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朔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市蔬菜生产发展的实施意见(朔政发〔2007〕10号)

   日期:2011-06-22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930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快全市蔬菜生产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的意义

 

  (一)生产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我市蔬菜产业的发展步入了快速的增长期,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大幅度增长,花色品种不断增多,市场供应能力明显增强,效益和质量稳步提高,成为全国北方越夏延秋淡季菜的重要生产基地,涌现出一大批靠种菜增收致富的典型,蔬菜的产业优势和为农民增收的作用凸显。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蔬菜生产还有不小的差距。一是信息不灵,产销衔接不紧密,不能以销定产,种植上有很大的盲目性;二是种植雷同,科技含量不高,管理较为粗放;三是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品质不优,品牌不响;四是市场体系不完善,不能分等定级,以质论价,采后加工落后,产业链条不长、不宽,生产效益不高,仍停留在规模产量型增长方式的水平上,这些都成为制约全市蔬菜生产发展的重要瓶颈。

 

  (二)可行性与必要性。发展蔬菜生产,我市具有以下五大优势。首先,在自然气候上,我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的干物质积累,所产各类瓜菜,品质优、耐贮运、色泽鲜,倍受各地客商的青睐,特别是在7、8、9三个月全市蔬菜上市的高峰期,正值南方蔬菜生产的淡季,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其次,在区位上,我市近探京津,到达首都北京仅需5个小时左右,而且交通、通讯发达。依托京津,走向全国,走出国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第三,在技术上,我市有着悠久的蔬菜种植历史,广大农民群众和各级农业技术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蔬菜生产方面培养了一大批乡土人才;第四在生产环境上,全市土地广阔,近年来生态环境建设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再加上病虫害发生相对较少,没有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具备了无公害生产的条件;第五在生产成本和效益上,由于我市土地、劳动力、水、电等生产成本较低,作为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园艺产品,我市的蔬菜产品在价格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据测算,种一亩露地蔬菜的效益是种粮的10倍,种一亩设施菜的效益是种露地菜的20倍。同时,我市在市场体系建设、蔬菜经纪人队伍培育、蔬菜脱水加工、保鲜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当前,农民增收困难是“三农”工作的核心问题,也是必需解决好的问题。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从发达地区的经验来看,还是从我市的实践来看,发挥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生产,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我市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内陆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蔬菜生产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二、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发挥优势、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政府推动、园区建设、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扶持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壮大蔬菜加工企业等途径,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引导工商、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蔬菜产业领域,逐步建立一批特色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创立一批有一定影响的蔬菜名牌产品,建立蔬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制度、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生产经营追溯承诺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提高我市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使无公害蔬菜产品成为朔州农业的特色产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供应,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奋斗目标

 

  根据国家和我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结合我市实际,确立露地蔬菜、设施蔬菜两大部类,进行全面规划、总体布局、重点建设、分步实施。建立蔬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实施标识管理;培育经纪人队伍,健全协会组织,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蔬菜精深加工,提高我市蔬菜产品加工转化率。到2010年全市实现商品菜播种面积100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2万亩,出口蔬菜基地20万亩,总产量达到200万吨以上,无公害蔬菜达到95%以上,绿色及有机蔬菜品种达到30%以上,蔬菜产值达到25亿元,当年亩平均产值2500元,为农民提供的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左右,培育3-4个年产值亿元左右的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各类蔬菜合作经济组织300个,蔬菜经纪人队伍发展到3万人。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依托资源优势,高标准建设两大商品菜基地

 

  依托我市资源优势,选择一批生态环境和地理条件好、基础设施配套的乡村,发展蔬菜生产。基地要远离工农业污染源,土壤、大气、灌溉水符合国家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质量标准。基地建设原则: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菜篮子工作相结合;保障城市供应与面向国内大市场相结合;长期发展与近期完善相结合;注重特色(一村一品)与区域规模经营相结合。

 

  1.越夏延秋露地菜基地。常规蔬菜生产在区域布局上,主要是分布在中心城镇和大型批发市场周围,重点是应县的南河种镇、下社镇、大临河乡、杏寨乡,朔城区的贾庄乡、南城办事处、北旺庄办事处、神头镇,山阴县的后所乡、马营庄乡、安荣乡、岱岳乡、北周庄镇,怀仁县的新家园乡、毛皂镇、云中镇、河头乡,平鲁区的井坪镇、向阳堡乡,右玉县的右卫镇、威远镇等乡、镇、办事处。种植品种重点发展根茎类的胡萝卜、洋葱、大葱、大蒜,茄果类的青椒、尖椒、蕃茄、茄子,结球叶菜类的甘兰、大白菜,荚果类的架豆,在城镇近郊适度发展名优细特菜。西甜瓜主要是恒山山系和吕梁山系的边坡地带,重点是怀仁县的金沙滩镇、马辛庄乡、新家园乡,朔城区的贾庄乡、沙塄河乡、窑子头乡、福善庄乡,应县的臧寨乡、镇子梁乡、南泉乡,山阴县的合盛堡乡、薛○○乡、古城镇,平鲁区的陶村乡、白堂乡、下面高乡,右玉县的威远镇等17个乡、镇、办事处。要排开播期,避免集中上市,种植品质上乘、耐贮易运的优良品种。2007年露地瓜菜种植面积达到65万亩,到2010年达到100万亩,其中蔬菜面积70万亩,瓜类面积30万亩,以胡萝卜、洋葱、南瓜为主的出口蔬菜基地要达到20万亩。

 

  2.设施蔬菜生产供应基地。围绕中心城市、集镇及工矿区周围,在朔城区的南城办事处、北旺庄办事处、小平易乡、神头镇,怀仁县的云中镇、何家堡乡、新家园乡,应县的金城镇、南河种镇、下社镇,山阴县的岱岳乡、北周庄镇,平鲁区的井坪镇、高石庄乡,右玉县的油坊镇、威远镇等16个乡、镇、办事处,重点发展集种、养、气、肥“四位一体”的新型日光节能温室,进行周年生产,均衡供应。同时发展塑料大、中、小拱棚,进行春提早、秋延后生产,提高生产效益。要合理安排茬口,种植品种主要以黄瓜、西红柿、椒类、茄子和速生叶菜为主,同时要不断拓展设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加快发展食用菌、花卉,引进高档水果、药用保健食品等进行种植。有条件的地方要结合生态旅游,发展融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教育性于一体,以采摘为主的旅游观光、休闲现代都市农业。

 

  (二)以节水为重点加强菜田基础设施建设

 

  今后要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蔬菜生产条件。对井灌区菜田进行节水改造,力争到2010年以喷灌、滴灌、渗灌、管灌为重点的高效节水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其他井灌区菜地也要进行渠系配套,改大水漫灌为小畦灌溉。对旱垣地菜田打深井、修建集雨旱井、利用小泉小水进行扩浇,提高其单位面积产出率和生产效益。通过上述措施,使蔬菜生产的水资源利用率提高50%以上。同时,对基本菜田的林、路逐年进行完善和配套,逐步形成“田成块、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高效蔬菜生产基地。 〖HTK〗

 

  (三)高标准建设产地蔬菜批发市场

 

  依托资源优势,在产区建设批发市场。重点建设应县的南河种蔬菜批发市场、朔城区的大运蔬菜批发市场和怀仁的瓜菜批发市场等三个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逐步建立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交易系统,实现蔬菜销售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同时在山阴县的后所、马营庄、岱岳,怀仁县的新家园、毛皂,朔城区的贾庄,应县的大临河,平鲁的井坪,右玉的油坊、右卫建设10个产地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带动广泛的市场网络体系。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资建设蔬菜冷链系统,扩大净菜小包装加工、冷藏,建设高标准净菜冷链销售系统,构建向大中型城市配送的中心,逐步达到设施精良和标准服务。到2010年超市消费净菜和通过冷链配送的净菜量达到50%以上。规范引导,加强管理,不断培育壮大蔬菜经纪人队伍,力争到2010年专业蔬菜经纪人队伍发展到3万人以上。

 

  (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依托我市特有的资源优势,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加工型、生产型、流通型蔬菜企业,形成一批以骨干基地为依托、加工为核心、贸易为龙头、科技为先导的大中型现代化蔬菜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对全市现有的脱水蔬菜加工企业,通过企业改制、股份制改造等措施,使其做大做强,形成集团。围绕蔬菜精深加工和出口加工,通过招商引资、项目配套、税收优惠、财政扶持、技术服务等措施,使企业扩大加工规模,大幅度提高蔬菜及其加工品的出口创汇能力。要尽快组建脱水干燥菜加工集团、出口净菜加工集团,蔬菜原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加工集团,各集团达到年产值超亿元,创汇500万美元的目标。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都要增强发展蔬菜生产对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重要性的认识,确立“大蔬菜战略”的发展思路,把蔬菜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终考核内容。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蔬菜工作,各县区要明确专人负责“菜篮子”工作,加强对专业蔬菜基地管理,严格控制占用菜地。对造成菜区环境污染的要进行严格处罚。

 

  2.增加投入,重点扶持。各级财政要将蔬菜试验、示范经费和“菜篮子”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菜篮子”基地建设。农民每建一栋新型日光节能温室,经有关部门验收后,市、县区要给予一定的补助,有条件的乡、村也可给予一定的补助。各级要积极申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支持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基地的开发和种植大户的发展壮大。制定财政贴息、税收返还、用地优先、人才引进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吸引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市外资金参与蔬菜产业的开发。

 

  3.创新科技,扩大示范。通过科技项目引导等方式,鼓励和组织相关企业利用自身力量或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瓜菜生产和加工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各级农业部门要大力开展瓜菜新品种,特别是适合加工的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加快品种更新步伐,加强科技储备。结合“阳光培训工程”,开展多层次培训,提高菜农素质。建设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形式的蔬菜科技示范园区,以点带面,扩大示范。成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加强对外技术交流合作与科研开发,并建设一个市级百亩蔬菜高科技示范园区。各县区也要重点建设1-2个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成为全市蔬菜生产发展的“火车头”。

 

  4.加强监管,规范生产。建立蔬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逐步建立各类瓜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实行标准化生产,企业化运作,一体化经营,做到户户有标志、有标准资料、有操作记录。在蔬菜生产中,严格用水、用肥、用药标准化管理,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以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产品购销为手段,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建立市、县区、重点乡镇和批发市场检测机构。对包装上市的蔬菜产品,要标明产地、生产经营单位和产品质量品牌标识。加强名牌农产品标识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正确标识或标记。做好与周边大中城市和国内大的农贸市场检测数据的多边、双边互认工作,对互认蔬菜产品实行贴标管理。

 

  5.完善机制,促进发展。在生产经营上,要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扶持引导农民创办各类以蔬菜为主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现生产资料的优化组合,加强产业内部协调,方便与龙头企业和市场的对接,做好政策、技术、市场等各方面的服务,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市场营销上,要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和优质优价政策,设立无公害蔬菜销售专柜和门市,推行干净菜、包装菜、礼品菜、标牌菜上市,引导消费,促进生产。 

 

  二○○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