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酿酒,不只是一个口号”!历史的传承同样需要赋予新时代的精神。
确实,生态酿酒是白酒行业目前最前卫的科研成果,也是唯一能够科学阐释白酒酿造技艺特征的一种理论学说,从原料、生产、储存到消费,以及酿造的自然生态圈,无不闪烁着生态酿造的神秘光环。生态酿酒学说的创立,是现代生物科技应用于传统产业,在充分尊重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加以科学创新的产物,是白酒酿造科技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时期的标志性事件,需要名优骨干企业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科学、系统地创建、应用和保护。然而生态酿酒毕竟是一个宏博的体系,当个别企业当作一个营销概念进行炒作的时候,我们在谴责其浅薄浮躁的同时,又不得不为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而担忧。
那么白酒行业在明确了生态酿酒作为产业发展基石之后,其未来将是什么样的一个格局,其对白酒产业未来的格局发展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作为名酒战略思考平台,生态酿酒学说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东方酒业》尝试做出以下三大猜想。
成果共享 是生态酿酒学说发展的首要条件
生态酿酒是我国酿酒行业集体智慧的结晶,不仅包含着当代酿酒人的心血,同时也凝聚了7,000年来酿酒人的劳动和智慧。
在我国酒文化的体系之中,酿酒要有好山好水,要藏之深山,经历岁月沧桑,汲取天地精华;饮酒要求适度,要有雅趣,催发天人合一的艺术创作灵感。从酿酒到饮酒,无不展现给我们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谐趣横生的美妙画卷。在我国酿酒技艺的发端,人们就非常注重酿酒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甚至与农耕文明一样,“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经·豳风·七月》),根据四季时令安排酿酒劳动。之后的《齐民要术》、《北山酒经》等酿酒科技的经典文献皆强调酿酒生产应当依据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
由此可见,生态酿酒学说植根于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我国酒文化传统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我国酿酒技艺发展趋向的“运转之机”。
“茅台”、“沱牌”等名酒企业,显然充分意识到生态酿酒这一遗产的宝贵价值,并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1990年代初,沱牌舍得集团最早将生态经济学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战略框架,从而提出“生态酿酒”学说,并着手创建生态酿酒工业园区。2001年,茅台酒厂正式开展酿酒微生物的品种、种群和群落的构成研究,希望从生态酿酒的角度揭开茅台酒的神秘面纱。之后,“五粮液”、“泸州老窖”等越来越多的名酒骨干企业开始重视并着手生态酿酒的研究和应用,生态酿酒学说得以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影响产业格局、企业决策和酒政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在白酒行业进入新一轮的黄金机遇期,生态酿酒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同样需要行业的集体智慧。借用泸州老窖集团一位酿酒技师的话,“在老窖池面前,我们永远是个娃”!生态酿酒对于行业而言是一个新的理论,需要名优骨干企业群策群力,在系统梳理历史酿酒传统和深入总结当代实践经验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单靠某个企业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实现。
寡头企业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生态酿酒是一种人与自然相生相长、和谐共处的酿酒体系,是白酒酿造技艺的科学总结。当人类的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发生冲突,当生态危机和资源危机日益凸显的时候,白酒产业必然彰显其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正是白酒酿造的这一特点,扶植和促进白酒产业发展成为名酒产区政府推动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
2009年,茅台镇居民搬迁系统工程正式启动,拟于5年内从茅台镇搬迁出居民1.5万人。原因是茅台镇不足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5万人,人口密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千年酒镇的生态负荷能力。
2010年,白酒行业出现新一轮的投资扩建热潮。四川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暨建设长江上游千亿白酒经济带”战略全面启动,宜宾、泸州、绵竹、成都、射洪等地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名酒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创建“白酒之都”,洋河酒厂第一期工程投资53亿元建设6平方公里的宿迁酒城;山西省政府投资50亿元,占地5,000亩,计划再造一个汾酒厂;东北北大仓集团投资20亿元,占地2,000亩重建酒厂;西北鄂尔多斯酒业公司投资35亿元,创建5,000亩生态白酒旅游产业基地……
在酒都建设的背后,是白酒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典型模式的创立。四川省委省政府着力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正是充分利用川酒生态酿酒领域的独特优势,将生态酿酒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角,产、学、研、监相结合的产业链创新机制,并通过优势产业发挥产业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仁怀、宿迁、亳州等地发展白酒产业的举措,也充分说明了这种模式的科学性。
在其他生态经济体中,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而白酒酿造过程中,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统一和交融,甚至形成一个共同体。所以说,无论是以茅台镇搬迁为代表的生态环境保护与整顿,还是以宜宾酒都、中国酒谷、宿迁酒都为代表的白酒工业生态园扩建,都是建立在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相交融的基础之上。
显而易见,生态酿酒是行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行业共享的重要成果,名酒企业因为积极践履而受益良多,从而占据产业链价值的制高点。而中小企业也希望通过创建生态酿酒工业园区以赢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所以,《东方酒业》认为,生态酿酒的实践主体应当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塔尖是生态酿酒体系完备,理论成熟,经验丰富的名酒企业;中游是企业所处生态环境好,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塔基则是广大以生态酿酒为基本目标、规范经营的中小企业。
生态酿酒,从概念走向标准化
2008年5月,沱牌舍得集团主持制定的生态酿酒产品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10月,“生态酿酒”一词写入国家标准《白酒工业术语》,标志着生态酿酒进入标准化时代。
在沱牌集团发布的《中国酿酒经营模式比较》中对于生态酿酒有着详细的描述:
“保护与建设适宜酿酒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生态环境,以安全、优质、高产、低耗为目标,最终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循环使用”。
“生态酿酒是利用生态学技术,使酿酒产业完成了从依赖自然环境到理性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升华,利用产前、产中、产后所涉及的资源,进行闭路循环生产,形成低投入、低耗用、高产出、无污染的良性循环生产链,更深层次地使酿酒产业与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酿酒业的发展拓展了新的产业链。”
“在[GAP+GMP]酿酒的基础上,以多重生态圈为依托,立足与产业链的资源循环利用,从产前开始延伸,采取‘公司+农户’,生产绿色原料;产中通过建立系统内‘生产者 -- 消费者 -- 还原者’工业生态链,生产生态型白酒,实现生产的低消耗、低(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产后延伸到消费领域、企业文化及其品牌培育,倡导生态营销和生态消费,向消费者传播生态理念,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容的目的 -- 诉求‘人文关怀’”。
“生态酿酒”从1990年代初沱牌舍得集团首倡至今,已经有近20年的历程。20年来,“生态酿酒”逐步从白酒酿酒与生态经济学交叉的边缘学科,逐步走向白酒酿酒科技的核心,也随着名酒企业的积极践履,一个以名酒企业为主导的大白酒生态圈业已初步形成。正如贾庆林主席所赞叹的,“生态酿酒绝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包括白酒酿造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也包括对于生态园区的创建、保护和应用。
应当说,“生态酿酒”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而且行业的共识也多,但对于生态酿酒的实践,每个企业有不同理解,各自有各自的体系和标准,各自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从而推动白酒整体产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理论从实践中来,实践的范围越广、越丰富,越有利于理论的完善和提高。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实现创新和发展。“生态酿酒”是名酒企业对于传统酿酒技艺的科学总结,并与现代科技应用相结合而形成的产物,目前还属于新生和新锐的理论,需要名酒企业在今后的生产和科研的实践中群策群力,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形成和完善科学、实用的“生态酿酒”的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