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用大数据说真话、讲实话 江苏“淮安模式”让食品安全精准共治

   日期:2016-12-20     来源:中国食品行业网    浏览:495    
      (大导语)食品安全不仅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还是重大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搬上互联网,创建了互联网+食安监管的创新系统,初步实现了对区域内食品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全过程可监控、全方位可覆盖、全链条可追溯、全信息可共享、全系统公开透明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探索出了一条政府有效监管、企业诚信自律和各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食品安全透明共治共享新路径。


       中国食品网讯 12月6日,由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主办,江苏省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协办的“食品安全透明共治淮安模式研讨会”在江苏省淮安市举办。中国商业联合会原党组书记张志刚,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秘书长薛宝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局长罗更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原机关党委书记张耀华以及来自中国法学会、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等机构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媒体及企业的相关人士,以正在实施的“淮安模式”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如何真正实现社会共治,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淮安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吉子俊、市政府副秘书长王立华、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邱金义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温栎群主持。

       研讨会上,邱金义代表淮安食药监局介绍了食品安全透明共治淮安模式的基本情况和初步成效,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汇报了关于中国食品安全指数(CFSI)模型研制的初步成果。期间,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媒体及企业的相关人士,对淮安市食品生产流通企业和食品安全信息化透明监管模式进行了调研和考察。通过对淮安市一级蔬菜批发市场、零售菜市场、学校食堂和食品生产企业近距离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透明、公开、省心、放心”成为食品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基层食药监管人员提及最多的词。通过研讨、座谈和考察,一个针对性强、实践性强、有效性强的信息化的“食品安全透明共治淮安模式”具体真实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淮安模式”强化了监管力度,延伸了监管的 “毛细血管”

       淮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邱金义说,尽管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总体形势稳中向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还存在——主体责任压实难、监管触角延伸难、社会共治参与难、信用评价分级难、食安状况评估难等诸多难题。“破解这些食品安全监管难题,需要在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方面下功夫、找办法。”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统计,我国目前获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有1100多万家,而在编的食药监管人员只有12万人。在与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三个环节中呈现体量最大、环节最多、业态最杂、职能交叉最突出的特点,也是食品安全风险易发、高发、多发的领域。如何真正使食品安全监管落地落实,让广大群众吃到放心食品和安全餐饮,成为淮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年来积极探索的主要方向之一。

       记者了解到,淮安市结合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江苏“智慧城市”建设要求,运用4G无线传输、云存储、云计算、云监控等互联网技术,与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等单位共同研发了“淮安市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信息化系统”。这一系统通过布局“三类终端”,打造“四大模块”,创建“五个数据子库”,实现“六个透明”。“三类终端”,即生产经营者应用终端、监管部门监管终端和消费者使用终端。“四大模块”,即透明安全餐饮模块、透明放心菜市场模块、透明合格食品生产模块、透明食品流通模块。 “五个数据子库”,即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信息、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地理信息、食品信息、食品流向、食品检验票证资料等。“六个透明”,即主体责任、商品信息、检测结果、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评价结果全过程透明,并实时更新、网上直播、可查可追。

       “公开才能公平、公正;透明才能具有预见性。”中国商业联合会原党组书记张志刚在考察透明安全餐饮模块中的试点淮安市实验小学新城校区食堂时后十分感慨地说。淮安市实验小学新城校区陈校长告诉记者,自 2015年12月以来,学校应用“食品安全透明共治”系统 ,实现人员资质、原料采购、后厨加工、食品留样、检测结果、执法监督、公众评价、网上溯源、等级公示等全部公开透明。学生家长和教职员工可以通过手机下载 App,从网络上实时查看厨房加工过程及食材采购来源,从而让更多的人直接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监督,保障全校师生饮食安全。

       在淮安市最大的一级农贸批发市场明远农贸有限公司走访时,记者了解到,无产地证明或合格证的卖货车辆在进场前均须先进行抽检。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场内批发经营户向下游经销商随货出具“E票通”单据,下游经营者无需重复录入数据。而在零售菜市场调查中,记者发现,丰登路农贸市场则是 “E票通”和快检模式并行。快检主要是针对地产农产品和未索取上游检验证明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等快速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菜市场销售。在这里,前来买农产品的顾客只须扫一扫商户摊位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所购农产品的农残情况。

       参与考察的专家表示,淮安模式下的这些一级批发市场、零售市场、餐饮及生产环节,不仅强化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并通过对农产品安全检测数据的有效衔接,减少了检测检验成本,加速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更让经营者诚心,监管者放心,老百姓安心。

       专家们认为,淮安食品安全透明共治系统,将生产经营全流程、监管执法全过程和社会公众评价全方位都搬上网,实现了公开透明,有效破解了食品安全监管难题。一是倒逼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破解了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压实难;二是拓展监管力量至社会的“毛细血管”,破解了食品安全监管触角延伸难;三是打造简便快捷的共治共享平台,破解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参与难;四是实现全程动态等级公示,破解了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分级难;五是量化区域食品安全评估体系,破解了食品安全状况评估难。

       专家还特别指出,淮安食品安全透明共治系统,为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提供了平台、技术支撑和配套机制。这一系统还可以自动采集监管部门监管抽检、市场主体自我管理、消费者评议评价等数据因子,构建食品安全指数模型,既方便县乡随时“自检”,又方便省市随时“评估”,从而准确掌握区域食品安全状况,实现了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可量化、可评价、可考核。

     “淮安模式”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应进一步完善并逐步推广

       记者了解到,淮安市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体系相关平台从今年4月份试运行以来成效明显:“透明安全餐饮”平台已接入餐饮单位1510家;“透明放心菜市场”平台已经覆盖全市64个室内农贸市场、5545个经营户,81家大型商超和2家网货中心,蔬菜平均合格率由建设初期的92.1%提升至99.6%,农残检测抑制率由46.2%下降到21.3%,居全国前列;“透明合格食品生产”平台已经覆盖全市32家大型食品生产企业。 “透明食品流通”平台已经覆盖市区主要商场超市。近3年来,淮安市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去年全市食品及相关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2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曾经在国家经贸委担任领导工作的张志刚表示,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历史主题,也是一个重大课题。要清醒地看到,食品安全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治难以久安”,需从全产业链条综合治理,打一场人民持久战。他认为,食品安全工作,需要脚踏实地,扎实推进。当前,大多数都在讲战略,而鲜有人谈战术。张志刚希望,像淮安这种把食品安全前置化的作法值得推广。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信息局原局长薛宝生指出,食品安全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安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信息化系统也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内容。应该进一步整合数据资源,深度挖掘分析数据价值。他建议,加强顶层设计与横向关联拓展,避免“就食品安全说食品安全”,提升新的认识水平。

       中国药师协会会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原机关党委书记张耀华认为,对比以往监管及溯源模式,淮安模式的透明共治化更为有效。

       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消费者杂志》主编汪挺在研讨中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也是一个是信任问题。淮安模式利用互联网,把监管工程放在网上,实现全过程透明,让广大消费者眼见为实,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之中。这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突破。

       四川大学李济琛教授建议,“淮安模式”应以红色地区、伟人故里为起点逐步推广并加强基础模式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吕小明教授在研讨中指出,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食堂餐饮安全关系学校师生和家长。淮安食品安全透明共治模式,是淮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百姓做的一件大好事。他希望,这一淮安模式能惠及更多人。

       运用食安指数研究,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深入“共治”

       淮安市食品安全透明共治系统信息化平台的研发得到了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温栎群介绍,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于2015年12月批准实施的重要项目。办公室依托于中国食品报社,并于中国法学会、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新华网等媒体合作,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信息及数据收集分析,食品安全指数及食品健康质量大数据研究发布,食品安全舆情监测,食品安全数据及信息咨询服务,努力建设成为权威性公益性的食品安全健康综合信息化平台,为全面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社会共治,构建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发挥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数据资源库和研究智库的作用。

       温栎群告诉记者,食品安全指数是评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食品安全状况的综合性评价指标,可以为客观地评估食品安全状况,预警食品安全风险提供数据支持。从目前来看,我国对于食品安全指数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相对不完善及滞后,其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指标选取缺乏代表性;数据样本采集种类/类别无法涵盖所有品类;地方与地方间,地方与中央间都存在着监管力度及方式上的差异;数据信息来源不足等问题。

       温栎群认为,作为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的数据智库,食安指数研究将为政府,企业及消费者三方面提供客观的、定量定性、通俗、概括性的数据信息服务,帮助政府进行监督管理,引导企业生产经营健康食品,面向广大消费者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等方面的作用,进而发挥平衡公权利,私权利及社会权利三方的平衡器的作用,推动政府,民众,企业,社会组织/团体/协会,第三方机构及媒体(包括行业媒体及社会媒体)在食品安全治理上的主动参与性、合作性及协同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食品安全,共同治理食品安全,共同分享食品安全成果的良性循环。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对全球食品安全指数的指标构建,中国食品安全指数(CFSI)系统以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可持续性,食品供应这三个维度为基础,下设20多个指标,从三个不同层面综合反映及评估中国的食品安全。其数据来源是以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发布的数据信息为基础。 而淮安食品安全透明共治信息化系统所生成的大量数据有效地解决了食品安全指数数据来源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张志刚对“淮安模式”将食品安全“量化”的做法表示欣慰。他说,要让冰冷的数字变得鲜活起来,用数字说真话、讲实话。‘大概’‘或许’‘可能’之类的话就不要再说了。张志刚认为,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的制订,意味着食品安全监管治理又上了一个层次。

       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勇进在研讨中指出,食品安全指数反映是一个动态变化。通过对食品安全指数的连续编制,可以从中判断出我国食品安全发展情况,再根据其指标数值,来判断具体哪些因素会影响到食品安全,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他认为,食品安全涉及多个方面,因此食品安全指数的制订需要多个指标来综合加以反映。但选择哪些指标能真实反映食品安全客观状况值得认真考虑。“一个好的指数,应是清晰、简洁的,且功能性强。因此,食品安全指数的指标选择上,应找出其核心指标。

       金勇进认为,中国食品安全指数研究工程办公室研制的中国食品安全指数(CFSI)模型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进一步研究完善之后,并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行业加以进行试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