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3月19日讯(记者 连茂明) “去年底,本市‘三民’活动调查显示,市民对本市食品安全满意度为59.6%,仍居11个民生问题的末位,成为老百姓最关注、最希望加强和改进的工作 。”这是3月 19日召开的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披露的消息。据悉,今年为打响“食在青岛最安全”的城市名片,本市将重点推进六个“百万”工程建设,其中的“百万学生食品安全行动”19日下午率先启动。
最新统计显示,去年全市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及相关单位20余万家(次),查处各类食品安全案件1725起,罚没款287.7万元,受理群众举报投诉1000余件,取缔各类食品加工“黑窝点”500余处。市公安部门全年共破获涉及食品安全案件36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9人。
今年,本市将全面打响“食在青岛最安全”的城市名片。为实现“从田头到餐桌”全程无缝隙监管,本市学习借鉴宁波市的经验做法,将组织专业人员绘制《青岛市大宗食品购销路线图》。针对当前食品小作坊“小、散、乱、差”等突出问题,将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建设大宗食品集中加工园区,实现小作坊的集约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入市。在餐饮消费环节,将通过“优秀、良好、一般”三级动态管理,定期确定经营主体的“大笑、微笑、平脸”等次,以卡通形象的形式及时向社会公示。
推进六个“百万”工程建设是今年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其中,“百万平米”市场建设工程,将使全市专业副食品批发市场经营面积达到100万平米。具体包括:在市区新改扩建15处农贸市场;推动抚顺路老市场的搬迁和黄河路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城郊规划建设1处交易额过百亿的标准化、现代化、外贸型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在胶南、胶州、平度、莱西规划建设产地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各1处。
同时在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探索推行派驻监测制度,力争完成100万批次的年度定性定量和快速检测把关任务。“百万居民”绿色早餐工程,基本满足岛城100万居民的早餐消费需求 。“百万学生”食品安全保障工程,保障岛城 100万在校学生的餐饮消费安全。“百万群体”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工程,力争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率覆盖岛城百万消费群体。
“百万学生食品安全活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全市已取得A级单位资质的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及配餐公司名单。青岛希望佳阳快餐配送有限公司等14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评定为食品安全信誉度A级。
职责不清时,由食安委裁定
食品安全监管不允许搞花架子、大呼隆
半岛都市报3月19日讯(记者 连茂明) 在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副市长王修林在讲话中透露,去年底,本市“三民”活动调查显示,市民对本市食品安全满意度为59.6%,尽管同比提升了0.8个百分点,但仍居11个民生问题的末位,成为老百姓最关注、最希望加强和改进的工作。
王修林表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创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我国实行的“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体制,在短时间内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这种体制的弊端,在具体的行政执法过程中极易造成错位、缺位、越位和交叉分散的现象,形成“多头分散,齐抓共管”和“多头有责,无人负责”的局面。如:因为监管职责不清,执法主体不明等,才造成了类似“三鹿奶粉”、“上海染色馒头”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因此,在日常监管过程中,既要依照法定权限各负其责,也要顾全大局密切合作,形成合力,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这里,我强调一点,今后在食品安全监管中,遇到职责不清的问题时,一律由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裁定,一旦确定牵头或责任单位,要坚决服从和执行,其他单位要密切配合和支持,决不能相互推诿,这要作为一项严肃的纪律。”王修林表示,食安监管要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绝不允许搞花架子、大呼隆,做表面文章。对由于领导不力造成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行问责。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要坚持严字当头
出两次问题,清出食品行业
半岛都市报3月19日讯(记者连茂明)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食安办主任李明表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要坚持严字当头,用最严厉的准入、最严厉的监管、最严厉的执法、最严厉的处罚、最严厉的问责,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不断加大处罚力度。本市将创新实施“一次黄牌警告,两次红牌依法退出”的“红黄牌”退出机制,推行违法企业、问题食品“黑名单”制度,生产经营者只要出现两次问题就别想再干食品行业。
“当前,全市117万中小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一日三餐都在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不住校,但需要在校午餐。”李明说,孩子们能否在学校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每个父母、每个家庭乃至全社会都关注和牵挂的一件大事。但是,有的学校食堂接待能力不足,严重超负荷运转,远远不能满足师生就餐和卫生安全需要;再就是部分学校食堂向社会承包后,没有定期对学生食堂进行检查督促,一包了之,没有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义务,深为老百姓所诟病。
李明说,岛城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少,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食品生产加工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模式尚未根本改变;食品市场对外依存度日益增高,外地货源不断扩大,进销渠道非常复杂;很多市民消费观念滞后,在质量和价格之间更倾向于价格优先,为劣质食品提供了生存土壤;国家《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有关配套法律法规至今尚未出台;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无缝隙监管网络尚未形成,查处不彻底、不坚决、部门衔接联动不顺畅 。
■探访小饭桌
号称是连锁连证都没有
中小学周边的小饭桌一直是食品安全重灾区。日前,青岛市向社会公布了首批合格学生“小饭桌”名单。中小学周边小饭桌的情况是否有所改善?3月19日,记者以家长身份对中小学周边的“小饭桌”进行了探访。
想看厨房遭到拒绝 上午 10时 40分,在洪泽湖路8号楼的溪边树儿童托管辅导中心,这个不足30平方的小两居里,卧室被改成教室,一角还摆放着用于出售的礼品盒。
“把孩子送到我们这里您放心,每天中午都是四菜一汤。”该辅导中心孟老师指着门口一张已经泛黄的菜谱介绍。记者提出去厨房看看,遭到孟老师的拒绝。
在整个探访过程中,孟老师一直强调自己是连锁“小饭桌”,品质有保证,“当时审核时我们去晚了,所以才没有食药监局的认证。”
在离溪边树不远的地方,就有两家被列入市南区小饭桌公示名单里的正规“小饭桌”。在其中一家店,记者看到其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公示牌摆放在显眼位置,挂在墙上的消毒记录簿和购物小票随时可以查阅,厨房也被分为了清洁区、熟食区、生食区等。老板李会珍向记者展示了她的餐饮从业资格证。“我们这孩子不多,20个左右,一定程度也是受到了那些不规范小饭桌的影响。”她说。
在田家花园农贸市场周边,聚集着青岛电子学校等多所学校,据田家花园农贸市场一家小饭店的老板介绍,几乎每天12时都会有大量学生光顾。这些地方的食品安全究竟如何,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答案。
远离五毛钱零食
“觉得好吃就买啊。”正在北仲路路边零食店选购零食的一名小学生说。进入这家店,一股浓重的油制品气味迎面而来,“就是这种东西,很好吃,小学生都喜欢,总是要不断地进货。”老板指着摆放在门口盒子里的一堆花花绿绿的小零食说。
这些小零食看起来非常简陋,甚至连包装袋都没有封严 ,一层油状物从缝隙中渗透出来,袋子上多写着“烤鸭”、“面筋”等字样,每包只卖五毛钱。
谈到校园周边小店食品安全问题时 ,市工商局食安处处长孙立伟列出了三个重灾区,“五毛钱零食”首当其冲。“首先就是价格低廉的‘五毛钱食品’,它们通常是在不达标环境下生产的,无法保证卫生安全。”孙立伟说,以辣味为主的小零食也应当留心,“一辣遮百丑,辣味可以掩盖许多其他的味道,劣质产品靠着这个蒙混过关。”第三个重灾区就是颜色特别鲜艳的食品,靠着色彩吸引孩子的注意,这些食品中不排除含有色素和非法添加剂的可能。
记者 连茂明 周晓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