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进口食品”身份难辨 市民购买前须“三看”谨防猫腻

   日期:2012-07-05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227    

    东方网7月5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超市卖场里印着各色外文字母的"洋食品",打着进口的旗号,价格要比普通的国产商品贵上一倍。连日来,记者走访沪上各大超市卖场后发现,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如雾里看花,蜜饯类商品充斥着不少"假洋牌"刻意抬高价格。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夏日购买进口食品前应注意"三看",谨防猫腻。

    昨天上午,在汶水路大润发的进口食品专柜中,摆满了标榜来自世界各地的洋美食。记者注意到,许多洋食品的外包装上印有大量的中文字,比如一款"沙巴哇"的芝士口味紫薯干,其紫色的外包装上印有原产国越南的字样,并标称其中国代理商系广西一贸易企业。有消费者针对这样的中文包装却存在质疑,"这么多中文字,真的是全进口的食品吗?"而对于包装上全印有外文的食品包装,消费者也颇为疑惑,"比如全英文的包装上却没有用英文注明在哪里生产,挑选时有些吃不准。"

    记者看到,"进口食品"与相同的国产食品价差巨大。一款"韩韵蜂蜜柚子茶",与便利店里的销售的同类产品包装大小几乎一样,但正是包装上的韩文产品名称和英文的产品介绍,价格却比便利店里的柚子茶贵出不少。"蜜饯类的产品价差最大,比如贴有美国大西梅字样中文标签的进口西梅,价格比国产的要贵上一倍多。"

    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是否真的进口食品必要看标签、看防伪标志、看其进口的"身份证".三看可以甄别进口食品的"洋身份":一要看进口食品上是否有中文标签,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和《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标识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除标明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保质期等内容以外,还应当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二是看进口食品上是否有激光防伪"CIQ"标志。"CIQ"是"中国检验检疫"的英文缩写,该标志2000年开始加贴。三是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消费者可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该证书犹如进口食品的"身份证",只要货证相符,就能证明该食品是真正的"洋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