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工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奶类产量、乳制品产量成倍增长,乳制品消费稳步提高,成为世界第三大牛奶生产国。2006年,全国奶牛数量达到1402万头,比2000年增长了1.8倍;奶类总产量3302.4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2.6倍,平均每年净增435.9万吨。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717家;产品销售收入1061.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5倍,占全国食品制造业的23.5%,成为食品制造业中销售收入最高的行业。
但在快速发展中,乳制品工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失序;企业与奶农关系不协调,行业整体效益下降,亏损面增加等等,影响了我国乳制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在2008年2月份行业的利润增速下降到历史最低点,2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反映出行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均在下降,乳业的销售利润率水平处于历史低点。
从应收帐款占销售收入比重来看,从2007年5月份起,该比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反映出行业的资金回流速度放慢,原因可能是销售渠道(如超市)的谈判力在提高,乳品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同时看到,销售费用增速与销售收入增速的比值在连续下降,说明企业在加大力度控制费用。但是管理费用控制得不够理想,2月份同比增长24.95%,3年中仅次于2005年12月份的水平。
上述指标反映出乳品行业的盈利能力在下降。其深层次原因是:
1、 重复建设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根据统计局数据,全国724家乳品企业,行业十分分散。
2、 加工能力严重过剩:乳品加工能力大大超过原奶的生产能力,出现奶源的短缺现象。
3、 市场竞争失序:价格战遍地开花,影响行业发展后劲。
4、 企业与奶农关系不协调:奶农承受很大的成本压力,出现亏损和杀牛情况。
5、 企业间产品结构趋同:毛利率低的液态奶是行业的产品主体,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低。
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的要求《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提出了乳制品工业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行业准入、产业布局和政策措施等,为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及相关单位提供产业发展导向。
《产业政策》要求,乳制品工业布局应充分发挥奶业传统优势地区的资源,调整优化东北、华北、西北重点产区的布局,加快淘汰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产能;南方地区根据奶源发展情况和分布,合理布局乳制品加工企业;大城市郊区奶业要加快乳制品工业的现代化步伐。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格局。
《产业政策》制定了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以规范乳制品行业的投资行为。一是项目建设必须达到合理的起始规模,且由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二是进入乳制品工业的出资人必须具有稳定的奶源基地,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三是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须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并与周围已有乳制品加工企业保持合理距离;四是企业节能减排要达到规定的指标等。
《产业政策》鼓励奶源生产基地优化奶牛养殖模式,发展奶牛适度规模养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奶牛养殖现代化水平,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安全环保的奶源供应体系。同时从促进乳制品工业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水平,确保食品安全等方面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产业政策》指出,支持国内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以上,具有先进水平、跨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在确保奶源全部消化的基础上淘汰规模小、技术落后、质量差、资源消耗高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减少日加工原料乳能力在20吨以下液体乳及乳粉小企业数量。
三、《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预期效果政策的预期目标是:到2012年,全国人均奶类占有量达到42千克。到2010年,乳制品产量达到2350万吨,其中:干乳制品产量达到300万吨;液体乳制品产量达到2050万吨。到2012年,乳制品产量达到2800万吨,其中干乳制品产量达到350万吨,液体乳产量达到2450万吨。
《产业政策》的实施将促进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减少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提高原料生产率,促进奶源基地建设,提高技术进步水平,逐渐培建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品企业。
尽管有产业政策支持,但是在未来6个月之内,乳制品行业整体还很难走出低谷。因为政策实施效应会滞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