到"临期食品区",势必还要增设冷柜,加大了商家销售成本。此外,临期商品如何销售也是个难题。一般来说,超市内的同一种商品只有一个条码,如果某种商品中出现了一部分需要降价出售的临期商品,那么,一个条码就无法同时显示两种价格;如果都通过"买一送一"的手段来促销,有的消费者来又会认为,临期商品本身就临近保质期,买得多就面临吃不完的风险。

    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家有关临期食品销售的具体标准还未出台,工商部门也仅仅是建议有关商家设立"临界食品区",因此,不少商家仍处于观望状态。合肥市工商部门人士也表示,一旦国家工商总局的相关具体办法出台,省城将严格落实。(田婷)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