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新疆夏至的莲花白,快时代下的慢生意

   日期:2024-06-06     来源:南方周末    浏览:4835    

春夏之交的新疆,早上还有点冷。种植户蔡安一大早就已经在自己的莲花白地里忙碌起来,他边走边巡视,时不时弯腰仔细检查蔬菜的长势。等到6月底,这四百多亩莲花白就要迎来丰收,他每天都要在地里这么走上一两个小时,才安心。

(翠绿的莲花白农田与忙碌的农民)

蓝天之下,雪山为伴,一颗颗绽放的莲花白在阳光下翠绿欲滴,向远方绵延而去。视野尽头一排排杨树静立,似乎和人一起,守护着这大片大片的莲花白。

“你以后吃康师傅方便面,蔬菜包里的菜很可能就是我种的!”蔡安的语气中透露着骄傲。

这是莲花白第三年出现在新疆喀什疏勒县的土地上。从曾经的盐碱地,到如今大片大片的莲花白,继哈尔滨回赠广西南宁蔓越莓之后,“家乡特产原来是特地瞒着我产?”这一热梗在新疆得到复刻。

从早期的好奇和质疑,到如今的引以为傲,蔡安这样的本地种植大户对莲花白态度的转变,照见的,是康师傅这样的头部民族企业落地新疆后,给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带来的美好改变。

绽放在新疆的莲花白,不仅蕴含了自然的生长秘密,更是撑起了产业发展的创新与共建,折射出乡村振兴背后的企业力量。

只是,新疆的盐碱地,如何种出了一片新的生机?一颗颗融入了天山雪水的莲花白,又是如何将千千万万人的美好生活,与乡村、土地、农民和绿色,紧紧连接在一起?

补全最后一块拼图

6月初,喀什这一季的莲花白马上就要丰收了。

很难想象,仅仅是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蔬菜自给自足能力较弱的地方,一盘大盘鸡已经足以呈现农户种植的“老三样”蔬菜:土豆、胡萝卜、皮牙子(洋葱)。生产模式单一导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喀什冬春两季超一半的蔬菜供应依赖外调。

2020年,新疆启动实施南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依托南疆地区光热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目前,全县蔬菜的种植面积达30万亩,在全疆的九十多个县市区里面,疏勒县的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疏勒县委副书记张保东介绍,但想要充分放大优势,建设蔬菜产业全链条,推进当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民稳定收入,尚缺一块重要的“拼图”——蔬菜加工,“亟需引入一家现代化高科技企业,为当地农业发展进行示范推广,带动疏勒县的农业朝‘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种植、工厂化加工’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2年,康师傅来到新疆喀什疏勒县阿拉力乡,建立了“环境友好蔬菜基地”,补全了当地“蔬菜加工”这最后一块拼图。从康师傅的蔬菜加工厂向远方望去,天山、喀喇昆仑山等5座雪山的山头隐约闪着银光。

(康师傅新疆蔬菜基地,当地农民参加莲花白种植培训)

在此之前,康师傅已经先后去到了河北康巴诺尔和陕西神木地区,不难发现,纯净无污染、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自然条件优越是这些地区的共同点,这背后,是康师傅对食材“溯源”的高标准。

康师傅方便面研发中心总监舒树敏表示:“食品企业把对食安建设的要求覆盖到上下游合作伙伴端,才能全面拓展食安品质管理的宽度和深度。”

“其实我们看中的不只是新疆的自然条件,最重要的是食品安全以及未来机械化规模化的可能性。”康师傅的蔬菜供应商山东菏泽嘉宏脱水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嘉宏食品)董事长魏绍元解释,工业的重金属污染是目前农业很难解决的一大困难,新疆这边不存在这个困扰。而当他第一次站在新疆的土地上,眼前那一马平川的场景让他立刻想到,未来的农业梦想——绿色安全可持续的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农业,可以在这里展开。

但新疆的土地碱性较大,种植过往的土豆、皮牙子尚可,想要种植对土壤要求更高的莲花白,却是难上加难。

为把这片盐碱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康师傅科研团队一连给新疆的土地交了三次“学费”:价值百万的机器,一进地里便被硬化了的盐碱地弄坏刀片;当团队还在为解决水资源不足伤脑筋时,一场50年一遇的大暴雨就淹死了刚种下的苗;此外,过往改良土壤的经验在这片地里也“失效”了,这场大雨让团队发现,这里的盐碱地比其他地方更复杂。

“记得当时是8月份,喀什古城的暴雨突然来袭,我们本来觉得泡了水应该还会有一部分苗可以活下去,没想到全死了,后来才发现原来这边盐碱地的盐碱程度比其他地方要更严重。”回忆起过往,嘉宏食品总经理李佳玲还是有些懊恼。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与大地的多次交手,团队逐渐摸清了这片土壤的脾性,针对性地做土壤改良后,第三茬苗的试种终于成功,品质还十分优质。李佳玲至今都还记得试种成功后,摸着莲花白青翠嫩叶时的兴奋感。

完善产业发展全链条,助力盐碱地变良田,是康师傅给新疆这块土地交出的第一份责任答卷。

从质疑到信任,企业责任托起乡村振兴

试种成功的千辛万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该如何向农民推广种植莲花白这一新品种呢?

阿卜杜热依木第一次接触到莲花白时,觉得又新鲜又疑惑,“没种过的东西,刚开始不知道怎么管理,怎么卖,人家说一亩地能出个3-4吨,就不信嘛!”

这是当地农民们最初对莲花白这一外来新物种的普遍态度。

这里的人们惯种植耐旱的玉米、棉花等作物,莲花白对他们来说,完全是个“新鲜事物”,既不常吃也不会种植,对于其“销路”更是不甚了解。

为确保农民利益,解决其实际忧虑,康师傅不仅给农户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还在种植前便与农户们约定好了优于市场的收购价格,并签约承诺“农户种多少,康师傅收多少”。

“我们的第一要务一定是把农民照顾好,他们不会种莲花白,前期亩产肯定少,我们就拉高收购价,并且承诺不管种出来质量如何,我们照单全收,不达标的我们可以不加工。”魏绍元说,“等于是我们花钱让农民买种植经验。”

尽管如此,像蔡安这样的种植大户,对品种的选择还是谨慎得多,因为动辄几百亩地的投入,让他的每次决定都承担了更多的风险。

但康师傅接下来的表现,让他终于下定决心入局。

当年农户们第一波莲花白错过了最佳采收时间,导致部分莲花白因为白叶子太多已经达不到康师傅的加工标准。

“当时大家都很担心,没想到康师傅还是收了,关键收了之后人家也不加工,当场给了钱之后又让大家把不合格的菜各自拉回家了。”这种态度和担当,让蔡安感到震动,“这样的企业太少有了,这也正是我们大户看重的,所以我们也敢种,敢去投入。”

阿拉力乡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阿拉力乡种植第一季莲花白1800亩,农户实现销售收入101万元。

而蔡安今年种的莲花白,他预计理想情况下亩产能达到6吨,四百多亩地有望带来68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看到种过的人都拿到了钱,阿卜杜热依木坐不住了,2023年,他收拾出4亩5分地种植莲花白,春秋各种一茬,一年下来收获了25吨,去掉成本,净赚八千多块钱,这让他高兴坏了。

阿卜杜热依木至今都还记得,他和哥哥收割下来的莲花白在地里堆成了一道道墙,满载莲花白的拖拉机从地里直接开到康师傅的蔬菜加工厂,当场就称了重拿到了钱。

(农民收获莲花白)

接下来,只需6小时的清洗、切片、烹制、烘烤等全自动深加工,莲花白的色香味便被一并“锁”在蔬菜包中,跟随康师傅方便面走进千家万户。

尝到甜头之后,今年阿卜杜热依木租了70亩地种植莲花白。而随着种植技术的提升,他预计这波莲花白的亩产,将由2023年的不到3吨增加到近4吨。如今3月种下的第一茬丰收在即,他已经算好了,扣除租金和各项成本,这70亩莲花白今年预计最少能赚8万元。

对于塞买提·莫敏来说,很快就能拿到钱这件事,同样让他心里很踏实。在种植了一年的莲花白之后,他打消了对销路的顾虑。依托康师傅的强大销售网络,如今他们的莲花白跟着康师傅的产品走向全国,完全不需要担心销路,“我们安心种好莲花白、想办法提升产量就好了”。

这两年,随着莲花白带来的切实收益,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莲花白种植大军。2023年,阿拉力乡春季莲花白种植面积从2022年下半年的1800亩提高到了3000亩,平均亩产4吨,亩均纯收入1500元,秋季复播莲花白达到5000亩。

而如今,阿拉力乡有1.5万亩左右的莲花白正在等待收割。这份来自天山下的鲜美,即将通过现代工艺被锁入一份份蔬菜包中,随着康师傅的产品走向全国,走进千家万户。当消费者打开那熟悉的方便面包装,或许会惊喜地发现,如今方便面中的蔬菜包不但分量加倍,且颜色更鲜、颗粒更大、味道和口感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可能想不到,这背后凝结着无数的辛劳和努力。

正在实现的可持续农业梦想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康巴诺尔环境友好蔬菜基地里,现代化自动育苗棚从寒冷的秋季开始守护一方作物,顶部自动调节透光,确保每一颗种子都恰到好处地沐浴在阳光下。

几个月后,当种子长成适当大小的幼苗,法拉利自动移苗机便会开始工作,它轻巧地在行列间匀速移动,两秒就能完成覆膜、移栽、浇水的动作,精确地将每个幼苗移到田地的新家。

而当果蔬成熟,自动收割机就会开工,确保每一个成果都能被收获,废弃部分则会被留在田地里,化为肥料充盈地力。

这幅自动化图景,便是康师傅落地新疆之初所畅想的可持续农业的模样。

尽管过程困难重重,但在康师傅的努力下,随着莲花白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这种“可持续农业”梦想,正在逐步实现。

今年4月春播之时,法拉利自动移苗机出现在了莲花白地里。仅仅一周,首批5000亩莲花白地已经完成了全自动化移苗。

(阿拉力乡莲花白全自动化移苗场景)

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运用,让农业更加智能化、生态化、产业化。2018年至今,在“可持续农业”的普及下,河北康巴诺尔草原及周边地区建立蔬菜基地20万亩,收购农产品约50万吨,带动约15万农户就业。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断推动着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农户来说,劳动强度降低的同时,收入、生活质量则在逐步提升。

与此同时,再生农业体系下的土地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康师傅念兹在兹的。可持续的不仅是每一道生产工序,更在于新技术对于绿色、安全的助力。

近年来,康师傅联合嘉宏食品和农科院研发的煤泥生物发酵技术,把工业废物转化为有机肥,让贫瘠的土地重获新生;而在阿拉力乡首批实现全自动化移苗的莲花白地里,覆在幼苗之上的地膜由可降解新材料制成,3-6个月就能有效降解、无需再回收。

这款新材料由嘉宏食品耗时十余年研发制造而成,“我们希望做到真正的土地友好、绿色可持续。”李佳玲补充道,目前该款可降解地膜已获欧盟SGS等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检测、检验和认证。

不管是有机肥还是可降解地膜,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可谓任重道远,不过在康师傅看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对的事情,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从前期由0到1的基地建设,到荒地变农田的艰难摸索,再到指导农民种植莲花白且兜底收购,以及对绿色安全可持续从始至终的坚持,落地新疆后的这一系列动作都可以看出,虽然身处速食时代,康师傅却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长期主义,做着沉甸甸的“慢生意”——从0开始,将一块块盐碱地融入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浪潮之中,通过农业全产业链的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莲花白,食安事业的一隅

一颗莲花白,照见了康师傅在快时代下的慢生意,也照见了其对于食品安全事业的坚守决心。

随着康师傅在多地建立原材料基地,无论从何而来,去向何处,一套MRP追溯系统,2小时内即可实现原材料和成品的全程信息溯源。比如大葱来自山东安丘、老陈醋来自山西清徐、藤椒油来自四川洪雅,甚至细致到一颗胡椒粉,也能追溯到马来西亚的优质产区。

和莲花白一样,这些美好食物,一端连着数以亿计的“你我他”,另一端,正连着农户、大地、绿色与安全。

近年来,不少食品企业把对食安建设的要求覆盖到上下游合作伙伴端,全面拓展了食安品质管理的宽度和深度。

作为综合性的食品饮料企业,康师傅上游连接着四千多万农民和众多供应商,“食品安全管理是食品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康师傅控股CEO陈应让曾这样说道,康师傅希望通过自身行动影响上下游组织,达成产业链的绿色共振,一同探索建立更为绿色可持续的供应链。

正是这种基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绿色共振理念,不断激励着供应商的技术创新和由此带来的良性发展,“种出天然无污染的农作物,一直是康师傅对我们所有供应商的要求。虽然过程很难,但做农业要摸良心做,才能更安心、更长远”。李佳玲的回答,是许多农业人、食品从业人的心声,也是康师傅坚持食品安全至上的企业发展理念给供应商带来的底气。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探路者,成立三十余年的康师傅让消费者看到了食品企业的高度自律和企业担当。近年来,其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发展首位,产品生产对标航天级品控标准,先后投资5亿元,建立了国际水平的创新研发与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并获得CNAS实验室能力资格。

同时,打造了一支近2000人的食品安全与品质管控专业团队,负责定期开展原物料供应商外检、食安评估检验、原物料进货检验、制程检验、成品出厂检验、产品市场抽检等全流程的检测检验,以实现从物料供应商到生产工厂食品安全的全面监控与审查。据了解,康师傅每年食安风险监控指标超过1500项,质检超过350万次。

(康师傅推出ESG项目“万物皆有yuán”)

今年,康师傅推出“万物皆有yuán”项目,“yuán”是溯源、是食物本色、是因美食而链接起的千千万万的缘分,也是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循环和圆满,归根结底,是康师傅捍卫“家园常青、健康是福”的企业发展理念。

康师傅控股公关首席代表李经介绍:“‘万物皆有yuán’项目的推出,是康师傅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所进行的全新实践升级,项目试图深度赋能从上游的生态保护到工厂的智能化生产等整个供应链,推动绿色增长,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也为产业链绿色发展转型、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一份‘康师傅绿色样本’。”

真正有耐心践行“长期主义”的企业并不多。在新疆的盐碱地里慢慢生根绽放的莲花白所映照出的,是康师傅为乡村振兴和食品安全事业所注入的长期主义力量。人与自然之间,应多一些企业成为“纽带”,用经得起实践考验的企业责任和匠心,连接绿色和健康,连接美好食物与千千万万人的美好生活。

一大早,蔡安又去了地里,提苗水浇过之后,“接下来就别闲着咯!”忙碌过后,便是等待6月底的大丰收。

(文中蔡安为化名)

(转自南方周末,作者|郭雅琼 思怡,编辑|郭雅琼 宋笑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