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市质监部门和工商部门的介入,光明乳业宝宝奶酪添加违规配方的事件进一步发酵。
昨日(9月19日),上海市质监局通过其官方微博表示,据初步查实,光明乳业自去年12月11日起,擅自更改了产品配方,其附属的上海光明奶酪黄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制品分公司生产的 "小小光明宝宝奶酪",在产品中添加了乳矿物盐未报,产品规格为138克(6杯)。质监部门同时透露,市工商部门已通知各大超市卖场自查,对问题产品下架。"鉴于光明公司擅自更改产品配方行为未向监管部门报告,市质监部门将依法处罚。"
9月18日,光明乳业在其官方网站上作出说明,在声称"此次事件不涉及产品品质和安全问题"的同时,承认产品已经全部回收,却并未将原因归为产品添加了乳矿物盐,而是声称"产品包装给消费者带来误导".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时,公司方面表示,公司将给3岁以上儿童吃的奶酪标成给"1~3岁宝宝".
很显然,质监局的初步调查结论与光明乳业前一天做出的 "包装上给消费者带来误导"这一解释有所出入。而在去年12月之前,光明生产的此款产品是否添加了乳矿物盐?又为何突然更改了配方?这些问题都还是问号。
记者进一步致电光明,其公关部负责人回应称,解释以公司说明为准,记者进一步询问时,又表示"不能够回答".记者多次致电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妍奇,手机也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上海宜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汤志庆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现在的情况,光明乳业此前的说辞应该是在掩盖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包装标错的问题,光明乳业明显在撒谎。"乳钙一直是个卖点,它作为一种比较安全的成分,在很多高钙奶中都有添加。"汤志庆表示,光明可能看中了这个卖点,希望借此增加产品的销量。也有一种可能是,光明忽视了国家的相关规定,并非有意为之。
同时,汤志庆表示,企业的任何配方都要上报质监部门,新产品上市的产品配方都是需要备案的,因此在此事件上,质检部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此事情看来,监管部门对于这个事情审查不严。"
近4个月来,光明乳业共出现了细菌超标、牛奶酸变等5起产品质量问题。记者发现,光明此前出现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下游管理,如产品运输等基本的营运问题,而在此次事件中,问题转移到了上游的生产环节上。"从去年到现在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说明光明在内部管理上出现了纰漏。从生产加工到物流配送出现的漏洞,可能与其合作企业的利益分配冲突有关。"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记者,光明问题频发很可能与其快速扩张有关,在成本控制上存在问题。
乳业专家王丁棉对此表示,目前广东乳品企业新设立了一个叫"首席质量官"的职位,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负有完全的安全监管责任,对于内控欠缺的中国乳品企业而言,首席质量官的模式值得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