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国家卫生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卫生、工商、食药监等餐饮服务主管部门切实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狠抓案件查办工作,凡是监督发现不符合卫生规范的行为,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一律在卫生监督网上公示,并及时通报当地工商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
早在去年,全市所有餐饮服务单位便与市食药监部门签署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加强餐饮具的清洗消毒与保洁,提供安全合格的餐饮具".然而,8日记者在对部分餐饮服务单位暗访时发现,用塑料袋代替消毒柜、热水取代消毒液等现象屡见不鲜,市民食品安全存在不小隐患。
路边摊:塑料袋一套算"消毒"
8日上午,在海南中学高中部附近,时间刚过9点,很多家卖烤香肠、麻辣烫的路边摊前早已聚集了不少食客,大多是来自附近学校的学生。
记者注意到,所有摊主采取的"消毒"方式如出一辙,都是在碗或盘子上套一个薄塑料袋,用完后直接扔掉再套新的。周围车来车往灰尘乱飞,而装废旧塑料袋的桶子蚊蝇环绕。"用过的盘子都不洗直接套塑料袋有点不卫生吧?"记者佯装食客问道。"没事,盘子都没接触到食物的,而且我们的袋子都是符合国家规定的,可以直接接触食品。"很多摊主回答道。
在泰龙城美食一条街上,记者发现很多商家的消毒方式如出一辙,都是用袋子套住餐具用过后再更换,"你看大街上哪个摊位不是这么做的?省时省事又省钱。"一位麻辣烫摊主如是说。
大排档:开水烫过当消过毒
海甸五西路人来车往,沿街有不少餐馆生意火爆。记者随机走进了一家名为"李记鱼煲"的餐馆,服务员安排就坐后马上拿上了餐具。记者注意到,餐馆的筷子外套纸上有"已消毒"字样,但其中一个瓷碗内却明显有黄色油渍。
"到底有没有消毒过的餐具啊?"记者追问道。"那我待会把你们的碗筷都拿进去用热开水泡一下。"服务员的回答让记者觉得惊讶---热开水泡就等于消毒?"我是说,有没有消毒柜专门消毒过的餐具。"记者顺手指了指摆放在店内的消毒柜,当时消毒柜并没有接通电源。服务员摇摇头表示,"热开水泡也一样卫生".
记者调查发现,餐馆使用开水来代替专业消毒器材的现象并不鲜见。更有甚者,万福新村旁的一家后安粉店,店员将用过的碗筷简单用凉水冲洗干净后,立即放到一个开水锅中涮了不到10秒就重新给客人盛饭。过了一会,干脆直接用先前那锅热水来煮面。
收费高成餐具集中消毒"瓶颈"
由专业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公司亲自上门取送餐具,本是省时省力又能相对确保食品安全的有效方式,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一些大型知名餐饮企业外,绝大多数的中小饭店等均表示了排斥的态度。
"我们就七八平方米的一个小店,碗盘加起来不超过100个而且循环利用快,总不可能时时叫人家上门来吧?"很多中小饭店的负责人认为,专业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公司并不适合自身需求,"大多数店都配置了消毒柜、筷子机等,自己动动手通通电就可以保证基本的安全。"
此外,专业公司收费较高也是难以普及的一个因素。"清洁碗筷多是员工的日常工作,一般不会再额外支付工资。再说,即使专门请一个洗碗工,月薪不过1200元,但是如果完全依靠专业消毒公司,按每天最少50元计算,一个月下来至少要多支付300元以上,成本太高了。"很多店主无奈表示。
卫生部门对餐饮具消毒监管"无证可发"
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海口的餐饮具集中消毒企业出现在2008年左右,目前全市共有3家注册的餐饮具消毒单位。那么海口目前关于餐饮具集中消毒的监管如何呢?
海口市卫生监督局公共卫生科负责人介绍,这3家企业成立之初,市卫生监督局曾对其下发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现在均已过期。但由于卫生部于2010年制定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中并没有明确卫生监督部门对该类企业的监管方式,所以现在出现了"无证可发"的尴尬局面。
目前我市卫生监督部门按照规定,每年对这3家企业进行1次以上的检查,包括场地选址,流程分区,平时卫生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等9项内容。截至2011年,对3家企业的抽检结果都基本合格。
"我们目前的监管比较被动,主要是没有执法依据。"该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这类企业先在工商部门登记经营后再通知卫生监督部门,这就很难达到对企业投产前期的管理要求。另外,目前海口对餐饮具检测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依据现行《消毒管理办法》进行处罚,主要采取通报批评,震慑力度还较欠缺。
这位负责人举例说,浙江当地就通过立法,规定卫生部门要对餐饮消毒单位进行专项督察,并管理《卫生监督合格证》,这样就将管理环节前移,增加了卫生监管的可行性。他们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推动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工作的立法调研。(记者杨杰 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