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7月12日电(记者仇逸)像大豆一样直立生长,种植密度是原来的5至6倍,不打农药也能阻碍害虫繁殖,和其他作物"同堂"却不影响产量……记者12日获悉,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武天龙教授率领课题组历经13年,推动我国扁豆安全优质育种生产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种植的扁豆,纤维少,色泽口感好,比上海本地扁豆早熟7至10天,亩产3千至4千公斤,每亩可减支30%,增产10%,增收上千元,在早熟优质高产的同时,更可以远离农药、杜绝"毒扁豆"之忧。
据介绍,迄今为止,无论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对扁豆的育种相对于其他豆科作物都明显落后。我国没有专门研究扁豆的育种科研机构,也没有经过改良的优良扁豆品种和相关配套的栽培技术,研究工作处在初级阶段。
"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缺少早熟、优质的扁豆新品种。"武天龙教授说,随着青扁豆规模化生产和设施园艺快速发展,现有的农家品种在早熟性上不能发挥设施栽培的优势,且目前扁豆品种退化严重,荚小,抗病性差。
经过13年的努力,武天龙率领课题组发明了三大系列的扁豆新品种(系),其中"交大红扁豆2号"、"交大艳红扁"新品种属于早熟新品种创新系列,成熟期提前7至10天,颜色鲜艳,抗斑点病,耐热性强,煮熟后荚厚、多肉质,口感好;特别是新品种"艳红扁"荚皮厚度、宽度、长度、单荚重都有显着增长。"交大翠绿扁"和"交大青扁豆1号"属于优质新品种创新系列,口感为香甜柔糯型。此外,课题组还对上海当地扁豆农家品种进行提纯改良创新,选育出新的扁豆品系,外观为红色,抗病性好、商品性优,产量提高10%以上。
在人们的印象中,扁豆通常是搭架爬蔓儿生长。武天龙培育出的扁豆新品种却有直立生长的"绝技".创新的直立化栽培新技术采用对扁豆生长幼苗期进行调控,在扁豆生长至2到3叶期去除心叶,控制植株高度在40厘米,促使扁豆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扁豆就能像大豆一样直着生长,省去了搭架的工序和费用。由于能够直立生长,扁豆的栽培空间也大为节省,种植密度增加5至8倍。
虫害是菜农最头疼的事儿,农药是消费者最头痛的事儿,武天龙教授发明扁豆野螟的防治新技术。根据扁豆螟一年繁殖7-8世代,卵产在花瓣上的生长习性,课题组采用扁豆生长调控技术,在特定阶段切除地上10到30厘米的全部植株,阻断扁豆螟的生长世代,采用扁豆枝芽萌发促进液和扁豆螟成虫诱惑剂,既使扁豆更好结荚,又杀死残余扁豆野螟,扁豆生长不用打化学农药。
据介绍,近年来市场对扁豆需求量越来越大,全国约有6万亩扁豆地,主要在浙江、四川、河北、北京、福建、江苏和上海等地区。上海浦东新区种植扁豆面积在2万亩,武天龙教授说:"目前在世界上还没有扁豆如此大面积产业化生产的先例,产量和价格已经决定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市场。"
在扁豆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上海交大探索由上海交大、上海红刚扁豆专业合作社、上海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成科研、生产、推广一体化新体系,目前已建立示范基地6300亩。2010年合作社实现总产量达48600吨,总产值达1.86亿元,平均亩产值12400元。
武天龙教授计划在未来五年,完成黑色、大红、枣红、浅红、黄色、草绿、深绿等各种颜色的扁豆新品系。在扁豆基础研究方面结合分子育种,在新品种培育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