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为什么许多人离不开酒,看完西凤酒的前世今生我才

   日期:2024-05-22     来源:中国食品行业网    浏览:3813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没了酒,天地便全然失了颜色,诗界头号酒类博主李白如是说到。

是啊,很难想象,没有了酒的李白,诗歌要少多少的酣畅和恣意。少了酒的中国文化,又该是怎样的寂寥和无趣。回望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的故事里,始终有酒在流淌、在滋润。

在这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中,诞生于华夏文明起源地陕西的西凤酒尤为独特。自三千多年前起,它便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历经风雨后,成为历史长河里一颗耀眼的“酒星”。尽管今日的西凤酒或许略显低调,但在过去,它曾一次次地扭转乾坤、拔得头筹,赢得了多个“第一”的殊荣。了解完这些“第一”的故事,也许,你就能明白,为何我们离不开酒了。


第一个庆功酒“秦酒”-敬天地,庆同喜

酒本是偶然得之的天然造物,却因为人的发现,赋予了它别样的意义。正如人诞生之初一般,酒首先拥有的是名。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西凤酒便以秦酒之名在古雍州大放异彩。

何以为“秦酒”呢?第一代西凤酒诞生于秦地,也就是如今的陕西凤翔,“秦酒”之名便取自于此。“秦酒”的来源可不是胡编乱造,有其确切的历史记载。

这是一段庆功酒的故事。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的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凤鸣岐山、周氏当兴”的吉兆一出,周武王带领将士讨伐商王帝辛,一夜之间便将商朝覆灭。

秦酒便是在军队凯旋后出现的。古代的人,做了什么大事,都会去老祖宗的庙里祭祀。而酒,是祭祀给天地、先祖的重要道具,在祭祀的场合里就非常重要,所以必须得是好酒。秦酒,作为诞生于被称为“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的美酒,口感与品质都是独一份的好。毫不例外地,这次祭酒的c位也是它。

古人祭祀用酒不奇怪,奇怪的是,这一次周武王却将酒分给了打完胜仗的将士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按照惯例,在打了胜仗后,周武王带着浩浩荡荡的将士前往歧邑周庙(在今凤翔相邻的岐山县)。站在祭坛上,周武王将秦酒洒在祭坛前,感谢天地和先祖的保佑。

在敬完酒后,周武王遥望着一望无际的天和地,却陷入了沉思。商朝人对神如此毕恭毕敬,却没有得到上天的恩泽,天下仍然成了大周的天下。收回目光,他又低头看着台下跟随自己对外英勇厮杀的将士、对内用心维护朝廷的百官。他想,天意重要,但民心也同样关键。于是,他将用于祭祀的秦酒分赐给了台下的众人。

刹那间,沸腾声一片,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回荡在周庙的上空。将士们高举酒杯,齐声高喊:“饮秦酒!饮秦酒!”他们不饮则已,饮则一醉方休,纷纷沉醉在这场胜利的喜悦里。

但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赢下大好河山的周武王,在伐纣后不久就病逝了。偌大的江山,总有人眼馋,叛乱也因此而起。

有人要反,武王的儿子又小,周公旦作为武王的弟弟便挑起了大梁。他亲自带领军队东征,三年后,这场动乱才终于被平息。而众人在庆功典礼时,饮的也是秦酒。

这段故事,直到1927年周公东征方鼎在凤翔被挖出,才得以重见天日。原来,早在三千年前,酒便不再只属于王公贵族和神明了。西凤酒以“秦酒”之名成为第一个庆功酒,见证了周武王、周公以酒与天沟通,与民同乐的重要场面。而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酒,西凤酒也被后世称为第一品牌酒。


第一个王室御酒——成酒礼、牵友谊

自西周伊始,礼便逐渐发展和完善。饮酒作为一种饮食文化,也逐渐与“礼”“德”联系起来。怎么喝酒,用什么喝酒,什么时候喝酒都大有讲究,形成一套喝酒的礼仪制度。到了汉代,人们更是以“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强调酒在重要场合的不可或缺。而西凤酒,不仅出场秀漂亮,在随后的时代也乘风破浪,作为第一个王室御用酒,还在秦始皇的成人礼大典上秀足了存在感。

自古以来,在个人的成长阶段,成人礼便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到了心怀大志的秦始皇这儿,便更是如此了。毕竟举行冠礼后,秦始皇就可以亲自参与政事了,这能不重要吗?与常人20岁便要举行冠礼不同的是,秦始皇到了22岁才举办。

虽说年龄上受了点委屈,但成人礼的场合仍是举办得异常盛大。而酒在其中,既是敬宾客的礼,也是庆自己成人的标志,便尤为重要。作为本就产于秦地的酒,西凤酒自然是受到了王公贵族的厚爱,在当时一举升级成了王室御用酒。而这酒,也是秦始皇失意时常喝的酒。

当重重冠冕被戴到他的头上时,嬴政22年间心里重重加固的石块却终于开始松动了。在敬往来宾客时,他一杯一杯地豪饮西凤,不见醉意却愈发清醒。与往日落寞失意时饮的心境完全不同,同样的酒入喉,却点起一把火,愈演愈烈。羽翼渐丰的秦王,在这一刻,向着“秦始皇”迈步了。

见证了秦始皇成长之路的西凤酒,随着时光流转魅力却愈发凸显。到了汉朝,它还成为最早的一批国礼,与张骞一同出使西域,搭建起连接东西方的友谊桥梁,成为中国第一出口酒。

从长安到大月氏,如今是跨国二三十小时的路线,张骞硬生生用脚踏出来了。十余年的时光,换来了绵延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可以说,张骞的功劳是巨大的。自张骞出使西域,汉代出现了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首次高潮。彼时的西凤酒,随着汉代雍城酿酒业的迅速发展,酿酒工艺大幅提升,再一次成为王室御用酒。

元狩四年(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除了金币丝帛外,西凤酒也作为国礼一同随行。就这样,西凤酒跟随使团一路向西,穿过河西走廊,进入楼兰、大月氏等国,凤香自此飘入西域。

从我们的王室御用酒,到异国他乡的宫廷佳酿,可以说美酒这东西,是真的没有国界啊。

 

第一个凤香酒城——蕴诗情,促经济

随着名气与底蕴的沉淀,凤翔,这座孕育了西凤酒的古城,逐渐成了一座以酒闻名的城市。而这座酒城的发展,甚至还与北宋的大文豪苏轼有关。

凤翔,是苏轼仕途的起点,著名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便是在这里写下的。工作之余,苏轼喜欢在凤翔闲逛,寻找美食美酒,西凤酒便是这样被发现的。这一代的西凤酒,名为橐泉酒,取自制曲酿酒用的橐泉水,口感独特,醇厚甘美。苏轼在初饮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更是写下十余首因饮橐泉酒有感而发的诗篇。而特别的是,其中大多数的诗歌,是写给他弟弟苏辙的。

众所周知,苏轼是个弟控。而苏轼来到凤翔,是第一次与弟弟相隔这么远。每当思念之情涌上心头,他便会饮橐泉酒,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甚至写下“花开酒美曷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的诗句,将此酒安利给苏辙。

也是因为他闲暇时的饮酒,他偶然发现凤翔的酒业青黄不接,呈现出萎靡不振的状态。当时,凤翔许多百姓都是以酒为生。关乎民生大计的事,苏轼半点不敢马虎,当即走遍凤翔,找寻原因和解决办法。

在得知是朝廷管制过严,收税太重后,苏轼当即上书,提出“官榷与民”的主张。这一主张最终被朝廷采纳,为凤翔的酿酒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苏轼的推动下,凤翔的酿酒业逐渐复苏并蓬勃发展起来,还推动了制曲技术的提升。在公元1077年之前,凤翔的酒税收入已经在全国名列第三位,真正成为一座全国闻名的酒城。

在千余年的岁月长河中,西凤酒伴随着王朝的兴衰更替几经易名,却始终作为“名酒”,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步入新中国的时间节点里,1952年和1992年无疑是关键之年。一个赋予了西凤酒国家名酒的称号,一个成就了凤香型白酒的基本香型,而这都是岁月深情的馈赠、匠人匠心的结晶。

历经千年的发展,凤翔也成长为一座独具特色、凤香四溢的酒城。酒,在此时不仅是个人意志的抒发,更是一座城的情怀和标签。可以说,西凤酒与凤翔早就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了。

酒,如果说一人微醺,是心灵深处的怡然自乐;二人对饮,是情投意合的把酒言欢;一群人举杯共饮,是喜气洋洋豪情万丈;那么一座城的酒,就是滋养民生的琼浆玉液;一个国家的酒,便是沟通四海的文化桥梁。而这些,都在西凤酒三千年的历史里一览无余。

时间的积淀赋予了西凤酒顽强的生命力,它小小的一瓶,内里却蕴含着以酒抒情、以酒成礼、以酒载道、以酒兴城等深刻的内涵。你若问我为何要喝酒,我想说,看看西凤酒三千年的历史便知道了,我们真不能没有酒。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