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排斥进口产品 美国陷入产品恐慌

   日期:2007-08-07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957    


  美国近日笼罩于新一轮食品恐慌之中,由“Castleberry食品厂”生产的九十多种食品,被联邦食品与药物局把列为问题产品,原因是它们可能感染了肉毒杆菌。暂时已有七宗肉毒杆菌个案,大部分受害者都进食了有问题的热狗辣椒酱。这间食品厂的母公司是美国最大海产品牌“大黄蜂食品”(Bumble Bee),不是中国公司。

  《亚洲时报》刊文称,美国近月因安全问题回收的产品,可谓数不胜数。3月,美国福特(Ford)车厂回收一批排气管容易起火的货车;6月,联合食品(United Food)肉食公司回收3.4万公斤感染大肠杆菌的牛肉制品;7月,莎莉(Sarah Lee)集团回收一批从密西西比出厂的全麦面包,担心里面混杂了金属。

  然而,美国传媒集中关注的回收产品,都是来自中国的。从问题车胎、牙膏、宠物食品、水产到玩具,那些占据几乎所有新闻篇幅(包括封面故事、社论、电视节目)的问题产品,全都与中国扯上关系。这些报道重复又重复以下的讯息──中国的“次等”制造方式如何对美国消费者构成威胁;中国这个所谓的“世界工厂”其实是一个专造膺品的集散地;有何方法可以尽量避免任何与中国有一丝关系的产品。

  中国洪水猛兽的故事,也为美国人带来自我感觉良好的额外好处──美国质量是无人能及的;中国货比美国货廉宜的原因是偷工减料。

  文章说,美国政府的行政措施,进一步巩固了人们对中国货的恐惧。就在产品恐慌最厉害的时候,美国政府迅速成立了一个内阁级别的小组,专责
就确保进口食品等产品的安全问题给予意见。在这个政策自欺欺人的世界,Castleberry和联合食品公司等国内企业的问题都不复存在,仿佛只有来自美国以外的产品,才会构成威胁。

  当局否认此举是针对中国而来,然而,美国联邦政府成立这个专责小组当日,正好是质量监察人员出席美国参议院举行听证会的同一天,而作证的内容,就是中国产品进口猛增所引致的问题。

  文章说,因此,这才是所有问题的所在:中国产品入口增加。人们真正在把弄的,不是对中国货的恐慌,而是对中国的恐慌──人们对中国经济崛起所带来的进口货,产生陈年的重商主义恐惧。

  去年输往美国的中国产品总额达2880亿美元,差不多是五年前的三倍。相比下,美国输往中国的出口为550亿美元。

  但根据美国学术机构“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其实今天美国人所赚收入占全球经济的比率,是历来最高的。2006年,美国透过出口和海外投资赚取的收益,创下占国内生产总值(GDP)15.6%的最高纪录。自从2001年中国加盟世界贸易组织后,美国对华出口金额从190亿美元大幅增长至550亿美元,平均年增长为24%。

  尽管美国不断抨击中国的人民币政策,但实情是,自从1994年中国将人民币和美元挂勾后,美国工厂的实质产量增加了一半。相对全球化趋势的始料不及的巨大后果,所谓(“次等”)中国货抢了美国人饭碗的论调明显失色;中美贸易所导致的美国职位流失,只占整体流失量的区区1%。

  根据“卡托研究所”的估计,美国每年顶多只有15万个职位是由于中国产品进口而流失的。相比下,美国每年有达150万个职位,由于科技转变、生产力相应增加而消失。

  在美国,生产力提升造成职位减少的影响,远比中国因素来得严重。纽约“大联资产管理公司”一项研究发现,在1995至2002年间,美国制造业工人数目减少了11%,但那边厢,中国国内的同期数字更是减少了15%。

  文章说,无论如何,输入美国的中国货所挤走的,主要是其它亚洲国家的产品,而不是美国自己的产品。况且,制造业根本也再不是美国经济的基石;作为全国经济转营的一环,美国经济已经开始“去工业化”。

  事实上,联邦食品和药物局的纪录显示:在所有进口美国的产品中,中国产品并非有毒物质最多;过去一年来,印度和墨西哥“食品被拒进口”的数字超过了中国的;被拒进口美国的糖果生产地,以丹麦列为榜首。

  尽管如此,即使恐惧中国货的理由不足,恐惧的市场仍是大有其在的。美国犹他州一家健康食品公司最近推出的新品牌,就是以“无中国成分”作为标榜。

  文章说,攻击中国产品的言论中,有着排外甚至种族主义的讯息,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问题产品是在美国国内生产的话,人们的焦点纯粹是那家公司本身。然而,一旦那些产品被发现与中国有任何关系,即使涉事的是一间把生产线设于中国的美国公司,人们挞伐的对象就会变为一整个国家──中国,就有如那家美国公司毫无质量控制的责任似的。

  排外主义,才是美国当前的产品恐慌的重点。若放任这种排外情绪不管,甚至刻意煽动它,将可能令发展中国家赖以改善将来的全球化进程脱轨。比起中国的恐怖,这才更加恐怖啊。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