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食品营养标注仍然有点乱 特产、进口食品是“重灾区”

   日期:2013-05-15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62    

    □信息时报记者 李星慧 黄芳芳

    你会看食品的营养标签吗?今年1月1日起, 我国首个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正式实施,迄今已有半年。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不少产品身上依旧没有营养标签、或者所标格式不合要求,甚至存在乱标营养成分的情况,而多数消费者也表示还看不太懂营养标签。广州质监局相关人士表示,新的法律法规实行一般有个过渡期,一些企业包装更新可能出现滞后。他告诉记者,质监部门在产品出厂前,会对产品进行抽检,包括对其营养标签标注内容进行检测核对。

    特产、进口食品是"重灾区"

    近日,有消费者发现一款产自河南的盛唐牡丹酥包装盒上,营养成分表中100g的牡丹酥能量是417千焦,称比粳米的热量还低。"这是真的吗?"该消费者质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任副教授范志红表示,该款产品所标识的能量值完全错误,她解释称,按它所列出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可以计算出每100g产品中的能量是355千卡,即1484千焦耳。而记者在淘宝网上发现,多款黄山特色传统糕点均无标注营养标签。

    5月11日,记者在广州市内超市看到,不少进口产品依旧存在营养标签不合规范的现象。如一款名为趣脆果龙眼干的泰国进口零食及一款来自韩国的海太牙膏口香糖,原包装袋及所贴中文标签上无任何营养标签信息。此外,有的食品标签标注则不合规定,如香港壹格无糖沙琪玛多款口味的沙琪玛包装盒上仅标注有核心营养素具体含量,却无其所占的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消费者对营养标签依旧懵懂

    经过多年的普及,在选购食品时,消费者逐渐养成看生产日期的习惯,但对于营养标签却觉得陌生。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有些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营养标签的存在,还有一些消费者是看不懂上面标注的数据。家住广州海珠区的市民刘小姐告诉记者,她想了半天还是没想通营养参考值一栏中的百分比是何意义。而在某国企上班的李小姐,则已经开始留意营养标签,她告诉记者,几天前曾经买了一盒德芙巧克力,看到上面的营养标签标注每15粒含有"能量493kJ、6%,脂肪7.3g、12%",她在吃到第10粒的时候就打住了,"如果不是因为看到这个营养标签,我有可能把半盒巧克力干掉,但是一看到吃15粒已经是一天摄入脂肪量的12%,想想还有午餐和晚餐没有吃,就觉得自己的脂肪摄入要超量了,赶紧停止。"专家指出,目前来看,李小姐养成解读营养标签的习惯,已属具备高素质消费人群,而这种人群目前尚不多。

    专家建议

    还应增加钾、钙、磷的标注

    为何营养标签上标注的是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而不是其他营养素?广东省食品学会专家范瑞副教授解释称,《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主要针对现代人食物结构制定,现代人吃得多,除一日三餐外,还有零食,提供主要热量的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属于矿物质,也就是盐)。而中国人食物结构食盐摄入量比较多,处于高钠低钾的状态,这两种物质是相互制衡的,钠多了会抑制钾的吸收,而高血压的形成就和高钠低钾有关。钙磷和钠钾是类似的,磷摄入多了就会抑制钙的吸收。因此,建议可以增加钾、钙、磷的标注。对于目前很多人"看不懂"营养标签,专家就建议还是要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

    特别提醒

    "不含蔗糖"可能含其他糖

    记者在走访超市过程中,看到多款食品打着无糖的口号,其中一款沙琪玛产品更是声称无糖。范瑞解释称,无糖一般指无蔗糖、无葡萄糖,多用甜味剂、山梨醇、木糖醇来替代糖,目的是让人体不会因为摄入蔗糖、葡萄糖引起血糖升高。无糖产品是一种商业概念,国家对其也无相关定义,没有标准。范志红则表示,市面上部分食品宣称"不含蔗糖",但如果研究其配料表就能发现,这些产品中有的添加了麦芽糖浆或者麦芽糊精,有的产品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这个时候尽管食品中没有蔗糖,实际糖分的含量可能比含蔗糖的食品还要高。

    小知识

    食品营养标签是企业向消费者提供的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成分、特征的有效方式。《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所有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必须标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四种核心营养素及能量的含量及其所占的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

    相关报道

    半数国民超肥胖警戒线

    近十年来,中国迅猛的肥胖增长速度引起了国内外普遍关注。在2013年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一项最新出炉的、反映国民肥胖状况的报告在北京发布,其中半数国民超越肥胖警戒线,7成左右男性深陷肥胖危机。

    5月9日,汤臣倍健"世界防治肥胖日国民健康论坛"发布了《汤臣倍健国民健康报告·肥胖专题》。该报告是由广东省营养学会、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专家指导,经由汤臣倍健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基于最新国民实际健康检测数据构建而成的。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广东省营养学会副秘书长朱惠莲在介绍报告时称,以传统BMI(身高体重比)为标准,国民超重肥胖率为41.22%,但以体脂为标准,肥胖率增至56.93%,而以腰围为标准,肥胖率也高达54.1 %.与2002年全国调查数据比较超重、肥胖率均显著增加,其中男性超重、肥胖率更是分别增加60.2%和77.7%.已经有高达半数以上的国民陷入肥胖,男性的肥胖率更是高达7成。

    中国营养学会常委理事兼副秘书长常翠青表示,中国的肥胖对经济造成沉重负担,2006年统计数据就显示超重肥胖对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这四项疾病直接造成的经济负担就达到了211个亿。2002年我国的超重和肥胖是3.2比1,如果超重人群很快变成肥胖人群,那么经济损失将上升369个亿,即上升75.2%.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