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餐饮市场容量2万亿,上市公司仅3家

   日期:2012-05-22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960    

  业内人士认为,《指引》是行业利好,预料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中国餐饮企业将出现融资和准备申请IPO的高峰。

  有着2万亿元销售额的偌大中国餐饮市场,国内上市餐饮企业仅有3家。虽然依然有企业顽强提交上市申请,但是却遭遇暂停审批的困局———国内餐饮企业的上市之路一直走得十分坎坷。然而,上周证监会《关于餐饮等生活服务类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信息披露指引(试行)》(下称《指引》)的发布恍如给困境中的餐饮企业打了一支强心针,这普遍被业界认为证监会为餐饮等生活服务类企业IPO放行的信号。

  分析人士指出,《指引》直接戳进餐饮业本身财务透明、管理规范化等上市等要害,为企业指明前进方向,但餐饮企业要在短期内完全规范操作并非易事。“财务透明的背后餐饮行业普遍在纳税、社保、公积金缴纳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完善。”一位管理着一家餐饮连锁的资深餐饮业人士陈棠方(化名)告诉南都记者。

  上市要跨四大门槛

  一直以来,业界将餐饮企业上市难的原因归结于:由于现金收付量大,导致收入确认和成本衡量上难以监管。此外,餐饮企业在财务、税收、员工社保、企业治理、盈利稳定性、内部质量控制的缺失也成为不少餐饮企业亟待加强的环节。

  上述产业顽疾,也让餐饮企业在上市问题上颇为尴尬。目前A股市场仅有三家餐饮类上市公司。而据证监会的数据,去年发审委审核拟上市公司过会率为76.81%,通过审核的共有265家企业,但餐饮企业却全军覆没。

  新鲜出炉的《指引》直截了当地戳中餐饮企业上市难的“命门”,对餐饮企业的经营扩张风险、食品安全、商标、会计核算等四大板块的信息披露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业界看来,这是国家对餐饮企业IP O放行的一个积极信号。“过去餐饮企业IP O被否,大家并不知具体的原因在哪里,现在指引的出台明确了这一点。国家希望提高服务业在G D P中的占比,长远来看,国家对餐饮企业IP O的态度是支持的。”中国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和顾问机构———清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亚男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过去几年,中国对餐饮企业的IPO一直持审慎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荆林波告诉记者,也正因为餐饮企业在内地上市无望纷纷转投港交所,而港交所在发现这些内地餐饮企业存在风险后,今年年初发布了餐饮企业上市的指引;而在今年两会期间证监会的有关领导被媒体追问餐饮企业上市问题,其也承诺加快餐饮业上市进程,这些都是此次餐饮业上市指引发布的大背景。

  据今年2月份证监会公开披露的在审企业信息,今年排队上市的515家IPO申报企业中,餐饮类企业共有4家,分别是天津狗不理集团、广州酒家集团、净雅食品、顺峰饮食酒店管理。不过从2月至今,餐饮企业依然处于审核状态,没有丝毫进展。

  餐饮财务透明存在利益博弈

  《指引》的出台,给身陷上市难魔咒的餐饮企业带来了新的转机,然而上市门槛丝毫没有降低。“指引给企业指明上市要求之后,企业能否积极改进冲击资本市场,看各家餐饮企业的运作,但短期来看连锁企业要规范按照指引要求执行存在一定难度。”张亚男认为,餐饮业要做到财务透明和人力成本的透明,并非易事。

  按照《指引》的要求,发行人报告期内在采购、付款等方面的内控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其中涉及各直营店和加盟店主要原辅材料的供应方式,不同渠道采购的数量及金额,主要供应商等情况;报告期各期全部店面统一采购、加工、配送的覆盖比率等详细信息的披露。

  “国家对食品源头质量安全的监管越来越细,这对行业来说是好事。”资深餐饮人士陈棠方指出,然而他也同时指出,虽然现在很多规范的餐饮企业已经可以追溯到原料的来源,但这依然难以根本解决餐饮企业成本核算透明的问题。“餐饮业的原料相当大一部分以农产品为主,其采购难以提供发票,在广州除了东升农场这样一些大规模的蔬菜供应商,在很多肉菜批发市场很难拿到采购发票。”陈棠方指出,如果企业与双汇等大型的供应商合作,有着规范的发票依据,成本核算难度相对比较小,而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他们可以利用发票来达到一定的谈判条件,比如不开发票,原料采购价能有所下降。

  此外,《指引》要求,发行人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披露所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特别是餐饮收入、与餐饮相关的烟酒收入、商品销售收入、特许权及加盟费等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方法。“《指引》要求公布餐饮企业的收入构成,保证了其营收的透明度。”张亚男指出。然而这或许会触及企业一个甚为敏感的问题———纳税。陈棠方告诉南都记者,目前餐饮业税费的缴纳模式有两种常见模式,第一种是个体户采取定额交税的方式,第二种是连锁品牌根据自行申报营业收入纳税,此种方式的纳税额度约为营业收入的5.9%,其中5%为营业税,其他教育附加税等税费约占1%.“比如一个门店每月50万元的营业额,通常企业的报税额在20万元-30万元之间,如果如实申报营业收入,餐饮企业的生存会遭受严峻的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指引》还要求企业写明各直营店聘用员工的数量及薪酬,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的缴纳情况。“如果按员工1500元的收入标准来算,每个员工的社保金额是700多元,企业要缴纳其中的500多元,这对餐饮企业来说是笔沉重的负担。”陈棠方表示,鉴于餐饮业服务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大部分餐饮企业为餐厅服务员购买“五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福利通常都只是按照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购买,也不会帮服务员购买公积金。

  “如果按照真实的营业收入纳税和跟着指引的员工保障体系走,餐饮企业要再花费5%-6%的营业收入支付这笔费用。在现有营业收入的基础上,餐饮业如果要上市,上述两部分的税费难以规避,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陈棠方表示。

  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人工、铺租成本的节节攀升,已经极大威胁着餐饮企业的利润率,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的营业利润率约为9.42%.

  那么正在等候上市的四家餐饮企业是否需要根据《指引》作出调整?“目前正处于上市的静默期。”广州酒家一位高管并不愿对此次指引作过多评论,至于《指引》中对营收监控等条例,该人士表示广州酒家是一家国企,要完成这些规范操作应该没问题。

  餐饮业融资渠道存短板

  5年前,餐饮企业由于具有简单商业模式和持续盈利的能力,引得众多美元基金投向餐饮行业。资料显示,2007年6月13日,重庆小天鹅火锅宣布获得红杉中国和海纳亚洲创投基金联合投资,总金额在2000万美元至2500万美元。随后,一茶一坐也完成了第二轮1068万美元融资,寰慧投资以约750万美元占股13 .5%.当年10月25日,中式快餐连锁店“真功夫”获得今日资本、联动投资两家共3亿元投资。同时,新疆百富烤霸还从以深圳创新投资集团为首的国际投资机构引入10亿元。

  然而,由于遭遇上市难的魔咒,让资本对餐饮业的热情迅速降至冰点。“尽管资本可以以并购方式退出,但大家还是希望能推动一家企业上市,因为餐饮业IPO很难,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资本对餐饮业的投资信心。”

  清科研究中心给南都记者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至2011年,已经披露的中国餐饮行业的投资事件为37起,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投资案例为22起,披露的投资金额总额为6 .97亿美金,平均投资金额为3168万美金。

  在荆林波看来,这个利好的消息必定会刺激券商积极加大对餐饮领域的挖掘。然而,荆林波同时认为,餐饮业除了上市,缺乏融资的途径,特别是中小型餐饮企业。“比如消费者刷卡消费,餐饮企业需要缴纳2%的刷卡费,而百货业一般仅为1%.国家扶持餐饮业的发展更需要融资渠道的创新,甚至可以考虑给微型企业设立扶持基金。”

  观点

  1、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荆林波:政策的开放必定刺激餐饮企业加速上市进程。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上市规划的餐饮企业不下几十家。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中国餐饮企业将出现融资和准备申请IPO的高峰。

  2、清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张亚男:《指引》要求公布餐饮企业的收入构成,保证了其营收的透明度。这或许会触及企业一个甚为敏感的问题———纳税。

  3、餐饮连锁的资深餐饮业人士陈棠方(化名):目前餐饮业税费的缴纳模式有两种常见模式,第一种是个体户采取定额交税的方式,第二种是连锁品牌根据自行申报营业收入纳税,此种方式的纳税额度约为营业收入的5.9%,其中5%为营业税,其他教育附加税等税费约占1%.假如一个门店每月50万元的营业额,通常企业的报税额在20万元-30万元之间,如果如实申报营业收入,餐饮企业的生存会遭受严峻的挑战。

  相关报道

  史上最强用工荒袭击餐饮业,快餐巨头启动“抢人”计划

  按照《指引》的要求,欲上市的餐饮企业需要披露报告期各期的员工流失率,特别是店长、厨师、中层管理人员的流失率;发行人针对核心员工实施的激励计划,员工培训及人才储备计划。这在正处于“用工荒”重压之下的餐饮业,似乎有着更深的寓意。

  “目前餐饮行业正遭遇史上最强的用工荒。”中式快餐连锁品牌72街的总裁周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从2010年4月至今,公司已经5次上调了基层员工的工资,上涨幅度达到80%.“两年前招一个普通的服务员工资在1000-1300元即可,但现在基本上已经超过了2000元。”周明透露。即便接连加薪,餐饮业找人难问题依然成为制约餐饮企业扩张的一大门槛。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西式快餐巨头麦当劳发起了一场史上最强的“抢人”计划。就在5月20日当天,麦当劳在全国1400多家餐厅同时特设招聘专区,通过全景式招聘向全社会招兵买马。据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南区总经理张家茵透露,麦当劳将以此为平台,计划全年内招聘70000名员工。

  麦当劳的公开资料显示,从1990年深圳第一家餐厅开业起,麦当劳至今在中国大陆开店总数超过1400家,拥有员工80000多名。而今年员工招聘的数量几乎为其过去20多年在华员工的总数。在业界看来,在中国肯德基的市场占有率远远超过麦当劳,麦当劳通过大规模开店、招揽人才来抢占中国快餐市场。

  对于餐饮业目前遭遇的招人难问题,张家茵仅轻描淡写地向南都记者表示,这两年行业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不过麦当劳却甩出自己的优厚“福利”。麦当劳拥有先进而完整的零售服务业、地产行业、市场营销、供应链等方面的知识系统,为公司80000多名员工提供与其职业生涯各阶段相配套的课堂培训和在职训练,还有丰富的员工活动和激励机制。2011年,麦当劳中国超过一万名雇员获得晋升,公司在人员培训和发展上的资金投入亦超过3500万人民币。在这场抢人大战背后,餐饮企业的关注点已经向如何实施激励计划、做好人才储备计划转变,这点和《指引》的要求不谋而合。

  周明指出,2010年前中国餐饮业人员成本占据餐饮业总营收的比例大概为5%,现在这个比例上升至7%-8%,而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高达20%以上。餐饮业人员成本的提高是未来的大趋势,谁能提早做好应对,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周明告诉记者,除了连番上调工资之外,72街更设立了精益中心,专门做提高员工效率的研究。“假设一个餐厅要20人才能正常运转,但如果通过出品流程的合理改进,将人数降低至15人,等于避免了在物料、人工等方面的一些开支,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南都记者黄丽嫦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