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贸市场选购蔬菜时,您是否会担心蔬菜上残留的农药超标呢?在江西南昌,有关部门要求每个集贸市场设立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每天对市场上销售的蔬菜进行抽检,确保消费者“菜篮子”安全。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作为从菜园到餐桌的最后一道安全关口,这些检测室几乎成了摆设,或闲置不用或检测后不公示。
检测室形同虚设
为了让消费者吃到放心、安全的蔬菜,2011年8月,南昌市农业局等部门要求该市所有的集贸市场设置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根据《关于规范南昌市集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集贸市场应设立独立的检测室,有不少于一名经过培训、相对固定的检测人员,配备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速测卡片等检测用品,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每天按时将检测结果进行公示,南昌市农业局负责有关技术培训、指导以及日常监管。
然而,今年2月下旬和7月初,记者在南昌市分别对7家集贸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执行情况并不太理想。
2月下旬,记者先后两次来到南昌市丁公路集贸市场,发现这里的蔬菜检测室始终是关门大吉,门锁已是锈迹斑斑。记者透过检测玻璃窗看到,检测室内的检测仪上布满了灰尘。一位蔬菜摊主告诉记者,检测室今年根本就没开过门,更别谈搞什么蔬菜残留农药检测了。
南昌市青山湖区文教北路也有个集贸市场,可记者沿着偌大的市场转了整整一圈,始终都没有发现蔬菜检测室的踪迹。“这里没有蔬菜检测室,没听说过蔬菜要检测农药残留。”面对记者的询问,一些蔬菜经营户如是回答。
在记者走访的7家集贸市场中,只有墩子塘集贸市场和青山湖生鲜市场坚持每天对蔬菜进行检测。墩子塘集贸市场的一位摊主告诉记者,每天早上5点左右,市场管理方就会对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但令她不解的是,检测结果却从来都没有公示过。青山湖生鲜市场的检测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天上午10点左右会做检测,并将结果记录在案。但在这位检测人员提供的记录本上,记者注意到,每天检测的蔬菜只有两三种。
7月4日、7月5日,记者再次对曾经调查过的7家集贸市场进行了回访,发现各个市场的情况基本与上次调查的情况一致。
成本高是主因
记者了解到,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规定遭遇执行难有多重原因,最主要的是成本高。
南昌市丁公路集贸市场管理人员介绍说,一台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仪要1000多元,这种一次性投入还好说,每检测一个品种就需要一小包试剂,单价是1.5元,如果每天检测10个品种以上,每月仅试剂就得花400多元。再加上检测工作还要求使用蒸馏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检测的品种越多,花钱就越多,所以我们不敢检测太多的品种。”南昌市青山湖生鲜市场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尽管市场内经营的蔬菜品种有数十个,但为了省钱,他们每天只抽检3种蔬菜。该工作人员还透露,为了降低成本,各市场在检测蔬菜农药残留时,几乎没有按要求使用蒸馏水的,基本上都是用自来水。
说到为何不公示检测结果时,南昌市墩子塘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的解释是,公开检测结果,势必要公开摊位名称,这会使得集贸市场的信誉度降低,经营户的菜也卖不出去,甚至不愿卖菜了。如此一来,市场的摊位就可能租不出去了,市场的经济效益就直接受到了牵连。“一般情况下,我们发现哪个摊位的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时,就会劝摊主收起来。”该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作为蔬菜检测室的日常监管部门,南昌市农业局的有关负责人也向记者大倒苦水。该负责人说,检测成本高确实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农业部门也曾经想承担这笔费用,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算了一笔账,南昌市共有80多个集贸市场,就需要设80多个检测室,按每天每个检测室检测10个品种,每个月的花费至少要400元以上,加起来每月总花费高达3万余元。
将加强源头监管
7月5日,记者从南昌市农业局获悉,对于蔬菜检测规定执行不力的现状,该局正在考虑采取“从源头监管为主,市场检测为辅”的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模式,以节省资金、人力及物力成本。
南昌市农产品检测中心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他们已经向南昌市政府提交了建立蔬菜市场准入报告,即由南昌市农业局从生产源头上对蔬菜质量进行监管,定期对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进行抽查,抽查合格的,可以直接进入市场,抽查不合格,取消其准入资格,“这样一来,就不需要每个市场每天再对已经获得准入资格的蔬菜再进行检测”。
南昌市东湖区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姚红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权,相关部门应尽快将蔬菜农药残留监督监测工作落到实处,力争从田头到餐桌,对蔬菜安全实施全程监控,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