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黄",一般指脱壳17次后的少年期大闸蟹,以壳薄肉嫩黄多著称,往年每到阴历6月,也就是公历7、8月才上市。上海海洋大学昨日传出信息,该校科研人员研发生态养殖新技术,在崇明试点养殖"六月黄",有望提早到6月上市。40亩试验塘中的螃蟹,目前已被经销商预订一空。
技术查新显示,如此"定向"养殖"六月黄",在大闸蟹养殖界尚属首次。过去"六月黄"的养殖捕捞往往比较随意,即到了阴历6月,看看蟹长得差不多了,就捞一批出来卖。上海海洋大学课题组专家成永旭教授却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蟹苗全部养到成年再出水,可能一亩塘中只能养出1000只大闸蟹。但若能提早规划养殖部分"六月黄",就可放下2000只蟹苗,此时蟹体幼小、消耗的水体营养等也不多,完全可以和谐共处,正常生长,等到了夏天长成"六月黄",再捞起一部分卖出,剩下的就可获得更多空间生长直到成年。然而,在投苗初期,有意识加入"六月黄"的指标,对养殖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如何令大闸蟹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吸收更多养分,成为攻关的重点。大闸蟹苗经过15次脱壳后长至状如纽扣,故叫"扣蟹".这一颗颗小"纽扣"长势如何,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六月黄"以及成年大闸蟹的个头、肥瘦。课题组摸索出调节养殖水域温度、盐度,调节饲料高蛋白及脂类营养均衡等方式,将扣蟹重量从原先的3克左右提高到8克左右。此次试点养殖"六月黄",选取的就全部是8-10克的扣蟹。由于身体"底子好",这批扣蟹全部提早15天,也就是在4月1日左右,开始了第16次脱壳,脱壳后增重幅度高达110%-150%.专家预测,再经过两次脱壳后,就有望于6月中旬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