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潜江小龙虾出口连续9年全国第一 产业链完备

   日期:2013-02-0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020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李建锋、潘建军)春节将至,湖北潜江--我国唯一淡水产品出口基地再传喜讯:至去年底,全市淡水产品出口创汇达1.3亿美元,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一。这骄人成绩的背后,享誉全球的"潜江龙虾"功不可没,其出口额已连续9年摘得全国桂冠。

    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湖北,湖北小龙虾看潜江。一只小龙虾,影响了全国乃至全球。从最初的"捕捞+餐饮",发展成为人工育苗、野生寄养、食品加工、餐饮服务、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及品牌创建等深度发展的完备产业链。

    "叩开因树、因水而灵动的湖北潜江市门扉,一股透着稻禾香气、翻滚着红熟浆液的红潮扑面而来……"一位资深媒体人曾如此描述潜江和"潜江龙虾"的魅力。

    "异乡客"成"迎客松"

    小龙虾原不产于潜江,却与潜江结缘,在潜江"生儿育女",繁衍茂盛,"红色风暴"席卷全球。每年4至8月,来自国内外的经销商云集潜江,抢购龙虾,好生热闹;来自五湖四海的食客扎堆潜江,潜江龙虾成功地由默默无闻的"异乡客"转身为声名远播的"迎客松".

    潜江是着名的"水乡园林"、"鱼米之乡",境内拥有40万亩湖泊河塘,20余万亩宜渔低湖田,水质洁净、水源充沛,为小龙虾的生长、繁育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成就了潜江龙虾尾肥体壮、爪粗壳薄、色泽明亮、肉质鲜美的特点;加之潜江坚持走"小龙虾生态养殖路线",确保了潜江龙虾绿色无公害产品品质。

    2001年春,积玉口镇宝湾村农民刘主权、褚红云在全国率先探索出"虾稻连作--小龙虾野生寄养"模式,使全省300多万亩低湖冷浸田受益。此后,潜江又独立起草制定了两个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省级技术标准。尤其是首创的小龙虾与中稻轮作新模式,总结出了小龙虾"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虾养殖-成虾捕捞"的一整套标准技术,实现了小龙虾人工养殖一体化,在世界上尚属首次。

    目前,潜江通过部、省认证的无公害小龙虾水产基地面积达30万亩,是全国最大的小龙虾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去年6月,"潜江龙虾"先后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场地认定、产品认证,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为推动潜江龙虾产业迅猛壮大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后来者"居"头把椅"

    一只潜江龙虾在国际市场卖到1美元;而在欧美人的餐桌上,每三只小龙虾就有两只来源于潜江。现在,潜江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但追根溯源,小龙虾加工的发源地并不是潜江。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江浙一带水产加工出口业已相当成熟。在2003年之前,江苏省小龙虾出口曾经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2004年,拐点出现,湖北省小龙虾加工出口创汇超过江苏,至2012年,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

    "以潜江为代表的湖北小龙虾产业一举超过江苏,除本地加工企业兴起外,更重要的是当地政府对小龙虾人工繁育技术的高度重视,最终保障了小龙虾原料和品质。"全国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湖北莱克水产公司董事长郑玉林如是说。

    加工企业的迅速壮大,带动小龙虾需求量猛增。由于"人放天养"的养殖模式在种虾的交配、产卵、孵化以及幼虾的存活率等方面受到天气影响,开展小龙虾的人工繁殖,解决种源锐减、种质退化问题势在必行。而这,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2005年,潜江聘请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专家舒新亚为首席专家,组建项目技术攻关组,由省水科所、市水产局专家组成研究团队,开展小龙虾人工繁育攻关,成功探索出人工控制光照、水温、水位、改善水质、加强投喂"五位一体"的人工诱导法,促使克氏原螯虾批量产卵技术获得成功,一举填补我国小龙虾人工繁殖的空白。

    在技术标准的规范下,潜江现已形成熊口华山园、浩口莱克园、后湖宝龙园三个密集型水产品加工企业群,11家园区加工企业,有5家拥有自营出口权,"潜江龙虾"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潜江制定的全国小龙虾加工系列标准,推动欧盟对小龙虾进口标准作出调整。在欧美每年500多批次的严格出口检测中,"潜江龙虾"的检验合格率和通关率均为100%,从未发生过一起质量问题。

    潜江龙虾"跳"向海外市场,牢牢掌控了世界淡水小龙虾市场第一话语权。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