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全球变暖考验粮食安全

   日期:2008-05-08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311    

  粮食安全逐渐成为新的全球问题之际,全球变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加引人注目。科学家认为,一个不断变暖的地球意味着更多的极端气候,也意味着粮食生产者不得去改变种植习惯甚至作物品种。

  三大挑战

  在科学家看来,粮食生产者未来面临至少三大挑战:气温、水和污染。这些因素将左右全球粮食产量,从而加剧粮价波动。

  “未来肯定会有许多挑战。其一是气温,其二是水,”美国农业部分子生物学家莉萨·安斯沃思4日告诉路透社记者。

  研究显示,自19世纪初叶以来,地球平均气温已上升0.7摄氏度,而温度持续升高,将减少热带和亚热带主要粮食产区的产量。

  安斯沃思举例说,在一些北半球国家,随着气温上升,部分中高纬度地区的粮食生产可能受益,但低纬度地区的成熟农作物带可能减产。

  污染是威胁粮食生产的又一因素。在北半球地区,不断增多的地表臭氧正在威胁农作物生产,可能给农民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地表臭氧的形成和聚集与大量工业及汽车废气的排放有关,特别在大城市周边的农林地区,地表臭氧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

  安斯沃思说,在印度等主要稻米生产国,地表臭氧聚集已经达到足以损害农作物的程度,“许多地区的生产潜力正在因此减少”。

  极端气候

  气温变化改变大气环流,进一步影响降水等气象条件,因此,气温升高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全球气候变化报告指出,在低纬度地区,气温仅升高1至2摄氏度,农作物产量就可能减少。

  在中高纬度地区,如果气温升高不超过3摄氏度,且具备足够的水源,农作物产量可能有所增加。但是,一旦升温超过3摄氏度,农作物产量反而受到抑制。

  全球变暖的另一种后果是极端气候的增多。

  总部设在菲律宾拉古纳省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专家赖纳·瓦斯曼说,极端气候伴随全球变暖而来,“有些地区会有更多的干旱,有些地区会被洪水淹没,而有些地区会同时遭旱涝灾害”。

  瓦斯曼说,这对作物种植方式带来新的挑战,且影响不会仅局限于育种、播种,“我们也要提高农作物管理,发展节水技术”。

  作物品种

  生物学家提醒说,除了适应气温和降水变化,未来数十年内,粮食生产者可能还得适应不同于现在的作物品种。

  “未来的农作物中,我们将看到一系列新的遗传特征融入其中,”安斯沃思预测说,到2018年,地球气候可能大为不同,现在看到的一些农作物届时可能已经从农田消失。

  路透社说,国际水稻研究所未雨绸缪,长期致力于培育新的稻米品种,但研究人员仍担心,这些新品种是否跟得上气候和人口变化的步伐。

  学界预测,至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从现在的66亿增长到90亿,而粮食需求随之将增加50%。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专家马克·豪登呼吁政府和工业界加大对农业研究的投入。

  “我们正站在一个越跑越快的传动装置上,”豪登以此形容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必须想出更明智的方法养活这个世界”。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