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否需要,购买食品时,不少消费者都乐于选购宣称营养素含量更为丰富的,这也让部分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而热衷生产并宣传营养强化食品。不过,这一现象有望得到遏止。日前,卫生部公布了新修订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其中强调禁止商家夸大食品中某一营养成分误导消费者。连日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打着营养强化旗号在销售的产品不在少数。专家指出,营养强化剂的成本一般都很低廉,强化食品也要在营养需求基础上选择,不可轻信商家宣传。
□调查篇
食盐:"营养盐"逐步淡出视线
家住朝阳区的刘女士近日向记者反映,此前一直可以购买到的加硒、加锌、加钙的食盐现在却买不到了。
刘女士表示,因为觉得"更有营养",此前自己一直在物美、京客隆等超市购买添加硒锌钙等微量元素的食盐供全家人食用,但是现在到超市却发现货架上已经没有这类"营养盐",只剩下加碘的食盐。
4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酒仙桥的京客隆超市,发现货架上只有低钠盐、碘盐等食盐销售,并无刘女士所称的硒钙铁锌等强化食盐在销售。不过,该店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此前的确有一些营养强化食盐销售,但最近已经断货了。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网络上。5日,记者在网上店铺1号店搜索发现,此前有售的钙铁锌等强化食盐目前标示已经无货。淘宝网一位卖家也表示,目前店内所售的锌强化食盐都是库存产品,为去年4月份生产的,现在已经无法再进到新的此类食盐了。
事实上,刘女士一直购买的"营养盐"可能将再也不会有货了。新修订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即规定,不再允许食盐添加除碘之外的营养强化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主任何计国介绍,所谓强化食品,就是在食品中添加营养强化剂,使营养得到增强的食品。
根据《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规定,营养强化剂指的是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价值)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微量元素、乳铁蛋白等。
不过,尽管很多人认为营养多的好过少的,但是营养素并非可以强化到任何食品中。新标准在食品类别中删除了食盐,意味着不再允许食盐添加除碘之外的营养强化剂。何计国认为,此次新标准的修订也是对强化食品市场的规范行为。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王玉梅表示,此次之所以会将食盐从可强化食品类别中删除,主要是与国家倡导的低盐营养政策相呼应。新修订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也明确标示,可强化食品类别的选择要求之一即为"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减少食用的食品不宜作为强化的载体",而食盐正是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倡每日减少食用的食品。
营养强化食品项目:市场难觅相关食品
同样作为由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办公室向国民推出的六个营养强化食品,碘强化食盐占据着主要市场,加益生元食物也还比较常见,而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7+1营养"强化面粉、铁强化酱油、营养强化大米在超市却很难寻觅到。
此前,针对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维生素A普遍缺乏的情况,采取强化的方式将维生素A溶于食用油中,起到营养强化的作用。
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食用油在强调富含DHA等成分,却鲜有食用油显著标示"富含维生素A".
除了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外,"7+1营养"强化面粉和营养强化大米也是此前推介项目之一。由于现代人大部分吃精粮比较多,导致存在于谷物表面的维生素B缺乏较多。"7+1营养"强化面粉含7种基础配方,包括铁、钙、锌、维生素B、维生素B、叶酸、尼克酸和一种建议配方维生素A.
不过,记者发现,和鲜有维生素A强化标识食用油一样,市场上"7+1营养"强化面粉和营养强化大米也不是很多。在不少超市,记者在众多面粉中仅能找到一两种标着"7+1营养"的强化面粉。据超市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价格偏高,这类面粉和大米的销量并不是很好。
而此前备受质疑的铁强化酱油,目前市场上也并不常见。记者寻遍京客隆超市、物美超市和沃尔玛超市调味品专柜,仅发现了一种铁强化酱油,且摆放的位置并不显著。
何计国表示,强化食品也分成好几个类别,第一个类别是政府推动的,所谓大众强化,大众就是针对每一个人,比如食盐加碘。第二类是对目标人群的强化,不是全人群的,是针对某一个特殊人群,比如针对孕妇,针对某些特殊人群,这是目标人群强化。第三类是商业性强化,如汽水里面加维生素、饼干里面加钙等等,一般来讲这些都不是政府行为,就是一个企业行为。他表示,商业强化行为都是老百姓自主选择,因此价格等因素必然影响到产品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王玉梅也表示,强化食品都有适宜人群,人们还是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食品。
另外,专家提醒,营养强化维生素A食用油的外包装有严格要求。因为维生素A遇到自然光中的紫外线就会分解。如果外包装采用透明包装,经紫外线照射,食用油所含有的维生素A将会分解消失。因此,购买维生素A食用油要注意包装。
婴幼儿奶粉:DHA仍唱"重头戏"
除了在可强化食品类别中删除了食盐之外,新修订的《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还针对婴幼儿营养强化剂的品种、使用量、化合物来源等作出特别规定,其中特别针对众多奶粉企业偏爱宣传添加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做出上限的限制。
新标准规定,调制乳粉和调制奶油粉(包括调味乳粉和调味奶油粉)(仅限儿童配方粉)中二十二碳六烯酸(即DHA)的含量占总脂肪酸的百分比必须≤0.5%.
王玉梅表示,DHA俗称脑黄金,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脑部及视敏度的发育。正因为如此,DHA也是众多奶粉企业热衷突出强调的一种成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包括雀巢、伊利等品牌奶粉都在罐体上突出了其中含有DHA.一些品牌奶粉甚至特别强调其中所含的DHA含量高于同类。
记者发现,不同品牌的奶粉其每一百克中标注的DHA含量不尽相同,有的如雀巢一款奶粉中每一百克含DHA为20微克,伊利一款奶粉含量则为每一百克含45微克。
不少店内促销人员在接受咨询时都表示,DHA含量越高对于孩子来说营养价值更高,相对来说售价也更高。不过,专家强调,DHA含量并非很多家长认为的越多越好。任何营养成分的摄入都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超过了这个范围会对身体有害无益。当DHA的摄入超过安全范围时,可能会造成婴儿消化系统问题以及伤害免疫力。
高钙食品:常见却未必科学
在全民补钙热潮下,钙这种微量元素成了商家最爱在食品中添加的营养强化剂之一。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包括牛奶、饼干、麦片等在内的食品,标注营养强化最多的就是钙。
在超市奶制品专柜,随处可见标注高钙字眼的食品。记者在沃尔玛、京客隆等超市看到,一款光明奶酪标着"高钙60%",蒙牛等品牌牛奶都有高钙奶系列。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公开表示,某些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再在此方面做出营养强化是一种浪费,而牛奶等奶制品中本身钙含量就比较丰富,因此无需再在钙含量方面做出强化。
据范志红和其学生的调查,购买高钙奶的人,往往正是那些对牛奶营养价值了解甚少的人群。他们并不知道,牛奶和酸奶本身就含钙丰富,以为只有高钙奶才是补钙食品。
范志红介绍,很多消费者忽视牛奶本身富含钙,本就是"高钙食品"这个事实,商家便打出高钙奶的牌子来吸引人们购买。
事实上,她表示,高钙奶其实未必比普通奶更"高钙".据她介绍,此前有实验表明,高钙奶和普通牛奶的钙含量差别并不大。
除了奶制品之外,不少麦片、饼干等食品也热衷于突出钙含量。记者在京客隆超市看到西麦等麦片都有"核桃高钙"等系列。而达能等饼干也都有高钙饼干在售卖。
还有一些主食也打着"高钙"的旗号在出售,如一些儿童营养面条等即标注"加钙",还有一些面粉也在标注富含钙等营养素。
对此,专家指出,我们国家目前膳食钙营养的供给标准是800毫克每天。日常食物中的含钙量已经能够满足一般人的营养需求。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都不需要再过分补钙了。如一般人一天两袋牛奶,加上一个完整的水煮鸡蛋,加上二两到三两左右的瘦肉,加上二两左右的豆制品,这样综合起来补钙的效果就足够了。
专家还强调,若食用过多的钙强化食品,则有可能超过限量。如果人体摄入钙的含量过多,则可能会干扰人体对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
□服务篇
强化食品需"量身定制"
从调味品到主食,再到休闲食品,现代人似乎正在陷入强化食品的包围圈。不过,营养专家强调,营养素并非越多越好,一切要以营养均衡为原则,而强化食品的选择更要"因人而异".
宝宝补铁锌不可过量
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会缺乏微量元素,抱着"补总比缺强"的想法,不少家长会为孩子选择强化食品,其中添加铁和锌的食品尤其受欢迎。
然而,专家指出,如果家长一味给孩子吃各种添加铁锌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过量,导致中毒。
据介绍,微量元素在人体中都有一个安全限量。以锌为例,正常情况下是通过食物来摄入,每天的需求量并不大,0~5个月的婴儿每天只需要1.5毫克锌,6~12个月的婴儿为8毫克,之后随年龄增长,对锌的需求量缓慢递增,到14~18岁时增至最高量15~19毫克。过了18岁,人体对锌的需求量就会下降,每天只需要摄入11~15毫克就够了。摄入的锌在适宜范围内,机体就能够维持健康,如果缺乏或过量就会产生疾病,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死亡。
由于很多强化食品标注其中添加了某种营养素,却没有标注该营养素的含量,也没有注明该含量在一日膳食推荐摄入量中所占的比例,因此家长在选购时需要特别留意。
营养素需求有上限
强化食品多是添加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等一种或几种营养素,增强不同营养的食品。
专家指出,健康的人体所含的微量元素,大体是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如果过分补充某种成分,必然会导致体内失衡,出现问题。
而不同的强化食品可以为那些缺乏某种元素的特殊人群提供。但强化食品不是万能的,补充营养素也不是越多越好。
任何一种营养素过度摄入都会存在浪费的缺点,甚至中毒的危险。专家表示,正常情况下,人体所需元素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只要不挑食、不偏食,大部分人不会明显缺乏某种元素。
补充维生素看症状
除了钙锌等微量元素外,维生素也是食品中添加较多的。很多饮品中都强调添加了维生素,并打着健康的旗号在售卖。
对此,专家表示,要补充维生素,也要分清自己是否缺乏,而了解一些缺乏维生素的症状,可以对症选择。如果感觉自己出现皮肤粗糙、瘙痒的症状,指甲上出现深刻的白线,头发干枯,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就应该考虑补充一些维生素A;如果经常出现口角发炎以及各种皮肤性疾病如皮肤炎等,则应补充维生素B;如果经常出现牙龈出血、总是感到疲劳以及抵抗力低下,则应该考虑补充维生素C.
不过,专家同时强调,对那些确实需要补充营养素的人,最好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了解清楚自己的身体状态,然后再进行选择强化食品。
选购强化食品注意读标签
如果某种强化食物中的有效成分不足,那即使吃很多也并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如果强化食品中过多地添加某种营养成分,也会给人体带来危害。例如,微量元素钙、铁、锌等在人体内消化吸收是互相竞争的,其中任何一种过多,都会使其他的元素吸收减少。所以,只有营养平衡才有利于健康。此外还要注意强化食品中元素数量的总和。某些营养素过多会带来危害,如脂溶性维生素A或维生素D过多会引起中毒。
因此在选购时,阅读标签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专家指出,在选购时,要仔细阅读标签,包括原料名称,配料比例、添加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适用人群、食用量、食用方法以及其他有关信息等。
另外,在阅读标签时不妨对不同牌子进行比较,不同的品牌可能有差异。即使添加物为同一营养素,其来源也有可能不同,如钙就有多种,钙消化吸收率都不同。因此仔细阅读标签,进行多个品牌比较,有利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牌。
■链接
常用的食品营养强化剂
1.维生素类:维生素A、β-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硫胺素盐酸盐、核黄素、烟酸)、维生素C.
2.矿物元素强化剂:钙、碘、铁、锌。
3.常用的赖氨酸强化剂:L-盐酸赖氨酸、L-赖氨酸、L-天门冬氨酸盐、L-赖氨酸-L-谷氨酸盐等。另外,牛磺酸也是常用的一种氨基酸强化剂。
4.目前常用于食品强化的蛋白质有大豆蛋白、乳清蛋白、脱脂乳粉、酵母粉、鱼粉等。
■健康资讯
糖尿病治疗项目招患者
提到2型糖尿病的病因,除了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吸烟也是原因之一。日本的调查发现,男女烟民即使开始戒烟,与不吸烟人比,5年内患糖尿病风险仍高很多。戒烟不足5年者,患糖尿病的风险与不吸烟者比,女性是后者2.84倍,男性是后者1.42倍。国内研究也显示,吸烟与糖化血红蛋白>6.5%的糖尿病直接有关。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戒烟。
据悉,北京同仁医院等多家医院正开展2型糖尿病免费治疗项目。入选者有机会获免费检查和治疗药物。目前正接受以下任何一种治疗: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单药治疗;二甲双胍与一种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联合治疗且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可拨打4006303390预约,周一至周六9:00-17:30,最终入选标准由医生掌握。
老年性痴呆观察项目可报名
越来越多人受阿尔茨海默病等老年病困扰。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表现包括:性格改变;近期记忆减退;学习新东西困难;语言、运动障碍;判断力差,注意力分散等。如不进行及时规范的治疗,病情会加重,极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护理带来难度。因此如发现类似症状,应尽快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目前北京军区总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正进行一项阿尔茨海默病的观察项目,经检查符合条件入选的患者可接受免费检查及药物治疗,并获医护人员悉心指导。如您身边有家人经诊断有轻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年龄在50-85周岁,在发病前有读写和有效沟通能力,可拨电话4006303390报名预约(周一至周六早9点至晚6点)。
■出场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安全系主任何计国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王玉梅
本报记者朱瑞娟本报漫画谢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