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在粮食收储保护政策下,基本杜绝了限制收购和给农民打白条的现象,然而在江苏盐城地区,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在托市收购中却曝出乱象。
6月28日晚间,央视《东方时空》以“粮账里的秘密”为题,报道了在江苏盐城地区中储粮乡镇收购点虚开国家托市粮发票,压价收购,向粮农打白条。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为此专门奔赴事发地盐城市建湖县采访。
建湖县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向记者表示,中储粮打白条打掉的是粮农们对中储粮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库的几乎绝对的信任,作为国家粮食部门置权力自律于何处?置公信于何处?又置百姓利益于何处?
中储粮乡镇收购点负责人崔勇解释称:按照(国家)要求讲,早上收购晚上就要结束付款,今年粮食收得太快,现在等于说中储粮给我了300多万,正在逐步给老百姓付款,其中有时间差。
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这位负责人的第二天,记者获悉,盐城建湖县粮农手中的白条已经全部兑现。当地的粮农告诉记者,他们已拿到了拖欠的粮款。
针对此次的白条事件,当地有关部门表示,这其实暴露出中储粮基层存在着管理漏洞。
“打白条”涉及数百户农民
据央视报道,我国的各个粮食产区这些天正在全面展开夏粮收购,在江苏小麦产量第一的盐城地区,不少粮农反映,他们把粮食卖到执行国家托市收购的中储粮乡镇收购点,但是拿到的却不是现钱,而是白条子。
粮农们反映,还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拿到钱。现在还没有数,去年跑了将近两个月才拿到,现在才跑了一趟,他说刚刚有,你去的话他又说明天有,(库里的人)说没事你就天天跑跑。
在盐城建湖县冈西镇,粮农们将收到的白条纷纷拿出来给记者看,上面仅填写着姓名、卖粮的斤两和日期。给他们开白条的就是中储粮设在当地的收购点,冈西镇粮管所。
据几位东港村的粮农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反映,他们一个月前向当地的粮管所卖了小麦,可粮管所却给农民“打白条”。
记者到当地采访发现,仅冈西镇粮管所一家就收购了几千吨小麦,都没有给农民钱,至少涉及数百户农民,而盐城地区的一些其他乡镇粮管所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很多农民手拿白条,焦急地等钱买化肥、农药。
据了解,除了打白条,当地粮管所还存在着虚开发票,压低粮价的情况。对于收购小麦的价格,粮农称地方粮管所一开始价格是9毛多1斤,又说给1块1毛2(1斤),再后来粮食卖了就又变卦了,1斤少了1毛钱。
今年国家公布的小麦托市收购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块1毛2,6月6日,中储粮在江苏全面启动托市收购,从记者目前的调查来看,这个最低收购价格显然变成了盐城中储粮乡镇收购点能给粮农的最高价格,高于压价又拿不到现钱,眼下水稻栽种已开始,一些粮农因为急用钱购买生产资料,无奈之下只好以较低的价格将粮食卖给私人粮贩,而有门路的私人粮贩又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将粮食卖到了中储粮的乡镇收购点。
粮贩们给粮农的价格现在是1块零8,1块零9。而粮贩们交到中储粮库里基本上就按国家的政策,1块1毛2(1斤),并称要组织船只 (运输),拿个组织费。
当记者问及粮农:为何不直接到(中储粮)代储点去卖粮?记者被告知,粮库那里如果有熟人价格会给得高一点,不是熟人关系价格就给得不高,里面是完全讲关系。
中储粮管理被指存漏洞
5月31日,黑龙江林甸直属库的一场大火把中储粮推上了舆论焦点。“事情发生后,我们召开了会议,对安全生产进行了再次强调。”中储粮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每年都要签订责任状,经常电话会议抓储备和安全生产,以往如果能够保障安全生产,还会受到公司的奖励,现在肯定是困难了。”
今年,国家唯一委托的托市粮收购主体中储粮,在江苏收购小麦预计100亿斤,因最低收购价每斤比去年增加1毛钱,仅此一项,将给粮农增收10亿元。然而央视记者暗访发现,中储粮在盐城的乡镇收购点一边给农民压价开白条,一边虚开国家托市粮发票!
对于粮农们反映的问题,中储粮乡镇收购点上负责人崔勇解释称:按照(国家)要求讲,早上收购晚上就要结束付款,今年粮食收得太快,现在等于说中储粮给我了300多万,正在逐步给老百姓付款,其中有时间差。
然而,有意思的却是,在记者采访了这位负责人之后的第二天,当地的粮农告诉记者,他们已拿到了拖欠的粮款。
我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无论是国有粮食企业还是个体粮贩,收粮一律不许压级压价、不许打白条。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储粮的乡镇收购点的白条现象?
建湖县不愿透露姓名的有关领导称,这其实是中储粮的基层管理出现的漏洞。中储粮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库按理资金应该是充足的,资金到了基层的收购点怎么就变得紧张了?再者,中储粮是垂直管理,作为地方政府部门对他们没有相应的约束权。
“国资委也是每年考核我们业绩的。”中储粮总公司人士曾经多次向记者表示,“从仓储到轮储,也要保障效益。一方面是效益,另一方面是安全。目前我们的粮食储备呼唤市场化,在林甸直属库大火过后,业内对中储粮市场化和储备方式的争议讨论已经展开,目前的粮食储备方式劳民伤财,储备也需要市场化运作。”
“管理粮库有很多学问,我在从事地方粮库管理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问题。”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么大规模的收粮,很难保障粮食的质量。”
“这还是次要的,在收粮过程中,在运输的车皮上添加水箱,以冒充粮食,在车厢内添加木方,增加粮食重量,林林总总的方式举不胜举。这让我看到了一个问题,只有注重效益的商业企业运作粮库,才能够认真负责地管好粮库。”上述人士表示。
此外,“把大型粮食企业的粮库用作储备基地,国家对粮库给予补贴,而对粮商不收费,那么国际很多粮食企业就都愿意把粮食储存到中国,这也是无形中转化为了中国的储备。”该人士说。
中储粮一直在体制内徘徊,市场经济的繁荣,一直是对中储粮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储粮一直希望能够像中粮集团一样进入终端市场,但是现行的管理制度对其市场化的实现是最大的障碍,中储粮目前存在着非市场化带来的经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