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以下简称“青托”)于2015年正式启动,旨在引导、支持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协会等探索创新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不拘一格地发现和扶持有望成为未来科技领军人物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5月23日,中国科协在北京宣布,“青托”至今已开展两期遴选工作,共资助培养被托举人388人。从2017年开始,“青托”将每期资助名额由200人扩大至300-400人。
入选“青托”(2015-2017年度)的食品及相关学科青年科学家包括: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常耀光博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李熙银博士、大连海洋大学左然涛博士等;入选“青托”(2016-2018年度)的青年科学家包括郑州烟草研究院过伟民博士、安徽农业大学张梁副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超助理研究员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营养部窦攀主管营养师等。
“青托”每年评选确定一批全国学会,并通过他们选拔一批32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连续3年稳定的资助培养。资助经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5万元。“青托”始终坚持同行专家遴选、大平台培养、精准托举和多样性发展的原则,被誉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第一块踏板”,得到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热烈响应,受到专家的好评、学会的重视和社会的认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指出,“尊老托青”是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它体现了传承和创新。青年人才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相的提携和竞争。对于年轻人来说,成长最大的压力是“同行”之间的压力。同龄人,尤其是同行之间的竞争和提携,在人的一生中都会非常重要。(潘锋 黄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