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限塑令省下的塑料袋钱 究竟进了谁家的口袋

   日期:2008-09-06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657    

    “买满××元送环保袋”,“买××产品送环保袋”……随着“限塑令”的推出,环保购物袋在市面上逐渐走俏,购物赠送环保袋也成了一种商场时髦。不过,买得越多,送得越多,也使得不少市民的家中环保袋堆积得越来越多。其实,不少“环保袋”从未发挥过作用,也有“环保袋”干脆成了一次性垃圾袋,变成了一种浪费。

    而塑料袋从免费产品变成了一种商品,曾经大量赠送的塑料袋现在都成了企业节省的成本,甚至是赚取的利润,这笔钱流入了谁的口袋?这笔资金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记者进行了调查,并为此专访了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

    “限塑”后卖场每周可省数千元

    昨天下午1点,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便利商店,在位于黄浦区的一家好德便利,记者了解到在限塑前每天需用去不同规格的塑料袋200多只,现在大概为20至30只,小号的价格为0.2元,中号的为0.3元,记者估算,超市这样每周可节省约90元成本,并可赚取一笔售卖塑料袋的利润。

    下午1点半,记者又去了几家处于居民区的的超市,一家捷强超市收银员说,限塑前每天塑料袋的使用量大概在400只左右,现在连20只都不到,超市每周可因此节省约180元成本。另一家华联超市收银员说,原来每天约用500至600只塑料袋,限塑后一下子就跌到了十分之一,每周可节省约300多元成本。

    下午2点,记者来到了世纪联华御桥店,一名收银员告诉记者,在限塑前工作日时每天大概使用近200只塑料袋,周末时会多100只左右,现在工作日每天的使用量在40只左右,周末在50至60只。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该大卖场原来每周大概使用24000只塑料袋,而现在是5000只左右,每周可节省约1800元成本。

    下午3点,记者来到了易初莲花杨高南路店,粗略计算每周减少近50000只塑料袋,每周可为超市节约3500多元的费用,相当可观。

    环保局长建议企业让利环保

    这些超市节约下来的成本,加上卖塑料袋而赚取的利润都到哪里去了呢?一名超市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我们老板最开心了,以前要用这么多塑料袋,现在成本都省下来变成自己的赢利了。 ”

    限塑令的本意是鼓励国民加强环保意识少用塑料袋,而现在塑料袋竟成为一种新商品。向绿环保的负责人孙晓菁告诉记者,在加拿大等很多超市都有一些相关规定,比如顾客自带购物袋购物,超市可以象征性返还一些钱,作为鼓励少用塑料袋的环保行为,而塑料袋的这笔钱也没有变成企业的利润点。

    对于“限塑令”之后上海的成效,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表示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尤其在一些超市,人们已经养成了带环保购物袋去购物的新习惯。张全说:“我始终认为,塑料袋是‘限’,而不是‘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少用,而不是完全不用。 ”但是,“即便是可降解材料,用得太多对资源仍然是破坏,就好像一次性筷子,本身的材质很环保,但用得太多,就变成了浪费资源。 ”

    张全表示,现在的塑料袋已经不再是企业的成本而成为企业的净赚。国外很少实行全面的“限塑令”,在一些城市是塑料袋用到很旧很破的话,可以拿到超市进行更换,鼓励人们重复利用。现在的超市和各种企业也需要有自己的社会形象,如果能够全社会倡议企业将这笔塑料袋的资金拿出来,进行环保事业的投入,相信对于企业也是一种正面形象的树立。

    张全认为,目前状态下,要再度制定法规,要求企业缴纳这笔资金是很困难的。 “我们以提倡为主,希望企业能够主动投身环保事业。”

    “环保袋”过量生产也是种浪费

    昨天上午10点,记者来到了易初莲花正大店,在冷冻食品区发现了某品牌的冷冻鲜肉标注着 “购物满38元赠送环保袋一个”;进入饮料区,某品牌茶饮料为 “购买价值95元的该饮料一箱后赠送环保袋一个”;礼品区内购买某品牌咖啡价值68元的礼盒一盒即赠送环保袋一个。

    晚上7点记者来到了世纪联华御桥店,环保袋在这里也大行其道。在保健品区购买某品牌保健品任意一盒赠送环保袋一个。在乳制品区购买某品牌950毫升装13.5元的鲜牛奶一盒赠送环保袋一个。

    记者随后又对其它几家大型超市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几乎每家超市同时都有4种左右的商品采用这种促销手段,大都是一些为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涉及种类的范围也比较广泛。

    “家里环保袋真是太多了,买东西、看展会时都有送,经常使用的只有几个,好多都没用过。”一位经常去超市购物的钱女士告诉记者。

    有的顾客则表示:“早些时候是冲着环保袋是个新鲜事物才去买那些东西的,几乎去一次超市就会拿回家一个,现在都感觉有点泛滥了。 ”还有的顾客则表示,现在购买就送环保袋太浪费,失去了最初的“环保”意义。

    不少顾客反映,作为促销品赠送的环保袋为了压低成本,不少环保袋质量并不可靠,既不好看又不方便使用,最后干脆拿它做了垃圾袋一扔了之,感觉要比以前用塑料袋时更浪费。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现在市面上广泛使用的是无纺布的环保袋。无纺布环保袋经久耐用,从可重复使用的角度来讲是环保了,但是无纺布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一些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添加剂,生产过程也会消耗一定的能量,而且时下的环保袋上多数会印制一层胶质的广告或者图案。这样的“环保袋”生产过多,肯定不是环保,而是一种浪费了。

    向绿环保的负责人孙晓菁告诉记者,无纺布面料相比塑料而言它可以重复使用并可进行生物降解,但它也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因此也有其不环保的一面。很多商家最初搭上“环保”的时尚车,却没有看到,过多生产与发放“环保袋”是一种浪费。

    【专家观点】

    购物送袋应叫停

    向绿环保的孙晓菁认为,国外的环保理念一般讲究三个“re”,即“recede减少”、“reuse重复使用”和“recycle循环利用”。而最基础的就是第一步“recede减少”,需要五个环保袋的就不能有十个,多出来的五个就是浪费与不环保。而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一些商家所生产的质量低劣的环保袋实际上更是在人为破坏环境、制造污染。

    一些环保界人士也表示,现在的购物送袋活动应该叫停,而当市场饱和,这种促销起不到太大效果时,这些商家也应该会主动退出这个怪圈。

    “可降解技术”突破后,塑料袋能否重返生活

    □晚报记者 孔同 实习生 徐少巍 报道

    执行了三个多月的“限塑令”后,我们开始逐渐习惯没有塑料袋的日子,上超市购物袋着“环保购物袋”,倒垃圾时也尽量少使用塑料袋……与此同时,大量的塑料生产企业在从前供不应求的状态下,变为接不到订单,甚至纷纷倒闭。为了继续生存下去,一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塑料生产企业痛下决心钻研新技术,转型制作可降解塑料袋,以期能在市场中“突围”。而在目前技术尚不完全成熟、价格成本又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可降解塑料袋又能有多少生存空间呢?如果可降解的技术逐渐成熟,能够被市场接受,曾经因为一千年也难以腐化而被限制使用的塑料袋是否会迎来新的生命,严格的“限塑令”是否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呢?

    可降解塑料袋难觅

    日前,记者走访了几家好德便利店、捷强超市、世纪联华以及易初莲花等不同规模的超市、大卖场。在走访的6家超市及大卖场中,记者均未发现有可降解塑料袋销售。有工作人员说,现在售卖给顾客的塑料袋是部分可以降解的,并非传统意义上完全不能降解的塑料袋。但这些塑料袋的可降解部分不一定达到国家标准,因此也没有对此进行标注。

    绿色包装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维文告诉记者,关于什么是可降解的产品,曾经在 1999年和2006年各出过一份国家标准,对于所有降解产品中可以称为 “降解塑料”的必须要符合现行的这两个标准。

    周维文认为,符合标准的可降解塑料袋并不是没有,而从一些企业的角度出发,多年来没有着力推行可降解塑料,是源于新兴产品会侵占原有材料市场的担心。在市场上为什么看到自称可降解塑料袋的并不多呢,一是因为可降解塑料的价格太贵,从加工难度和技术难度来看,都有一定的问题,成本比较高;二是市场的确没有进行积极推广。

    塑料制品企业转型

    从过去只生产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到 “限塑令”开始,很多塑料制品企业都在想办法制作可降解产品来作为替代品,让企业生存下去。一位在珠三角地区从事塑料制造的陈先生说, “限塑令”实施后,对塑料制品行业的冲击力非常大,很多制作塑料袋的企业倒闭了,河南一家国内最大的塑料袋制品企业就在短短3个月内关门了。

    陈先生透露: “我们认为所谓 ‘环保塑料袋’是指完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袋,而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可降解塑料袋,并不能全部在土壤中 ‘消化’掉,而是可部分降解,它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一些如淀粉等成分后,达到部分降解。”陈先生认为,可部分降解的塑料袋由于化学成分和稳定性遭到破坏,其回收利用的价值也变低了。

    成本太高难推广

    周维文说,事实上,现在可降解塑料有四到五种类型,包括热氧化降解型、各种原材料制成的生物降解型、光降解型等。生物降解型是基本可以全部降解完毕的。

    对于目前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袋无法在社会上推广的原因,业内人士陈先生分析说价格是一个主要问题。由于生产技术还不够完全成熟,一个普通的塑料袋生产成本只要几分钱,可降解塑料袋则要2至3倍,一般的市民还无法接受。“相关政策的缺乏,也是可完全降解塑料袋无法在市面上广泛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维文认为,部分降解和全部可降解的塑料袋很难进行鉴别,而可降解的时间可控性也并不强。比如说,纸是可降解的,如果放在潮湿环境中,可能很快就软化了;但如果放在密闭的干燥环境中,可能放上几百年,这张纸仍然是博物馆里一幅经典的画卷。这也造成了可降解材料的前途堪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