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博会上,特色食品颇受欢迎
昨天下午,2012中国食品博览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落下帷幕。本届食博会共设8个馆,实际展览展示面积75000平方米,国际标准展位3600个,均为历届之最。本届食博会共吸引了2000余家企业参展,境外20多个国家或地区食品企业参展参会。
本届食博会参展观众达到32.4万人次,展会成交额127.3亿元。经贸洽谈活动热烈,市民采购人多量大,火爆场面天天上演,这些都反映出食品购买在拉动消费中的地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本届食博会上,以北大荒营养稻米为代表的国内特色商品、以阿拉、草湖为代表的宁波老字号食品和以德国啤酒、新西兰奶粉为代表的进口商品受到现场观众热捧。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环保食品的期盼和投入,将带动国内食品企业将安全和品牌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考虑,并由此带动食品产业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整个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绿色食品走俏展会
今年食博会上,宁波特色食品和农产品的走红超出好多人的想象。每天一大早,数以千计的市民走进展馆,在M6超市购买从基地直供的新鲜蔬菜和肉品;外地参展商则对“郭滋生”竹筒酒、“王升大”胭脂米、“王永顺”千层饼情有独钟。此外,史翠英海产、胜丰天然果蔬和五龙湖豆芽等农产品的展示展销也是火爆异常。
国内绿色食品在食博会上也是大受欢迎。新疆“库车日”活动期间,参展商运来的30多吨水果、干货销售一空。好多市民宁可提前两个多月囤货,也不愿错过现场采购红枣、核桃等地道新疆特产的机会。在一号馆,从黑土地上走出来的北大荒营养米、优质粮油,也特别受宁波市民亲睐,几十元一斤的大米,成袋成袋地买回家。
绿色食品和农产品的走红并非偶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显现出功能多样、特色鲜明和营养全面的趋势,使得食品产业打破区域和国别的界限,在国内市场融合发展。在2012中国食品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孙宝国指出,中国市场上的中国传统食品和国外进口食品,呈现出营养、安全、美味、方便和实惠的发展特点。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曹立生指出,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继续升级,营养、健康食品的消费比重不断提高,居民更加倾向于品牌食品、休闲食品,对食品的多样性需求更加突出。
-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北大荒对水稻种植的要求精细到灌溉的水源和种植区的空气;海曙胜丰农业合作社的果蔬种植为了远离农药,采用天敌灭虫法……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渴求,使得今天的食品企业将安全生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食博会举办的连锁企业采购会和优质农产品对接会上,采购商不再只关注产品的多样性,更多的是对产品的生产、流通过程的刨根问底,有的甚至要求现场观看生产过程后才决定是否签单。而对于关乎消费者餐桌安全的农副产品来说,安全生产已然成为新的卖点,对于种养殖上把关严格,生产工艺先进、环保的产品,消费者宁可多花一点钱,也愿意采购。
但从国内食品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食品安全依然任重道远。由于对传统食品现代化认识不够,在研发资金和人才投入上不足,目前中国食品生产的制造设备仍然落后,食品监管依然有漏洞。这就要求食品企业高度注重食品生产、流通到销售整条产业链的安全监管,特别是要解决食品添加剂滥添加、过多添加的问题。“企业食品安全做得好,将成为扩大销路的最大砝码。”孙宝国说。
-产业整合商机无限
近年来,为了解决食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的保鲜和损耗问题,宁波飞洪蔬菜公司采取“总部+基地”的经营模式,在距离采购商近的地区建立种植基地,目前产品已经销售到安徽、江苏、山东、上海等地。受绿色消费的带动,食品生产正打破一地一厂的传统生产模式,生产、流通呈现全域化、跨行业的特点。今年食博会上,北大荒米业集团负责人介绍,未来在宁波周边地区将建立冷链和分销中心,增强长三角地区供货速度和效率。
“史翠英”今明两年将建立15家社区门店,将海鲜和菜篮子商品直接送上市民餐桌;“草湖”、“胜丰”开通网上商城和微博营销,产品远销北京、辽宁等地。绿色消费的兴起,也使得食品企业的价值链得到整合、拓展,不断创造出新的赢利点。食博会展示展销区,好多企业展示着新的加工工艺,流通模式和营销方案。其中大多数企业大刀阔斧地改变传统的单一生产营利模式,在物流、销售等更具增值空间的领域开拓新天地,延伸产业“微笑曲线”。
在2012中国食品论坛上,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陈新华为国内食品产业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文化创意之路:用创意的力量去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食品高端品牌,推动食品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