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季度,江苏省质监局抽查了蜂产品、罐头、酱腌菜、速冻食品、酱油、食醋、食糖、食用菌制品、蔬菜干制品、味精及鸡精等11类食品864批次,合格783批次,平均合格率为90.6%。
三成蜂产品不合格
抽查结果显示,蜂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水分、羟甲基糠醛、淀粉酶活性不合格。抽查的东台市天力源食品有限公司2008年11月8日生产的820g/瓶装的禾力牌蜂蜜的水分、羟甲基糠醛和淀粉酶活性项目均不合格。水分含量的高低标志着蜂蜜的成熟程度,水分超标的蜂蜜,很容易发酵变质;蜂蜜中淀粉酶值高,表明这种蜂蜜是新鲜成熟纯正的天然蜂蜜。在加工时由于加热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淀粉酶会遭受破坏。贮藏时间过长,酶的活性也会降低。羟甲基糠醛含量超标主要是蜂蜜储藏方法不当,没有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或放置时间较长,引起发酵变质导致。还发现2种产品的标签不合格,主要是未按照国家新颁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标注食品产地。
酱油苯甲酸含量超标
此次抽查酱油产品118批次,合格105批次,合格率为89.0%。有4种酱油产品的苯甲酸含量超标。连云港市奇泉酱油厂2009年1月10日生产的奇泉牌250ml/瓶酿造酱油的苯甲酸含量高达2.1g/kg,超过国家标准限量值2倍多。
抽查中,有2种产品的氨基酸态氮含量、3种产品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不达标。射阳县兴德哥食品有限公司2009年1月15日生产的兴德哥牌480 ml /瓶烹调用黄豆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仅为0.03g/100 ml,远远低于标准规定的≥0.40g/100 ml,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为2.66g/100 ml,低于标准规定的≥8.00g/100 ml,涉嫌造假。氨基酸态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是酱油重要的特征性质量指标,其含量表明了酱油品质的高低。
有4种酱油产品的铵盐超标。铵盐超标主要是因为生产过程中过度发酵、菌种不纯或发酵条件失当,长期摄入过多的铵盐将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抽查还发现,淮安市浦顺酱醋厂2009年2月26日生产的380mL/袋的浦顺红烧王酿造酱油产品大肠菌群含量高达430 MPN/100ml,超出标准规定限量值的14.3倍。
与2008年同期抽查合格率相比,酱腌菜合格率上升了43.1个百分点,食糖合格率上升了25.7个百分点,速冻食品合格率上升了9个百分点。部分地方特色食品质量较好,如镇江的食醋、泰州市的脱水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