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棕榈油库存重建,港口库存攀升至历史高位,内外价差达到历史极值区间。虽然棕榈油供需趋于宽松,但上半年仍将演绎季节性回升过程。
世界经济仍走在曲折的复苏之路上,宏观市场环境温和偏好,多数资产价格上行突破牛熊分水岭,暗示市场信心回升。国内棕榈油库存重建,港口库存攀升至历史高位,内外价差达到历史极值区间。虽然棕榈油供需趋于宽松,但上半年仍将演绎季节性回升过程,其他油料品种供需偏好,存在做多相关价差机会。
自去年第四季度末以来,欧元区危机趋于温和,美国经济持续复苏,新兴市场的经济出现触底征兆。欧洲央行二次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数量超预期,英日等国也在加大货币投放;美国低利率政策延长至2014年末,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亦存猜想;我国央行准备金率仍存在下调空间,全球范围流动性环境在持续改善;主要经济体仍处在货币宽松的周期之中。正是世界经济的这些积极变化,促使市场风格由“风险厌恶”转向“风险偏好”,主要股权市场多头热情高涨,反映商品价格总体动态的CRB指数上行突破半年线。
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于去年第四季度确认突破并站稳半年线,大连棕榈油期价也在今年2月初作出趋势突破,结束了持续12个月的颓势。
库存抑制期价上涨
2011年,我国棕榈油港口库存长期维持在40万至50万吨的常规水平。但自2011年年末以来,我国棕榈油港口库存持续增长,南方主要地区库存明显扩充,其中,广西、福建等地区新增库存量加大,致使2012年初全国棕榈油库存增长加速。截止到3月1日,7地区港口库存合计超过百万吨,达到117万吨历史极大值,是常规水平的两到三倍。3月1日,港口库存分地区占比来看,比重最高的广东地区棕榈油库存量达36万吨,占全国库存总量的32%;张家港25万吨库存占比21%;广西地区24万吨占比20%;天津港19万吨占比16%;福建地区7.5万吨占比6%。据中国海关测算的数据显示,1月中国从马来西亚进口棕榈油约25万吨,从印尼进口18.5万吨,需求强劲和库存重建或令库存高位水持续。
交易所相关制度的修订,后期将致使库存压力转嫁期货市场。为适应棕榈油新国标规定,使相关规则更贴近现货市场,大商所2月20日发出通知,对棕榈油期货交割质量标准和交割细则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内容自P1303合约开始施行。该新规扩大了可交割品的范围,利于现货企业更大程度地参与和利用期货市场,为融资进口棕榈油的交割提供了便利。在目前庞大的库存压力之下,交易所新规将对价格带来压制作用。
内外价差倒挂
长期以来,国内棕榈油处于反向市场之中,基差常规为正值,现货市场内外价差处于倒挂局面。通常来看,近年棕榈油内外价差倒挂幅度在500元/吨上下浮动,内外价差倒挂幅度超过800元/吨或者小于200元/吨往往是不可持续的状态。而今年2月上旬以来,国内棕榈油内外价差倒挂幅度超过1000元/吨,远高于历史正常水平。目前超过1200元/吨的倒挂幅度,处于历史极值区间。这暗示高企的进口成本将中期支撑棕榈油现货市场,而在国内大量棕榈油库存消化前,价差收敛的幅度可能会有限。但长期来看,严重倒挂的价差不可持续,套利空间终将令价差趋于收敛。
全球供应充裕
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大大弥补了其它植物油产能的不足。棕榈油是全世界增长最快的食用油,10年来它一直保持8%的年均增长率,全球棕榈油产量的90%出自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以下简称印尼)两个国家,而我国的棕榈油需求全部来自进口。2011年全球棕榈油的供应量超过5000万吨,主产国马来西亚与印尼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马来西亚和印尼毛棕的种植面积连年增加,尤其是印尼,自2007年以来,取代马来西亚成为全球第一大棕榈油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三年来增幅尤为巨大。预计到2015年,马来西亚生产2000万吨,印尼将会达到3000万吨的产量。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的数据显示,预计马来西亚2012年棕榈油产量增长2.3%至1933万吨,2011年产量为1890万吨,目前越来越多的种植园作物将要进入成熟期。而印尼农业部表示,2012年印尼毛棕榈油常量可能增长14%,达到2570万吨。显示出2011/2012年度全球棕榈油贸易重心将继续向印尼转移,而马来西亚仅增加2.8%,至1890万吨。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消费比从上一年度的10.5%增加至12%,高于11.28%的均值。总供给的增加、国内需求和出口的微增,导致棕榈油期末库存增加17.6%至240.7万吨。
印尼政府一位资深农业官员3月2日表示,该国计划在2020年将棕榈油产量较目前水平提升73%,且该国政府或为参与棕榈油绿色认证项目的种植户减税。印尼农业部副部长鲁斯曼·赫利雅宛称,该国农户将采用更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而不是仅仅依赖增加种植面积来达到2020年将棕榈油年产量提升至4000万吨的目标。印尼增产潜力巨大,预示着棕榈油的全球供应将相对宽松。
全球大豆库存降至3年低位。2月下旬,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将全球2012/13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下调近4%,因南美许多地区的干燥天气对单产潜力造成影响。大豆产量预计降至2.465亿吨的3年低位,较2011/12年度下滑7.6%,因主产国的产量均出现下滑。其中,2012/13年度巴西大豆产量或较2011/12年度下滑8%至6940万吨,较该机构前次报告中的预估值下降了3.3%;阿根廷2012/13年度大豆产量预估调降近10%,至4,600万吨,较去年的实际产量减少6%;巴拉圭大豆收成预计锐减40%至500万吨。
南美大豆产量不佳,意味需求从南美转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GC)将巴西和阿根廷2012/13年度大豆出口预估分别下调2.2%和17%,同时将美国大豆出口预估调升近3%。据美国农业部(USDA)估计,全球大豆出口量在2012年将创下历史新高,大豆供应趋紧的形势将一直持续到2013年末。
目前,全球油籽库存降至3年低位。《油世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1/12年度全球油籽期末库存将减少16%,降至3年来的最低水平,因为需求增加,南美天气干燥导致大豆产量下滑。《油世界》预计2011/12年度全球油籽期末库存将从上年的8840万吨降至7410万吨。油籽消费将增长3.3%达到4.497亿吨。全球7种油籽产量缺口将比一个月及两个月前的预期更加严重。《油世界》预计全球大豆产量将减少7.3%,油菜籽产量可能减少1.5%,降至3年来的最低水平5980万吨。欧盟、美国、乌克兰、中国和印度油菜籽产量均将会下滑。
我国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及产量呈继续递减趋势。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部分主要粮油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来看,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产量下降幅度很大,花生略有增加,这些新增缺口需要进口来弥补。
另外,我国《粮食法》征求意见稿第12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我国将会在主粮应用转基因技术上有一些限制,范围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据农科院研究员佟屏亚透露,中国农田里早已大片地种植转基因作物了,有“违规商业化”玉米,也有转基因水稻。在强调粮食自给和粮食安全的背景下,我国粮食增产压力较大,油料作物面积及产量有进一步缩减的趋势。
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
季节性波动规律是大宗商品价格运动的特有属性,反映在期货市场中普遍表现为在供应趋紧或者消费旺季时价格走强;而供应充裕或消费淡季时价格趋弱。季节性分析是基础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棕榈油而言,其产量丰产月份出现在9月至11月份,低产月常出现在1月至3月份。一般来说,每年11月至次年4月这段时间,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呈现季节性下滑态势,大马交易所毛棕期货价格季节性上扬,尤其是2月份常出现年内高点;而每年4月至11月份这段时间,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季节性回升,大马交易所毛棕期货价格则季节性回调,尤其在每年第三季度,常出现年内低点。
根据马来西亚大马交易所近十年的毛棕价格数据,一般年份里,上半年的第二季度常出现其季节性高点,下半年第四季度初期,常出现其季节性低点,这为投机或保值,提供较佳的操作时间之窗。
需要注意的是,在商品总供求关系处于基本平衡的时期,季节性规律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是在供求失衡的状态下,这种规律将表现的不甚明显。特别是在基础供求逆转抑或宏观“黑天鹅”来袭的时候,季节性规律常常会被市场汹猛的涨跌势头所冲淡。
基于前述分析,棕榈油供需相对宽松,豆油、菜籽油供需格局略紧,油脂市场基本处于平衡市之中,这为做多豆油棕油价差及菜油棕油价差带来机会。
(作者系新纪元期货研究所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