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钟韬)孙吴县以推动现代农业场县共建为突破口,在农机三代、结构调整、特色产业等现代农业方面共建发展,加强场县双方在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交流合作,推动共建升级,实现场县一体化互利共赢发展。
农机“三代”有新进展。今年上半年,“三代”作业面积完成35万亩,其中,跨区作业28万亩,共建农机合作社经营5万亩,垦区租赁、全程代耕经营2万亩。整村代耕2个、整屯代耕3个。推广垦区先进技术面积70万亩,共建农产品生产基地35万亩。合作协作共建农机合作社1个,共建农业科技园区2个,共建小城镇1个,互为医保定点医院3所,整体布局学建设校1所,免除借读费的学校2所,共同培训驾驶员25人、专业技术人员18人、农民857人次,农场派技术人员12人次。
合作层次有新拓展。这个县把加强多层次场县共建,作为促进场县共建升级双赢的重要手段,全面推进与红色边疆农场在资源资本、设备技术、产业政策、体制机制上的优势互补,借助农场成功发展模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搞活县域经济,促进场县一体化发展。为加强卫生合作,双方把县人民医院、沿江乡中心卫生院和红色边疆农场医院相互设为共建定点合作医疗医院,把辰清镇中心卫生院和503农场医院相互设为共建定点合作医疗医院。参合农民可凭各自的参合证到场、乡镇卫生院、县医院就诊。双方医院之间在管理、技术、诊疗方面要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对各项检验和报告相互认可。红色边疆农场每年都可选派医务人员到县医院进修实践。同时,县医院不定期选派技术骨干到农场医院进行出诊和医疗会诊。通过卫生共建,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共享化、医疗水平的现代化、医疗服务的人文化、医疗消费的低廉化目标,确保本地区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共建有新变化。五大连池原种场辰清分场小学与辰清镇中心小学整体合并工作在2009年已完成。红色边疆农场中心校和沿江中心校设为定点教学学校后,成立了场县教育教学工作共建活动协调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互利双赢的各项政策。孙吴县邀请农场教师参加县里组织的课程改革培训、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活动,双方商定每年共同举办经验交流、公开课、现场观摩活动,每学期开展互相送课培训活动。
人力资源交流有新成果。在人力资源交流上,建立场县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互派4名科级干部挂职锻炼;积极探索新型场县户籍管理制度,降低户口准入门槛,促进人口在整个区域内合理流动。实行小城镇共建,同步规划推进沿江乡与红色边疆农场第四管理区、辰清镇与五大连池原种场辰清分场管理区两个区域小城镇建设。在防火防汛、疾病预控、计划生育等方面互通信息,形成推进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