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丰养猪场现存栏生猪160头,年出栏量为350头,老板、饲养员都是袁禄峰一个人。袁禄峰说他2010年参加镇团委举办的生猪养殖培训后开始养猪,开始只养了10头,在本村专合社的指导下养殖场发展到现在1000多个平方米的规模。他养猪自繁自养,饲料自配,有空时还自己屠宰生猪到市场上销售,每个环节都节约了很多成本,年毛收入60余万元。生猪防疫由镇上的兽医站全包,他一个人办养猪场还算游刃有余,所以打算在2年内扩大养殖规模到年出栏量1000头肥猪。
目前袁禄峰正在扩修养殖场,说到这个,他得意的告诉笔者,镇上干部帮他设计的圈舍非常科学,方便喂食、冲洗,底层就是发酵池,粪便原地发酵产生的沼气满足自家7口人和邻居一家人的生活、生产燃气,自己家的庄稼地也有用不完的农家肥料。
像袁禄峰这样的养殖大户,白鹿镇发展到了15家,2013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养殖户也出现了3家。
近年来,合江县白鹿镇政府倾力为本镇养殖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指导、服务、管理等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调动农民的创业激情,把松散的养殖户有机联系起来,取长补短,发挥整体优势,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专业合作社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使猪倌“一颗子”,盘活了全镇养殖产业这个“大棋局”。
吃螃蟹,“猪倌”领建专合社
以前,地处川渝结合部的白鹿镇,农业信息较为闭塞,农民都以传统的种地为主,养牲畜家禽只是为了自给。随着公路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小型养殖户,白鹿镇政府瞄准重庆消费市场,广泛宣传动员村民发展农、林、水产等农业项目,引导农民扩大种养殖规模,扶持“有经验、有资金、有头脑,对这片土地有感情”的“养殖”大户领建专业合作社。
生猪养殖户李铭海就是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1年他建起了本镇第一个生猪专合社—壹铭养殖专业合作社。2012年,壹铭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尹家坪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异军突起,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良种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快了该镇畜牧业发展,全年畜牧业产值达3000万元。
目前,白鹿镇有生猪专合社3个,年出栏8000头肥猪,现有会员175名,带动周边农户1750户。新建了11个规模养殖场,圈舍面积达1.52万平方米,年增出栏育肥猪2余万头,产值近2000万元。
个体养殖户领建的专合社采取“六统一”服务,盈余分配、股金分红等方式较好地防范了养殖风险,降低了养殖成本。特别是尹坪生猪专业合作社通过建立风险金,将利润通过二次返利的方式分配给成员,带动农户年增收2万元以上。
有了这种致富增收的成功模式,养殖种类也多了起来。该镇成立了肉牛专合社,年出栏550头,兔、羊的养殖数量也突破千只,家禽养殖也初具规模,年产鸡80000羽、鸭80000羽、鹅5000羽。
同呼吸,党组织搭起“产销链”
白鹿镇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改变按地域划分设置党组织的惯例,在农民、社区商贩自发组织的各类协会中建立党支部,围绕农民的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提供信息交互服务。这种做法不仅使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工作增添了活力,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得到了增强,而且还使农村党员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培养出了“农产品经纪人”,有效地参与和指导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白鹿镇猪肉协会党支部于今年1月下旬正式成立。白鹿是一个生猪养殖大镇,年出栏生猪35000头,生产销售是一个大产业。白鹿猪肉协会对该镇生猪产销起着重要作用,在年初成立的党支部更是成为该协会的领导中枢。协会有会员42户,其中生猪组织员5户,固定销售摊贩37户,副产品经销1户,猪肉协会党支部7名党员分布在这3类重要的位置,为生猪收购、营销等环节出谋划策,是协会的骨干,带领商贩们诚信经营。猪肉协会党支部还积极参与指导生猪养殖、销售、加工等环节的运作,共同呼吸,同步成长,搭起了生猪养殖的“产销链”,有效地节约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求发展,盘活养殖产业大棋局
养殖户和市场的对接上,肉质品的销路有了,但是散户养殖的风险系数还是比较高的。例如国家为了猪肉质量监控推行的“定点屠宰”模式,就是散户利益无法得到保障的原因之一。
白鹿镇一户小型养猪户介绍说,现在散户、小养殖非常难,因为小规模的饲养需要配套的技术、饲料等各种成本非常高,小规模养殖无法再坚持下去,特别是农村养猪,基本上赔本,很多养殖户都出现了小农清栏现象。
白鹿镇政府研究了这些问题后,认为规模化养殖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是养殖产业发展的一大前提。开始从现代畜牧业的内涵方面予以“猪倌们”支持,开始建设标准化、数量规模化、环境生态化、养殖科学化、产业化的养殖产业“棋局”。在白鹿政府的支持下,专业养殖合作社成为生猪集中养殖的一大方向,与此同时,散户的退出以及家庭农场,大大提高了养殖规模化水平,白鹿猪肉产业已成为该镇农村经济的品牌产业。猪倌抱团发展盘活生猪产业链的发展模式,还将推广到其它农畜产业的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