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玉米香,渐知秋实美。值此秋收季,国内知名高端绿色食品品牌北纬47°迎来收获。中国最权威的原创地理平台——中国国家地理携手中国著名摄影师陈志文与著名饮食文化学者二毛再度走进北纬47度,用专业的视角,从人文角度拥抱北纬47度丰收盛景,为广大消费者揭开这片神奇沃土的领“鲜”奥秘。
中国国家地理历经73载春秋,与新中国共同成长。作为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地理科学权威平台,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科学传媒,中国国家地理用100万册的期平均发行量和载誉无数的专业口碑,记录祖国的每一寸山川湖泊,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大美自然与魅力人文。
摄影师陈志文:邂逅神奇的北纬47度“黄金”种植带
大自然以它宽阔的胸怀拥抱人类,用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人类。摄影师陈志文用脚步丈量全球,用镜头捕捉奇观盛景。作为中国十大徒步人物,陈志文于世纪之初便已完成对全国累计2000个县的旅行考察,将全国各地的奇观盛景介绍给大众。此次陈志文走进中国北纬47度,邂逅“黄金”种植带神奇景观的同时,也期待让更多国人感受到我国农耕文化的魅力。
中国境内的北纬47度贯穿松嫩平原,自古辽阔的大地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营养”——黑土,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名于世。北纬47度的黑土层,形成1厘米厚需要400年的积累,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7%。历经万年沉淀的黑土地,成为孕育北纬47°领“鲜”食材的绝佳“基因”。
除了人们熟知的黑土滋养外,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对于“黄金”种植带的形成功不可没。松嫩平原,平坦的地形一望无际,得以让农作物大面积种植。2600~2900h的年日照时数,让玉米在光合作用下产生更多营养物质;雨热同季的气候,保证了350~450mm的年降水量,充分补给玉米生长所需的全部水分;而2500~2800℃的平均活动积温,保证了玉米的平稳生长速度与玉米籽粒糖分的积累。同时,黑土地的自然休眠,能够沉淀更多营养物质,成就了北纬47°玉米以优产优的先天因素。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清澈水流,随朝阳而耕的勤劳农人,万亩良田中金灿灿的玉米,一帧帧动人的画面交织在陈志文的镜头,让东北黑土地弥漫出的丰收喜悦,凝结成北纬47度“黄金”种植带上独特的风物传奇。
美食作家二毛:品味北纬47度黑土地上的风味哲学
如果说陈志文用光影丈量世界,而身为美食作家的二毛则用味蕾、用舌尖探寻各地滋味。作为上世纪80年代莽汉派诗歌代表成员之一的他,在1990年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美食故事,自此跨界转型成为一代美食大家。2012年火遍全球的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也特别邀请他作为纪录片的美食顾问进行全程指导。
他深知优质的食材是美食的根本,在他眼中,北纬47度这片黑土地正不断翻新“自然好味”的基准。和传统玉米不同,大自然用万年时光沉淀滋养,让“天然”成为北纬47°玉米最本质的特点。而北纬47°玉米采摘1小时内必须运达仓库,历经56道工序、16重精选,并用3小时保留新鲜馈赠,最大程度保留鲜食玉米原有的色、香、味,更加营养、美味。
这意味着对好食材的“求真”,不需要复杂烹饪,用最健康、最简单的方式,就能呈现最本真的味道。“真正的美食在民间,并且是遵循自然之‘道’的。”二毛老师认为,万物皆有定时,不违自然而养生,中国人的饮食理念和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观念相生相成。北纬47°黑土食材的“求真”之道令他为之感动。
北纬47°领“鲜”品质,引发国民“新主食”浪潮
健康饮食风潮下,不吃主食,甚至少吃主食,是很多想控制体重和血糖人群的饮食常态,但是长期不摄入主食可能会引起“饥饿性酮症”;吃太多精制米面等主食,又会引发血糖升高等问题。如今,不少消费者偏向选择更加低脂、高纤维的鲜食玉米作为传统主食精米白面的替代品。
“黄金”种植带独特的环境与人文优势造就了北纬47°玉米更高、更全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消费者“新主食”的首选。尤其是“万年黑土孕育”“10倍膳食纤维”“轻卡低脂无负担”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日前,据市场权威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确认,2022年7月—2023年6月,北纬47°高端鲜食玉米销量第一,足见我国消费者对北纬47°领“鲜”品质的认可。
据了解,除玉米外,北纬47°还推出低GI即食玉米粒、六水香大米等系列产品,全面覆盖线上下主流渠道,并畅销海外多个国家。今年秋收季,除北纬47°玉米、玉米粒等经典产品包装升级焕新上市外,北纬47°有机玉米系列新品亦将与消费者见面。值此新品上市之机,北纬47°还邀请第19届杭州亚运会100米短跑冠军谢震业担当品牌领跑官,共同续写领“鲜”传奇。
如今,健康饮食已成为国人全新的生活态度。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的日益增强,特色农产品褪去了低端、廉价、“土”的偏见,以北纬47°为代表的高端农产品实力诠释当代国产农业品牌的品质、责任与潮流。未来,北纬47°也将持续创新,为国民提供更加健康美味的优质产品,助力国人健康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