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甜”的农夫山泉现在“有点烦”.在经历过“质量门”和“标准门”后,近一个多月来与媒体的“口水仗”也颇有看点。5月6日,农夫山泉先是在官方微博中称,已经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京华时报》赔偿名誉权损失6000万元。下午3点左右,农夫山泉又在北京就标准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力证自己标准严苛于国标和地标。
发布会现场,农夫山泉董事长、总裁钟睒睒与《京华时报》记者的激烈争辩一度引发混乱,并将发布会推向高潮。钟睒睒现场更“高傲”表示,为了公司尊严,公司决定退出北京桶装水生产,关闭北京桶装水生产企业。
北京永久停产桶装水
昨日下午3点,发布会如期举行,农夫山泉给到场媒体发送几斤重的资料。另外,在发布会现场,农夫山泉还把《京华时报》的质疑报道贴了一墙。
钟睒睒会上表示,农夫山泉此次召开发布会并非自愿,从创立至今公司出过三次重大危机,开了三次发布会,这次在北京希望可以寻找到真理和言论自由。据悉,钟睒睒发布会上用了一个多小时阐述饮用水的标准、农夫山泉的标准及《京华时报》相关报道等。之后,《京华时报》在现场的记者就钟睒睒的阐述进行了反驳,而现场工作人员更以“滚出去”的激烈言语攻击该报记者。
“农夫山泉决定不会为舆论暴力低头,也不会为自己的尊严失去颜面。”针对“北京质监局要求农夫山泉在北京的工厂停产”的报道,钟睒睒会上回击称,在北京的桶装水被下令关闭后,公司将不会在北京继续开厂生产。“一个产品的协会就可以让一个公司的产品下架,一个产品协会的决定就可以让《京华时报》登在头版头条,这样的环境农夫山泉只能退出。”
国标与地标掐架
这场风波的核心,是舆论对地方标准宽松于国家标准的质疑。
近一个多月来,农夫山泉与《京华时报》之间围绕瓶装水标准的问题吵翻了天。4月份以来,农夫山泉方面连续四次回应,坚称其产品水质毫无问题,而相关媒体则以农夫山泉的水质标准漏洞为突破口,连续进行20多篇报道。生活饮用水、饮用天然矿泉水、纯净水、天然水、蒸馏水,到底哪种水是安全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到底哪个标准才能维护消费者权益?消费者看得一头雾水。
在回避“产品标准”之余,农夫山泉近日向全国多家媒体公布了一份据称来自“美国国家测试实验室”的164项全套产品质量检测报告。该报告显示,农夫山泉的产品质量全面优于美国FDA瓶装水质量标准。对此,有分析称,“农夫山泉的问题首先在于,它在执行的产品质量标准上,舍弃了‘国标’而选择了较为宽松的浙江省‘地标'.若要为农夫山泉’解套‘,还得回到’标准‘本身,并依循法律来为这场’标准‘之争善后。”
企业操控地标
农夫山泉与媒体之间的“口水仗”是两回事:一个谈的是标准低,一个则坚称自身水质安全有保障。外界认为,农夫山泉的多次回应和澄清“驴头不对马嘴”.
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表示,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发酵至今,面对媒体对其执行标准的质疑,农夫山泉方面始终“三缄其口”,拿出的证据和理论也显得单薄无力,缺乏说服力。
外界同时质疑的是,农夫山泉公布的上述美国报告出具的日期是“2008年3月13日”,已经过去5年多。有专家表示,报告最多只能证明农夫山泉当时送检的那瓶水是符合美国FDA瓶装饮用水质量标准,而现在出售的瓶装水是否达标无法证明。
同时,相关媒体发现,该FDA标准已在2012年4月1日作出修订,其中多项指标有所修改(如铅的限量已经由0.015mg/L修订为0.005mg/L),但农夫山泉出示的这份报告仍然停留在2008年的版本,还有何参照价值?
针对标准纷繁的现状,新华社记者采访的众多专家指出,“标准不是千年不变的,需要与时俱进。”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要彻底解决当前瓶(桶)装水市场乱象,必须从及时清理、修订和统一标准入手,特别是切忌“开倒车”.“饮用水关乎健康和安全,国家标准不能留有种类空白,让地方和企业各行其是,甚至借山头林立的地标打擦边球,应建立统一的全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