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食用调和油“乱调”现象严重

   日期:2013-03-0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436    

  对消费者而言,去年食用油行业最值得期待的消息或为《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将在2013年年初正式出台。但有媒体报道,该国标可能在今年再度搁浅,正式出台尚需时日。消费终端市场上可见的调和油品种有20余种,不仅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也让调和油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在业内人士看来,调和油市场一直饱受着“乱调”的非议。日前,记者通过调查发现,食用调和油市场存在着价格乱、标示乱、品种乱等诸多问题。

  价格参差不齐消费者莫名其妙

  春节前几天,每年都要去看望长辈的大学教师李先生照例来到超市粮油货架前,可这次他却不知道买哪种油才好。“每年过春节,我都会给我三叔家买一桶油送去,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十几年。”李先生对国际商报记者说,“今年花生油的价格又涨了,想挑一种经济实惠的调和油,但由于品种多,价格乱,实在不知如何挑选。”

  超市货架上摆着十几种调和油,价格却参差不齐,有50元1.8升的小桶油,也有50元5升的大桶油,李先生实在搞不懂:“同样是调和油,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春节期间记者在北京华联超市随机抽选了14种食用调和油进行价格调查,结果发现来自鲁花、金龙鱼、福临门、纳福尔、阿格利司、胡姬花、龙大等7个品牌的调和油单位价格有很大的差距。14种食用调和油产品中,单位价格最高的品种为“鲁花花生调和油”,1升装售价34.5元,单位价格为34.5元/升;单位价格最低的品种为“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5升装售价56.9元,单位价格为11.38元/升。两种产品价格相差3倍。“不知道为什么价格会差这么多,也不知道这些油有什么区别,选择的时候主要还是看品牌。一般会买福临门、金龙鱼这种熟悉品牌的产品。”公司职员孙小姐对记者说。

  记者在北京一家家乐福超市询问食用油导购人员“为什么调和油的价格相差甚远”时,得到的回复是:“像这种加了深海鱼油的和加了橄榄油的调和油价格会高一些。”但该导购人员同时表示,“调和油的配料表上都不会标注出调和油中各种油的调和比例,所有的调和油都是如此。”

  记者又来到北京市海淀区西苑附近的一个大型农贸市场,一位卖粮油的摊贩告诉记者:“调和油的价格通常比一般的花生油和大豆油要便宜不少,炒菜用还是比较实惠的。”但该摊贩同样表示,“配料表上都没有标明调和比例。”

  记者通过对几种热销的5升左右大桶食用油价格进行比对发现,非调和的花生油价格最高,而调和油的价格则根据调和的油种差异较大。在北京华联超市销售的三种大桶食用油中,鲁花5S压榨一级花生油5升装售价153.9元,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5.5升装售价89.9元,福临门天然谷物调和油5升装56.9元。同时,带有橄榄调和油字样的产品售价普遍高于一般调和油。“橄榄油能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价格自然会高一些。”消费者张女士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张女士边说边拿起货架上的一小瓶特级初榨橄榄油:“你看,这纯橄榄油半升装的每瓶就卖148元,橄榄油的调和油当然会贵一些。”

  可问题是究竟一桶5升的橄榄调和油中有多少橄榄油呢?按照商家的宣传,比例肯定不少,一款售价为129.9元的5升装多力橄榄葵花油的宣传页上这样写道:“精选进口的特级初榨橄榄油,融入葵花籽,特别适合煎、煮、炒、炸或凉拌等各种中式料理。”其中“橄榄油融入葵花籽”的表述容易给消费者橄榄油比例较高的感觉。而其配料栏里只写明了“葵花籽、特级初榨橄榄油”,同样未标注出两种油的比例。但如果和张女士拿的那瓶半升将近150元的纯橄榄油比较换算,多力该款调和油中的“特级初榨橄榄油”比例最多占一成。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目前的食用调和油零售市场中定价混乱的问题非常突出。其根源在于各商家在市场监管的空白地带——调和比例上有较大的自由且模糊的余地。同时,部分商家利用这点,在宣传上强调其产品中橄榄油、深海鱼油等高档油种的作用,诱导消费者,使他们忽略比例问题或误认为高档油含量较高。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影响了调和油市场竞争环境。因此,《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的早日出台,不仅是对消费者呼声的回应,也是对广大食用调和油生产企业负责的体现。

  食用调和油标识雾里看花食用调和油存在的另一方面问题在于包装。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在终端市场销售的调和油包装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品名标注不清、配料顺序不正确、包装误导消费者等。消费者选购调和油时应注意哪些标识,监管者又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对食用调和油包装的监管力度呢?

  隐晦的“调和”

  2011年,新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替代了2004年的版本,其中重要的更新之一即是:“食品名称应当反映食品的真实属性,所使用的商品名称不应对消费者产生误导。”

  在食用调和油市场,部分产品并未直接在品名中注明“调和油”字样。记者在超市调查中发现,不少调和油产品存在上述现象。当然,“调和油”字样是否必须出现在产品显著位置,不标注出“调和油”是否就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还有待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相关问题应在《食用植物调和油标准》出台后得到解决,《标准》应对食用调和油品名作出规范。配料有玄机值得消费者注意的相关包装规定是:“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这一递减原则同样是《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文规定的。知道了这一“配料递减原则”,消费者即可自行判断调和油中各项油品的大致比例。比如,国际商报记者在北京华联超市调查中抽选的“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1.8升装”的配料中依序注明:“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鱼油、稻米油、芝麻油、橄榄油、亚麻籽油、食品添加剂、抗氧化剂”。鱼油在12种配料中排在第6位。

  但这并不说明鱼油在在该产品中的含量就一定排名第6,因为《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阿格利司美乐橄榄芥花油”的配料中依序写道:“特级冷榨橄榄油(希腊)、芥花油(中国江苏)”。如此标注,说明该产品橄榄油含量高于芥花油,但该产品4.5升装价格仅为88元,橄榄油含量能否达到相应比例,记者对此存疑。

  另外,无论是橄榄油调和油还是深海鱼油调和油,其在营养成分上都是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著称。橄榄油与传统油脂的最大区别在于橄榄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是所有油脂中最高的,其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不改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甚至会提高),从而预防和阻止脂肪团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加入了橄榄油或深海鱼油的调和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普通食用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差无几。比如,“多力牌橄榄葵花油”的配料中依序为“葵花籽、特级初榨橄榄油”,5升装售价129.9元,在其营养成分表中标注:“每100克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9克”。而在同一品牌的5升装葵花籽中,“每100克产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8克”。橄榄葵花调和油仅比普通葵花籽每百克中多1克“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的,“金龙鱼深海鱼油调和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每百克含量为88克。

  由于调和油产品未能标注出各种食用油料在产品中的比例,消费者只能通过现有信息“揣测”产品中的成分含量和营养价值。显然,这种现象也是不正常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行业对调和油配比方法讳莫如深的情况下,也有个别企业的产品率先向社会公开了配方。去年8月,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旗下金鼎品牌在京公布了新推出的食用调和油配方。金鼎向社会公布了该调和油的主要成分: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芝麻油、橄榄油、茶籽油8类,配比分别为47.50%、41.40%、6.00%、2.50%、1.00%、0.40%、0.60%、0.60%。

  包装宣传易误导

  由于调和油配比方式不透明,一些调和油产品在包装和宣传上难免存在疑似夸大作用,误导消费者的现象。

  部分调和油产品在包装上突出橄榄油或深海鱼油特质和形象,并在广告宣传上着重描述部分成分的作用。比如有的产品在宣传中称:“亚麻油酸含量非常高,亚麻酸在体内可转化为具有生命活性因子的DHP和EPA(深海鱼油的主要成份)。DHP与大脑的发育息息相关。EPA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含量,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减轻炎症维持人体机能平衡”,“产品富含欧米茄3和欧米茄6单不饱和脂肪酸”等,而产品成分配比不标明,这种表述总给人以偏概全的感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