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金融时报:食品业尝到了“对冲”的甜头

   日期:2010-08-19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25    


    想象一下你为一些全球最大的连锁超市供应早餐谷物、瓶装啤酒和切片面包,或者你是全球最大的肉类生产商之一,你购买玉米喂养牲口,然后从卖肉中获取利润。

    现在再想象一下:由于干旱造成俄罗斯谷物严重歉收,小麦、玉米及其它农产品价格在短短数周内猛涨了50%,而这些农产品在你的生产成本中占了很大部分。

    更糟的是,俄罗斯还下达了粮食出口禁令。这正是泰森食品(Tyson Foods)、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家乐氏(Kellogg)和卡夫(Kraft)等公司眼下遭遇的情景。然而,与深感惊慌的许多投资者不同,这些大型食品公司很可能经受得住大宗商品市场的动荡。

    为什么呢?银行界人士和业内高管表示,2007-08年粮食危机中的惨痛经历,让各大食品公司学乖了,如今它们都使用了衍生工具,因此不会受到最新这轮农产品涨价的冲击。

    它们已开始感受到了使用衍生品的好处。这些公司纷纷告诉投资者,它们采用的大宗商品对冲策略,将使它们大体上得以免受小麦、玉米和大麦价格飙涨的影响。

    半个多月前,人们开始认识到俄罗斯谷物问题的严重性,谷物食品及方便食品生产商家乐氏召开了一次电话会议,会上向投资者表示,该公司对各类大宗商品进行了90%的对冲。

    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百威英博上周表示,该公司对2011年底前购买的大麦都进行了对冲,从而避免了严重的成本问题。受俄罗斯和乌克兰旱灾影响,大麦价格过去一个半月翻了一番。

    几周前,在俄罗斯谷物短缺问题尚未急剧恶化、该国尚未下达出口禁令时,通用磨坊首席执行官唐?穆里根(Don Mulligan)已向投资者表示,该食品公司为2011财年(从6月算起)进行了“约50%的对冲”.

    跨国食品公司越来越多地使用衍生品锁定远期价格,这与2007-2008年的情况显着不同:当时原材料价格飙涨让它们措手不及;它们试图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却引起消费者反弹。

    如今许多进行了对冲的公司,正是上回遭受重创的公司。当时它们一边面对着生产成本上涨(这在危机初期侵蚀了它们的利润率),一边面对着消费者对售价上调的愤怒(一些消费者因此抛弃这些品牌,投入自有品牌分销商的怀抱)。

    银行界人士估计,全球各大食品公司中,在2007-08年危机后展开新对冲操作的公司多达三分之一。

    “3年前的价格震荡,肯定促使许多公司把原料成本问题提上了议程,”与数家大型食品公司有密切业务往来的一位银行家表示。“首席财务官们也变得更能接受对冲思想。”

    2007-08粮食危机之于食品业,正如1990-91海湾战争引发的油价飙涨之于全球航空业--那就是一记警钟。

    摩根大通(JPMorgan)驻伦敦农产品业务主管威尔?施罗普希尔(Will Shropshire)表示,从那以后,各企业“更加注重价格风险管理,并实施了对冲”.

    此前很多年里,食品公司并不太担心会遇到价格突涨的情况。只有一些规模最大的公司进行了对冲,而且它们通常只对价格波动较大的若干大宗商品进行对冲,如咖啡、糖和可可。

    对于小麦、大豆、牛奶和玉米等其它重要农产品,它们一般都不进行对冲,因为它们认为这些农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此外,按照行业惯例,一旦生产成本上涨,它们就会转嫁给消费者。在2007-08年危机中,这些公司认识到,消费者的忠诚是有限的。

    ,它们全面检讨了各自在购买远期产品上的习惯,进而纷纷在芝加哥、纽约、伦敦和巴黎等地的大宗商品交易所购买期货和期权合约,以此锁定原料价格。它们还直接和华尔街银行打交道,进行所谓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此类合约不在交易所交易)。银行界人士表示,与天然气、铜等其它行业常见的各种复杂衍生品相比,食品公司的对冲手法大多比较简单。

    这种转变仍在进行当中。有些公司至今仍在讨论是否使用衍生品,有些公司才刚刚开始使用。巴克莱资本(Barclays Capital)驻伦敦的农业大宗商品销售总监史蒂夫?杰西(Steve Jesse)表示,食品公司态度上的主要转变发生在过去6-9个月内。

    对冲已成为一种战略选择,而不再是某些特定时候(如价格下跌时)的投机行为。

    尽管如此,银行界人士表示,食品行业的对冲期限比其它行业都要短,比如能源或金属行业企业的对冲期限有的长达10年。由于农产品供应会因天气状况、植物病虫病和种植情况而逐年变化,企业不愿锁定12-18个月以后的价格。

    但新英格兰咨询集团(New England Consulting Group)首席执行官加里?斯蒂贝尔(Gary Stibel)警告,对冲本身可能引发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他说,2009年,有些跨国公司买进了太多对冲合约,当价格走低时,就平添了许多成本。

    能够把小麦价格推上近两年高位的危机并不多见。斯蒂贝尔表示:“进行一些对冲是有好处的,但对冲过多就会适得其反。你要应对的是一些‘黑天鹅事件'.”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