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基础。记者了解到,黄承彦研究员主持的“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小麦种质资源鉴定、筛选及创新”研究,科研人员利用分子标记、基因克隆及转基因等技术,以品质和抗病性为重点,首次从蛋白质和DNA分子水平上对山东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评价,并引进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约5000份,筛选出国外优异种质308份,国内优异种质52份,向省内外提供种质350余个。他们建立的山东小麦品种资源数据查询管理系统,完成了4次繁种更新,为种质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研究发现,山东小麦种质资源中存在着许多优异基因源,尚未挖掘利用,潜在应用价值巨大。应用生化与分子标记技术,对山东小麦地方品种、育成品种和部分引进品种的谷蛋白亚基、籽粒硬度、面粉色泽等性状的10个基因位点进行了检测,明确了各位点等位基因的构成及分布特点。通过麦谷蛋白亚基分析,筛选出含优异亚基种质164份。结合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面团形成时间等品质指标的分析,筛选出品质表现优异的小麦种质17份。通过对与面粉色泽相关的两种基因的检测,筛选出9份小麦种质。这些研究为小麦育种尤其是品质育种提供了捷径。他们利用4个白粉病抗性基因和3个叶锈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对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进行了基因检测,筛选出含有效抗性基因的种质4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