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被指企业污水直排地下 当地环保局回复遭质疑
谁污染了地下水?
■本报记者 张宁
2月12日,公益人士邓飞披露,山东潍坊的化工厂、造纸厂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地下1000多米的水层,致命性污染地下水,却逃过了政府监管。他同时在网上发起地下水污染调查,称如此"地下排污法"已在河北、山东等地悄悄进行了多年。"企业污水直排地下"事件引发舆论震荡。
2月17日潍坊环保局回复称,在15日至17日两天内已排查715家企业,暂未发现上述披露内容,并悬赏十万元征集线索。如此"神速"排查,遭到普遍质疑。"其实,不法企业将污水排入地下的现象并非现在才有。地下水污染隐蔽性强,一直未引起监管层足够重视。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周友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地方政府在追求GDP时,必须加强监管、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愿景。
2012年,同样在2月,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惊动了全国,而起因同样是一家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了地下溶洞。
隐蔽的地下水污染
新华网近日发布消息,有关部门对全国118个城市连续监测的数据显示,约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
"把工业废水排向深层地下,企业的这种做法非常隐蔽,违法成本低,但后果严重,祸及子孙,严重危害了群众的生活和健康,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癌症村。这也暴露出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短板,以往我们更注重地表水,而对地下水缺乏监管。 "周友亚坦言。
华创证券环保行业分析师谢天卉同样告诉本报记者,地下水由于承压层的存在而导致处理难度大,在地下交错相连,与土壤接触更为紧密,污染更隐蔽,处理成本远大于地表水。
保护地下水资源,我国早已出台了措施和方案。周友亚列举,"全面实施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建设工程,尽快建成现代化的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络,实现国家对大型平原、盆地和岩溶连片分布地下水的区域性有效监控,对重要城市、人口密集区、生态建设与保护区、大型能源矿业基地、重大工程建设区地下水骨干点实时监控,及时向社会发布监测信息。 "
"完善政策法规,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与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和政策措施,为地下水污染源的控制、地下水污染监测、地下水污染治理以及与地下水污染相关的人群疾病预防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建立起重大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机构、机制与能力。 "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措施和方案至今没有全面、有效的落实,造成了愈加严重的地下水污染问题。 "他说。
地下水污染告急
对于周友亚没有详解的这"种种原因",谢天卉向本报分析,目前我国废水直排的情况仍然比较严重主要是由于,国内企业产品附加值较低,难以承担较高的处理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含重金属等难降解物质的工业废水;另外,高污染企业逐渐向西部等经济落后地区转移,成为当地的支柱企业,地方保护主义油然而生,因此政府本身监管的动力不足,偷排现象严重。
根据华创证券提供本报的资料,2011年,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总体为轻度污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011年,全国共2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共计4727个监测点,其中优良、良好、较好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45.0%;较差、极差水质的监测点比例为55.0%,污染情况仍十分严重。
2011年,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一般,一类、二类、三类、四类和劣四类的比例分别为 25.2%、37.6%、12.0%、8.3%和16.9%,其中在沿海9个重要海湾中,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劣四类海水点位比例均超过40%.
"企业污水直排已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国家在地表水和地下水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流域和地下水的水质并没有明显好转,部分地区还在持续恶化,治理已经刻不容缓。 "谢天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