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担心污染 在广州日本人不喝日本奶

   日期:2012-03-06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579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吴瑕  见习记者 张松源 实习生 王隽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在国内,广州是仅次于上海、北京的第三大日本人聚集地。广州吸引了丰田、本田、日产三大日系车企,还有日立、京瓷、永旺等世界500强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年底,在广州工作、生活的日本人约有6500人。

  日本震后一年,在广州的日本人工作生活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连日来,信息时报记者走访了多位在穗日本友人,他们中既有留学生、日语培训老师,也有日企员工、NGO公益人士。谈及在广州的生活,他们都表示早已融入了这个城市,家乡遭受强震的影响已逐渐消退,但也有人为振兴日本贸易而感到压力巨大,更有日本父亲因担心本土奶粉受到污染,至今不敢给孩子喂食日本进口奶粉。

  在穗日本人大多聚居在广州天河北、珠江新城以及淘金路等地。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多位生活在广州的日本友人,大部分人表示,在衣食住行方面早已入乡随俗,可以算是“新广州人”。因此,虽然灾后广州的日本进口食品种类减少,但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并不算大。

  日货商店顾客多为广州白领

  对于在广州读书的日本留学生来说,由于消费力有限,他们很少在广州购买高价的日本进口食品。他们早已习惯在学校饭堂就餐,即便偶尔在外面吃饭也会选择中式快餐。

  中信广场内有家日本商店。老板郑先生告诉记者,店里售卖的都是原汁原味的日本商品,主要消费人群都是在天河北写字楼里上班的白领,来买日本食品的日本人非常少。相反,店里出售的日本本土报纸、杂志以及漫画书,购买者则以日本人为主。

  从吃日本奶粉到不喝日本牛奶

  34岁的原田燎太郎,来自东京南部、远离灾区的神奈川县,已在广州生活了8年。2002年,他在广东潮州古巷镇岭后麻风康复村从事志愿活动期间,与当地一名中国女子相爱,并生育了两名小孩。4岁的女儿从小喝着日本原装奶粉长大,小儿子是去年日本地震后3个月出生的。由于担心日本奶粉受到核辐射,小儿子至今喝的都是美赞臣奶粉。

  采访中,一位正在天河东站吉之岛超市购物的日本主妇告诉记者,过去她一直相信日本政府和媒体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直到不久前发生的明治奶粉受污染事件,她才明白即便是合法流通在中国市场的日本食品,也无绝对的安全。现在,她一直坚持给一岁多的女儿喂养母乳,而她和家人最近在喝中国某品牌牛奶,“朋友介绍的,口感还不错”。

  不会特意选购日本进口食材

  在越秀区樱花日语培训中心担任副校长的五十岚一彦,来自东京附近的琦玉市,是一名资深日语教师。他来中国教学已经7年了,头4年在台湾,之后来到广州。现在,他已经完全融入了广州,尤其对广州人的好吃、善吃格外佩服。

  五十岚一彦说,“我的早餐和午饭吃的都是中餐,只有下班时才会自己买些食材回家做料理。”当记者问他有没有特意选用日本进口的食材时,五十岚一彦摇头表示中国与日本的食材并没有什么不同,不会特意去选择日本进口食材。

  谈起去年那场大地震,五十岚一彦表示,尽管没有亲身经历,但看了新闻也感到很震惊。“最担心就是家人。”现在,他与家人经常联系。家人多次向他表达了担忧,害怕还会发生类似去年规模的大地震。

  去年大地震后,他回过日本三四次。“地震后的一段时间,琦玉的蔬菜、牛奶等食物都变少了,但最近一次回去发现已经变回地震前的样子。”由于福岛核泄漏严重,周边的蔬菜几乎没人购买,“大家都害怕有辐射”。

  在穗日本人

  为振兴日本贸易,来穗工作

  (受访者:大岛勇人,47岁,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广州代表处事业部部长)

  今年47岁的日本人大岛勇人,去年7月8日从位于东京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来到该机构广州代表处工作,任事业部部长。

  据大岛勇人介绍,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主要工作是对日本企业的国际商务拓展提供支持,现广州代表处共有6名日本员工和若干中国员工。代表处同时也为日本灾后重建提供帮助。不久前,他们在广州东站东方宝泰购物广场举行了“广东日本品牌展2012”,30多家日本著名品牌汇聚一堂,主要是为了支援日本震后经济复苏,宣传日本品牌文化,并恢复广州市民对日本产品的消费信心。现在,他的工作压力非常大,每天都鼓励自己为支援日本震后经济复苏而努力工作。

  大岛勇人说,公司楼下的中信广场二楼有家主营日本食品的商店,去年他第一次来广州时,由于供货中断,店里很难买到日本食品。不过,现在早已恢复正常。震后一年,在穗日本人在饮食方面已经基本没有影响,但他透露,他有个朋友在广州生产纳豆,所有原材料都从日本进口,受地震影响,加工纳豆所需的原料芥末断货,不得不寻找其他替代品。

  留学结束,要回家当志愿者

  (受访者:鸭下阳,22岁,中山大学中文系留学生,即将返日继续学业)

  来自东京的鸭下阳今年22岁,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就读两年后,去年2月休学一年来到中山大学中文系留学。他曾多次来到河源、韶关从事麻风病康复志愿工作。

  鸭下阳告诉记者,日本去年发生地震时,很庆幸自己已经来到广州。虽然地震对自己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但他很牵挂家乡的灾情。去年4月,他曾组织中山大学的学生参与灾后募捐活动,共筹得8000元。此外,他还将在校师生准备寄往日本灾区的明信片,逐一翻译成日文,以便日本民众感受到中国师生的关怀。

  虽然日本3·11地震过去即将一年,但他还是很关注日本灾区的新闻。过几天,他就要结束留学生涯,返回日本了,他希望回国后能继续从事志愿活动,帮助日本进行灾后重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