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范我省中秋月饼生产秩序,促进月饼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月饼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障中秋月饼产品的质量安全,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帮助消费者了解月饼产品质量状况,引导消费,按照《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印发2011年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的通知》要求,以及《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第3季度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及相关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通知》的安排部署,2011年8月,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中秋月饼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结束,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组织实施
此次抽查由省局组织,各州、市质监局负责抽样工作,云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大理州综合技术检测中心、保山市综合技术检测中心负责检验工作。对抽查中发现的各种质量违法行为,由企业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二、抽查范围、重点及检验和判定
此次抽查的范围和重点为在我省获得月饼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和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的各式月饼产品。本次抽查,样品抽样、检验、判定严格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审定的CCGF112.2-2010《月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和GB 19855-2005《月饼》、DB53/ 127-2005《云腿月饼》、GB 276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等标准的规定执行。重点检验对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项目,包括:包装孔隙率和包装层数、酸价、过氧化值、总砷、铅、黄曲霉毒素B1、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铝的残留量、丙酸钙、脱氢乙酸、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计数、合成着色剂(柠檬黄、日落黄、胭脂红、苋菜红、诱惑红、亮蓝)等检验项目。
三、基本情况
此次共抽查昆明、楚雄、红河、丽江、临沧、普洱、曲靖、西双版纳、玉溪、昭通、大理、保山、德宏等13个州、市315家生产企业和生产小作坊生产的405批次样品,其中:获证生产企业218家生产的304批次样品、97家小作坊生产的101批次样品。从抽查的月饼生产单位情况看,抽查的314家生产企业和生产小作坊,经检验,300家抽查样品合格,企业抽查合格率为95.54%。从抽查产品批次及批量情况看,此次共抽查405批次样品,经检验,实物质量合格390个批次,实物质量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6.30%,产品批量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为98.01%。
四、此次抽查的特点
(一)有利于对月饼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状况得到进一步了解。通过本次对97家月饼生产小作坊的101个批次样品进行监督抽检,对月饼生产小作坊的生产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方面可以面对面的要求小作坊生产出保质保量的合格产品,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规范小作坊生产加工环境及对小作坊生产环节的全面掌握,为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管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抽查数据具有较高的可比性。本次抽查,抽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原则等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制定的CCGF112.2-2010《月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执行,使得本次抽查在抽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原则等方面都做到一致,避免了不同抽样单位抽样的不一致性,缩小了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检验误差,使抽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可比性。
(三)抽查工作和日常监管工作得到有机结合,有利于进一步指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本次监督抽查由各州(市)、县(区)质监局负责抽样送检工作,使监督抽查工作与日常监管工作得到了有机结合,并借此进一步检查指导企业认真抓好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制的落实,规范企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五、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此次监督抽查检验结果表明,虽然我省月饼质量较往年有所提高,但从检测结果分析,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问题突出。微生物指标是涉及人身安全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生产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衡量标志。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规定,热加工月饼中菌落总数≤1500 CFU/g、大肠菌群≤30MPN/100g、霉菌≤100 CFU/g、致病菌不得检出。造成微生物指标超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管理不严,产品生产过程中杀菌环节控制不到位,生产环境卫生状况较差等;其次是企业使用了不符合生产要求的原料。本次抽查结果表明,抽查的405个批次样品,有6批次产品菌落总数超过标准要求,有3批次产品大肠菌群超过标准要求,有1批次产品霉菌超过标准要求。
(二)超范围使用着色剂(人工合成色素)。GB 2760-2011《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规定月饼中不得加入胭脂红、诱惑红、苋菜红等人工合成色素,亮蓝应≤0.025g/kg;月饼馅料中柠檬黄应≤0.3g/kg,日落黄应≤0.3g/kg。胭脂红、诱惑红、苋菜红等是化学合成的色素,长期过多食用人工合成色素,会导致肝功能损伤,解毒能力降低,造成人体维生素缺乏等影响身体健康的危害。月饼中添加胭脂红、诱惑红、苋菜红等人工合成色素,是为了使月饼的颜色更加鲜艳,还有掩饰原料缺陷等目的,属于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本次抽检有4个批次样品超范围使用胭脂红,有3个批次样品超范围使用诱惑红,有1个批次样品超范围使用苋菜红。
(三)酸价、过氧化值超标。酸价、过氧化值是衡量月饼食品氧化酸败程度的重要卫生指标。GB 7099-2003《糕点、面包卫生标准》规定:酸价应≤5.0 mgKOH/g,过氧化值应≤0.25 g/100g。引起酸价超标的主要原因:一是用已酸败的油脂原料投入生产;二是贮存条件不合理,造成油脂酸败;三是生产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当,造成月饼中油脂局部氧化变质。从本次抽检情况看,抽查的405个批次样品,有2批次样品酸价超过标准要求,有1批次样品过氧化值超过标准要求。
(四)标签标示不规范。本次抽查,虽然未对食品标签进行检验判定,但检验过程中发现部分月饼产品标签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中(或所使用原料中)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如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膨松剂等而未在标签中明示,有意隐瞒产品的真实信息,误导消费者。二是产品最小销售包装上不标注生产日期,消费者购买时无法判定该产品是否还在保质期内。三是产品标准号标注不正确,如直接引用糕点卫生标准,错误引用蛋糕或面包标准等。四是产品属性不明确,用新特奇名称但未指明属性为月饼。五是净含量最小字符高度不够。GB 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规定:产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在产品标签的配料表中予以标注,其中防腐剂、甜味剂、着色剂必须标注具体的名称;对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产品标准号、净含量字符高度等方面也有强制要求。标签虽然不直接影响产品的内在质量,但会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选购,甚至会误导消费者。
六、下一步工作
(一)为进一步督促月饼生产企业认真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对在此次省局组织的监督抽查中质量合格的产品及生产企业,省局决定向社会进行公告,对产品质量较好的企业,要鼓励企业在抓好企业建设的同时,产品质量要做到稳中有升。
(二)对此次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各州、市质监部门要立即组织调查,严格依法进行处理,责令生产企业立即停止销售并召回不合格批次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认真整改,限期复查,复查后仍不合格的,将吊销其生产许可证。
(三)从今年我省月饼生产企业的情况看,有效期内的月饼生产企业总计339家。截止目前共抽查我省获证生产企业218家,抽查企业数占获证企业总数的64.01%,对于没有抽到样品的121家月饼生产企业,各相关州、市局要及时书面报告省局食品,说明未抽样的原因。
七、对此次监督抽查情况的简要分析
(一)我省月饼产品质量较为稳定
表1 2008年至2011年我省生产领域月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统计表
企业抽查合格率 (%) |
实物质量批次抽查合格率(%) |
产品批量实物质量抽查合格率(%) |
|
2008年 |
87.68 |
90.76 |
---- |
2009年 |
91.78 |
93.33 |
93.94 |
2010年 |
93.33 |
93.33 |
95.26 |
2011年 |
95.54 |
96.30 |
98.01 |
对照2008年至2011年我省生产领域月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情况看,今年我省生产领域月饼产品质量较为稳定,并呈稳步上升的趋势。
(二)企业应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随着中秋月饼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生产企业要树立起以质取胜的观念,认真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不断提高。本次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要从此次抽查中找出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不合格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完善企业的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三)各州、市质监局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针对此次监督抽查中存在的月饼产品质量问题,各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狠抓食品质量安全,督促企业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加强原辅材料进货验收和产品出厂检验的管理,严格规范食品标签标识,提高产品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各监管部门要对此次抽查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生产企业进行处理,并限期整改。同时对质量较好的产品及生产企业进行宣传,引导消费,促使月饼产品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为消费者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附件:
2011年全省月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产品及生产单位名单(0).xls
2011年全省月饼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及生产单位名单.xls
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