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北京:城乡结合部小超市“毒食品”泛滥 过期货仍在售

   日期:2012-10-09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958    

    黑乎乎的店内过期食品仍在销售、脏兮兮的货架上充斥着廉价的"作坊小吃"、监管存在着诸多漏洞……连日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北京城乡结合部数量繁多的小超市整体售卖情况令人担忧。据记者了解,北京市食品办每周公布的下架食品,多数来自这些小超市。

    权威发布 下架食品多来自小超市

    北京市工商局食品办每周公布的食品安全信息显示,抽查出质量问题的食品多数来自城乡结合部不起眼的小超市和食杂店。有些超市接连被发现多款小食品存在质量问题,一些食品甚至多次被曝光,却屡上货架。

    10月3日公布的抽查信息显示,北京物美综合超市有限公司物美北大地店售卖的散装腐竹,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10倍,并检出了规定不得检出的甲醛次硫酸氢钠。

    9月26日公布的抽查信息显示,北京市美联福恒远超市售卖的袋装小肥牛,检出山梨酸及钾盐、糖精钠等多项不得检出物质。

    9月19日公布的抽查信息显示,北京市西集福德副食品商店售卖的酸半甜梅,柠檬黄超标2倍。

    9月5日公布的抽查信息显示,海淀区香山街道王钊炎商店售卖的南渠牌正宗话梅肉,环己基氨基磺酸钠超标2倍、苯甲酸超标4倍。

    而在此前8月份公布的一批抽查信息更是显示,延庆、怀柔、密云等多个远郊区县小超市出现有质量问题食品。

    8月8日,"长河岛"牌手撕鱿鱼因甲醛超标出现在下架食品名单中,这已经是该品牌近两个月来第三次被下架。

    这些被曝光的食品种类繁多,包括牛板筋、海带丝、地瓜干、杏脯、话梅、豆制品、烤鱼片等,下架原因包括二氧化硫、甜蜜素、苯甲酸、铬、甲醛等超标。

    记者发现,被检出问题的这些食品生产企业多来自福建、江浙、河北、河南、湖南等外省市县级地区,多数是一些没有听说过的小作坊,一些作坊名称干脆就以"小红"、"小张"等命名。

    记者调查 整体售卖情况令人担忧

    店主:明目张胆售卖过期货

    记者发现,城乡结合部的不少小店别看店面不大,顶多十几平方米,却"功能齐全",不仅卖烟酒糖茶、电话充值卡、计生保健品、雪糕冷饮、方便面等物品,还可作为公用电话亭。然而,正是由于这样的小店不主营"食品",而是附带着卖一些饼干、火腿肠等,所以这类商品流动更新十分有限,有些甚至过期了还在销售。

    位于东南三环外的分钟寺也处于城乡结合部,在周家庄路西侧,美容院、小吃部、手机超市、日用百货等小店和公厕、垃圾箱挤在街道两旁,店门口电线杆林立,堆着拖布、饮料箱等不少杂物,环境十分脏乱。在周家庄路与小红门路交会口以东,记者走进了一家写着"便民商店"的小超市。尽管小店十分阴暗,但还是能清楚地看到地板上斑驳的黑渍,白色地板泛黄,显然已经擦不干净了。本身窄窄的货架上挂着正滴着脏水的抹布。

    店内一个特殊的货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因为上面成袋的辣味儿小食品上几乎都蒙了一层油腻腻的灰。记者掐起一袋"凌味开胃鱼",发现其生产日期是2011年11月26日,保质期8个月。这样算来,这袋红油包裹的"鲜鱼"早已不新鲜,已经过期几个月了。店主看到有客人挑选这个货架上的熟食,仍然漫不经心地看电视,丝毫不提醒。记者顺利结账买下这袋过期商品后,再次回到货架前查看,发现一袋"麻辣羊肉"的生产日期是2011年6月,保质期6个月,竟然已经过期了10个月!

    在分钟寺地区另一家小超市里,记者再次发现了过期商品,这次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吃并常常购买的干脆面。其中一个名为"魔法士"的干脆面生产日期为2011年12月2日,按其6个月的保质期,这款干脆面已经过期4个月,但仍然夹在很多没过期的方便面中销售。记者购买时表示给孩子吃,店主同样未进行任何提醒。而在很多正规的大超市中,不仅不会销售过期产品,很多临近过期的产品还会打折促销,工作人员也会提醒顾客尽快食用。

    货品:小作坊"毒食品"泛滥

    记者发现,这些小超市与连锁大超市相比,有一个明显特点:大厂家商品不多,小作坊商品泛滥。

    在北京最大的小产权房通州太玉园小区附近,记者走进一家超市,两个10多岁的孩子正在货架前挑选食品。孩子们手里攥着一元钱,在货架前反复挑了半天,最终锁定两袋"色相十足"的面制食品--"手撕牛肚"和"红桃K",每袋售价仅5毛钱。

    记者注意到,这些小食品售价低廉,最便宜的5毛钱,最贵的也不超过5元,以面制品、膨化食品为多。名字起得颇为诱人,啃得鸡、水煮鱼、北京烤鸭、牛板筋、手撕牛肚……

    这些食品制造商多为"某县食品厂",外包装鲜艳,看上去"色味俱佳",但凑近包装一闻,能闻到类似"油漆"的味道。有些食品包装还破损漏油,上手一摸黏黏的,几个口袋粘在一起。

    在一家以卖熟食为主的"平价超市"中,记者还买到了一袋没有生产日期的红姐牌"卤汁鸡丝".店主向记者推荐,"别看写着鸡丝、鱿鱼丝,其实都是用面做的,咬着可筋道了,小孩子都爱吃。"

    可是,这些只图口感的孩子们并不知道,这些看上去色香味俱全的小食品,曾多次被抽检出违禁物,甜蜜素、着色剂超标等更是屡见不鲜。

    搭售:无视禁令混搭食品玩具

    食品中混搭玩具售卖,早已被禁止,在正规超市也难觅踪影。但在城乡结合部的小超市里,这些混搭品却"大摇大摆"出现在货架上。

    一款名为"极速飞车"的发酵型饼干,外包装上一辆黄色飞车图案以及"极速飞车"四个字,占据了几乎所有空间,只有仔细看才能发现"饼干"字样,与其说卖食品不如说卖玩具。此外,一些膨化食品外包装上也写有赠送"小熊玩具"、"小恐龙"等吸引购买者。

    "这些带玩具的,你在大超市买不到,就我们这儿有。"记者在走访过程中,遇到一家小超市老板劝说正在货架前跃跃欲试的孩子。

    而事实上,由于食品和玩具执行的是不同的卫生标准,食品和玩具"混搭"容易造成污染,混搭玩具会增大食物的铅含量。另外,玩具体积偏小,一旦被孩子误食,后果不堪设想,早已被相关部门禁止销售。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