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镉米”又让食品安全“闪了腰”

   日期:2013-05-21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21    
   镉是一种重金属,会抑制人体钙质吸收。体内镉超标易患骨质疏松、骨痛病等病症。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常抽检发现部分单位米及米制品重金属镉超标,却没有依法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不合格产品的品牌、生产单位。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为何“躲猫猫”?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镉米”身世成谜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5月16日公布餐饮环节一季度食品抽检数据,在抽检的18批次米及米制品产品中,有8批次产品镉超标。但是并未公布所检不合格产品的品牌、生产单位及销售单位名单。
 
  在经历各种舆论拷问之后,18日晚,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不合格米及米制品的生产厂家及品牌情况,但是对于产品流向及查获数量则仍未公开。
 
  在这次公布的抽查结果中,除了米及米制品之外,油炸小食品、熟肉制品、食用油、餐饮具等6类被检不合格产品的品牌、生产厂家、使用单位在其抽检公告中目前均未公布。
 
  为什么不公布不合格产品品牌?市场上还有多少正在销售?不合格产品到底流向了哪里?不合格产品有什么危害?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对于记者提出的采访问题至今没有回复。
 
  隐瞒信息违法
 
  有关专家指出,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隐瞒消费者真正需要的食品安全信息,这种行为涉嫌违法。
 
  首先,信息选择性公布有违法律宗旨。食药监局公布的信息让消费者无法准确、及时获知相关不合格产品的信息,从而使消费者丧失了知悉并及时主动避免食用相关不合格产品的机会,食药监局的行为明显违背了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前述法律规定。
 
  其次,不合格食品危害无说明。而在广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抽查结果中,共有8个抽检项目不合格,但对于不合格项目可能造成的危害并没有解释。
 
  第三,故意隐瞒食品安全信息涉嫌危害公共安全。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说,不合格食品随时可能引发食品安全事故,而检测出来有不合格产品之后还加以隐瞒,则更易导致公共安全事件。
 
  呼唤行政问责
 
  这种食品安全信息公开“躲猫猫”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今年2月底有媒体报道湖南部分镉超标大米流入广东,广东省卫生厅至今仍旧未公布镉超标大米流向的相关信息。是什么原因促使食药监部门充当不合格产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的“保护伞”?
 
  广东一位食品执法部门工作人员说,对于含有镉、黄曲霉素的这类不合格“慢性中毒”的食品,一般情况下不会突然引发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迫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压力,对食品企业的违法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刘俊海建议,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该尽快公布调查过程及调查结论的详细情况,让公众知道不合格产品的具体品牌、生产单位、销售单位,尽快查清不合格产品的流向,同时有关部门要对故意隐瞒信息的责任人进行行政问责。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