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洋奶粉问题频发仍涨价 民间“自力更生”求放心

   日期:2012-08-0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260    

    内地的奶粉消费者们最近有点烦。一边是频繁陷入质量"门"的国产奶粉,一边是问题不断却提价不停的"洋"品牌,为了找到安全廉价的奶粉,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自产"奶市场。

    7月中旬,德国泓乐奶粉和新西兰可益多奶粉中的8批次奶粉因标签不合格被国家质检总局销毁,总重量达9.63吨。但与此同时,内地市场上众多"洋奶粉"品牌仍逆势进行一年中第四度提价。

    在价格相对实体店略低的淘宝商城,美赞臣新包装的"安婴儿"A+婴儿配方奶粉1阶段400克盒装售价109.5元,相比旧包装的79.8元,提价幅度超过37%.而其他"洋奶粉"品牌也纷纷加快脚步,从过去的"半年一涨",变为"一季度一涨",涨幅也从原先的10%向20%甚至更高跃进。

    但今年来,国际市场奶粉奶源价格一直处在下行过程中。国际大包奶粉原料价格从2011年七八月的3.9万元/吨开始回落,2012年一季度基本稳定在3.05万元-3.1万元/吨。

    奶粉进入中国的关税也已于今年年初开始回调。上海海关数据显示,关区6月份进口奶粉平均价格为每吨6236美元,下跌9.3%,继5月份后连续第2个月呈同比下跌态势。

    在成本下降、问题增多的情况下,洋奶粉的涨价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对此,上海奶业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曹明是指出,洋奶粉"想涨就涨"的"底气"其实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控。目前中国国内八成的高端奶粉市场被外资品牌占领,国产奶粉近年来份额相对萎缩。

    事实上,洋奶粉在国内市场能有如此底气,在很大程度上是"拜国产奶粉所赐".近年来,"三聚氰胺门"等一系列的质量事件影响了内地民众对国产奶粉的信任度。一些内地民众也一度到香港、澳门等地大量购买"洋奶粉".

    但如今,肆意的涨价和日趋频繁的质量问题,让外来的和尚也失去了"念经"的本事。在缺乏"替代品"的情况下,有的内地民众无奈只能"自己动手"寻找放心且廉价的奶粉。

    在这种背景下,各地"自产奶"市场近来迅速兴起,湖南长沙甚至出现自己种草、养羊、挤奶的"奶爸".但有专家指出,生牛奶虽然无添加、纯天然,但亦存在微生物超标、易腐败等隐患,因而也不是治根之道。

    业内人士也表示,要构建健康的乳制品市场,不能只靠消费者"自力更生",中国乳制品监管部门应该更多地发挥作用。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陈三有则表示,国产品牌要改变当下备受冷落的局面,应潜下心来重建消费者信心体系,加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向国人证明自己产品的品质。(完)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