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到底该不该反?”复旦(微博)大学一个“多筷好省”的环保团队将这篇博客上传网络后,立即引发了一场由20所高校学生参与的网上环保论战。博客的点击量如今逾五万次、转载量超过一万次。反对者气势汹汹,可团队成员李易明却感到欣喜,这次围绕一次性筷子的环保公益行动已经摆脱了“说教式”的传统模式,向“理性公益”演变。
李易明眼中的“理性公益”,指的是通过公益活动,促使公众思考问题,了解背后的真相,并做出自己的选择。上周末,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同济大学等15所高校的环保社团集聚一堂,李易明也与同道分享了这一心得。
一次性筷子“错”在何处
李易明的故事从一次性筷子说起。2011年底,作为学校校环保社成员的大二学生李易明正和伙伴们琢磨着发起一次环保活动,呼吁师生抵制使用一次性筷子。对环保社而言,这样的公益活动难度并不大,可这一次却出了点“意外”。
“前期准备查阅资料时,我们发现,一次性筷子的材料来源多为速生木,是专用于生产制造的商品材,与原始林或次生林中的优质木材不同,生产一次性筷子甚至可算是对这一资源的合理利用。”李易明介绍道。原来,一次性筷子并没有人们传说的那么“面目可憎”。
凭着兴趣,“多筷好省”团队继续挖掘“一次性筷子”背后的故事。结果发现公众的确对这一问题存在较多的认知误区,在百度(微博)中搜索“一次性筷子”,十有八九会提到一次性筷对林业资源的破坏,应当废止。
可实际上,李易明和社团成员们发现,一次性筷子是一个充满“环保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竹制一次性筷子的加工制造仅需高温蒸馏,不会产生危害人体的成分;一次性筷子材料为低质木,很容易被消解不会危害环境……另一方面,速生木也有危害,比如容易引起土地贫瘠化等。李易明说:“没想到一次性筷子背后居然还有这么多‘玄机’。”
“环保达人”呼唤“新公益”
“我们过去的了解实在太肤浅了,很多做法是人云亦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一次性筷子的刨根问底,让李易明开始反思自己的环保公益行动。
“我们现在很多的公益项目,把一个事物妖魔化、极端化处理,并大多停留在口号、行动方面,短期内确实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是建立在对公众认知麻痹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方式是不是真的可取?”在上周末这场名为“剑指公益、集思广益”的论坛上,李易明和他的团队将自己的反思讲了出来,并提出了“新公益”的概念。
“我们更呼唤一种理性公益,公益组织所做的应该是代替大众把事实与科学依据挖掘出来,让公众理性思考判断,自我决断。公益组织也可以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是不能强加给公众。”
在李易明看来,公益活动如果没有深刻触及到公众思想层面,它不可能实现真正最广泛范围内的成功。任何一个公益活动总有结束的一天,可如果公众经过思考咀嚼后形成的自我意识,才可能真正持久。“一次性筷子是一块‘敲门砖’,引导我们对公益行动理性思考。”李易明说。
本报记者 王柏玲 本报实习生 庄逸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