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号的酱肘子在北京望京的沃尔玛超市卖到78元一斤,而在三元桥附件的京客隆超市的售价则是每斤58元,这是赵先生近日在超市购物时发现的。"超市的定价实在是混乱,真不知道老百姓得吃多少亏!"赵先生对记者说。
实际上,零供关系是零售商超行业的普遍问题,不久前,卡夫和联华超市,康师傅、中粮集团和家乐福超市相继闹出"断货风波",而日前,央视又爆出相关超市对供应商收取高昂进场费,直接推高商品零售价近3倍。与国外包购包销的商品经营方式不同,在中国特色的卖场经营模式中,卖场已经不再是纯粹经营商品的零售商。
5月1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指出,进场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合理性,是市场化进程中的一个现象。他透露,针对零售行业存在的收取进场费等问题,商务部正在起草《规范零售商、供应商交易行为意见》和《零售商、供应商商品供销合同规范》,国家将进一步规范进场费。
进场费带来高物价?
"如果产品第一次进超市,需要给'开户费';在超市长期销售后,要交'进场费';如果希望摆放在显要位置促销,还要给'堆头费',过节要交'节日费',这些只是几项主要的费用,已经占去普通商品零售价的20%,甚至还要高。另外,大部分超市的扣点都在10%-15%之间。而同时,超市给供货商的账期却在延长,少则一个月,多则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记者六七年以前就从一位在联合利华京华茶叶做销售的朋友那里得知了这些。而如今,几年过去了,超市进场费的收取依然如此猖獗,并呈愈演愈烈的态势发展,这让众多供货商叫苦不迭。
据悉,大超市收取的进场费名目繁多,包括开户费、节庆费、新店开张费、老店装修费、新品费、条码费、合同续签费、海报费、堆头费、信息共享费、促销员管理费、咨询费、促销服务费等十几种。
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通过向供货商收取通道费、占压货款的方式,赚取还未销售就有的利润--后台利润,实现了低成本的快速扩张。家乐福这种拖延账期的低成本发展方式,很快得到了中国本土零售企业的效仿,他们以为这就是国际主流商业模式。
多业态是解决之道
大型超市人气旺,很多代理商即使高价也要入场,在代理商眼中,某些知名连锁大型超市"难得一进",食品类进场费少则收三五万,多则十几万。不久前的康师傅为家乐福断供的事件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能够与大超市、大卖场抗衡的也只有大公司、大供货商。而小供货商只能任由超市"欺压",没有更多的话语权,不然就不能在超市立足。
前些年,国内多家家电生产企业曾几次联合起来抵制国美等家电零售巨头,发出了"店大欺厂"的抗议。可惜的是,"渠道"的力量太强大了,在这样的博弈中,失败的永远都是厂商。
"垄断是滋生进场费的土壤。"有专家表示,国外的大型连锁超市在激烈的竞争中,要依靠采购、周转商品,赚取进销差价盈利,零售企业会想尽办法加强经营和采购能力,而国内的很多零售企业过于依赖进场费不仅增加了交易成本,助推了物价,还让消费者为之埋单。
据了解,美国的沃尔玛、英国的Pri-mark等国际连锁超市都是自己采购卖场商品,采取包购包销的方式进行经营,因而就不存在收取各式杂费的问题。而国内的商超是不保证销售额,卖掉之后再结款的。有相关供货商表示,中国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依赖出租货架、店铺资源,收取进场费用,在实质上,已经退化成收取商业租金的"二房东",而不是经营商品的零售商。
要想降低或消除进场费,不仅要依赖政府管理和监督,还要让市场充分竞争。新兴业态也值得期待,比如电子商务的兴起。
进场费应合理收取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此前也表示,零供关系最终还是要靠市场解决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尽管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但总体来看,目前零供关系正逐渐从相互挤压争利的博弈转变到共同提升供应链效率、创造更大的共同价值上来。
零供关系一直是家电连锁行业被诟病的问题,2009年国美曾经掀起过一阵"取消进场
费",但商业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突破。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家电连锁行业恶性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十分必要。
姚坚公开表示,零售企业收取进场费在中国零售行业长期存在,是市场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性。由于中国制造业能力的不断扩张,使生产能力远远大于消费能力,供过于求的现象较为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商业企业收取进场费、返点等现象。姚坚透露,针对零售行业存在的收取进场费等问题,商务部正在起草《规范零售商、供应商交易行为意见》和《零售商、供应商商品供销合同规范》,目前正在征求行业协会及各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